拔牙术后出血
什么是拔牙术后出血? 拔牙术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出血为拔牙后当时出血并未停止;继发性出血为拔牙当时已经止血,以后因其他原因而发生的出血。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诊断要点 ①有拔牙史,拔牙当时或数小时后伤口出血;②检查拔牙创可见明显出血,局部血凝块形成不良。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与方案 1,局部处理 首先清除高出牙槽部分的血凝块,再以纱布棉卷压迫止血,也可将两侧牙龈做水平褥式缝合,使两侧黏骨膜瓣紧张,有助于止血。如缝合加压后仍不能止血,可用明胶海绵加碘仿纱条置于牙槽窝内,再以纱卷加压。仍不能止血时,应在局麻下清除牙槽窝内的血凝块、炎性肉芽组织,再用碘仿纱条紧密填人后咬纱卷加压,纱条在一周后取出,换一较短者松松放人。如此更换数次,拔牙窝内逐渐即有正常肉芽组织生长而愈合。 局部处理后应观察患者至少30min,待其完全不出血后方可离去。并应向患者耐心解释,解除其顾虑,使其情绪稳定。 如血液渗入邻近软组织间隙中,特别是皮下时,可形成淤斑。此时可采取局部热敷或理疗的方法,以促进淤血的吸收。 2,全身处理 应认真检查患者的全身情况,询问既往病史和出血情况,如有出血性疾病已经拔牙并出现拔牙后出血,则应在内科医师协助下进行全身用药,予以成分输血或输入新鲜血浆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并严密观察,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同时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预后:
病因 1.口腔内局部因素 ①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②拔牙创属于开放性创面;③拔牙窝无法加压止血;④舌的不自觉运动使血凝块脱落而导致继发性出血;⑤吸吮动作所产生的负压使血凝块脱落,导致伤口再出血;⑥唾液中的酶可在血凝块机化之前使其溶解。 2,局部损伤因素 ①软组织撕裂过大:拔牙过程中操作不细致,分离牙龈不彻底或使用牙挺时损伤牙龈乳头,拔牙时造成牙龈撕裂,拔牙后又未将撕裂的牙龈复位缝合所致;②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炎性肉芽组织含有大量发育不健康的新生毛细血管,这些血管壁较薄,并且常不含横纹肌,不能收缩,达不到自行止血作用。炎性肉芽组织残留是因拔牙后未彻底搔刮牙槽窝所造成;③牙槽骨骨折:多见于骨壁薄弱区,如上颌尖牙唇侧、下颌第三磨牙舌侧和上颌结节等处。原因是操作粗暴或因死髓牙与骨粘连太紧所致。骨折损伤了牙槽内小血管,从而引起出血;④血凝块保护不佳而脱落:多因术后过早漱口、刷牙,过于激烈的运动,吸吮伤口,进食过热的食物等,均可使牙槽窝内的血凝块脱落,引起伤口出血;⑤牙槽窝复位不彻底:拔牙过程中摇摆牙齿幅度过大使牙槽窝扩大,如果恢复不到位,有可能引起术后出血;⑥知名血管(如上、下牙槽血管)破裂出血(比较罕见)。 3,全身因素 与拔牙术中出血的全身因素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