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输尿管反流
什么是膀胱输尿管反流?
正常情况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只允许尿液自输尿管进入膀胱,在膀胱收缩排尿时,可有效阻止尿液反流输尿管,如某些原因影响了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生理功能,导致这种瓣膜作用受损,尿液不同程度的逆流至输尿管和肾,这种病症称为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膀胱输尿管反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活瓣功能有先天性发育不全,后者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神经源性膀胱、后尿道瓣膜、尿道狭窄等。据报道,在有尿路感染的儿童中,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率为15%~70%,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而成人中的发病率仅有5.2%。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反流 无任何症状体征,仅偶尔因其他原因做膀胱排泄造影时才被发现。 2.反流常常合并泌尿系感染,急性期常有显著发热、脉快、嗜睡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稍大小儿会诉肾区或腹部疼痛不适,可有尿频、尿急及尿痛甚至尿失禁。泌尿系感染的VUR检出率在30%~50%之间,甚或更高。无症状性菌尿反流检出率也达到20%~50%。 3.肾小管的功能受损先于肾小球,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变差.进而肾小球功能受损,感染促进病情恶化。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发生率5%~20%),影像学检查可见肾疤痕形成和肾生长迟缓。反流、感染消失后,肾功能会好转。 4.长期反流的患儿,肾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反流及感染均重者,肾的生长发育也差。明显肾瘢痕患者反流消失后,肾的生长形态不易恢复至正常。单侧肾瘢痕可致对侧肾代偿性肥大。患儿的全身生长发育较差。 5.有肾瘢痕的反流患者,二年以上直至成人发生肾性高血压的比例为12%~30%,多数伴肾功能不全。肾衰竭主要见于双侧肾瘢痕伴高血压者,小儿肾移植中约7%~10%是反流病儿。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输尿管反流本身很少引起临床症状,常因并发尿路感染行X线检查时发现,诊断主要靠膀胱造影, 1.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是确定诊断和反流分级的可靠方法。对不合作的婴幼儿宜在电视录像下完成此项检查。该项检查应在无尿路感染的条件下进行,以防产生假象。根据膀胱造影,国际反流研究组将反流分为5度; I度:反流仅达下段输尿管。 Ⅱ度:反流至肾盂、肾盏,但无扩张。 Ⅲ度:反流并有轻或中度肾盂扩张,但无或仅轻度穹窿变钝。 Ⅳ度:肾盂肾盏中度扩张或(和)输尿管纡曲,但多数肾盏维持乳头状态。 V度:肾盂肾盏严重扩张,多数。肾盏失去乳头形态,输尿管纡曲。 2.静脉肾盂造影(IVP) 静脉肾盂造影能很好显示肾盂、肾盏的轮廓,输尿管的形态,输尿管全程扩张时,表示其下端有梗阻或存在反流。 3.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了解肾盂、输尿管、膀胱的积液情况,测量器官的厚度,腔内壁是否光滑等。能显示肾瘢痕情况。是首选的检查项目。 4.肾核素扫描 肾核素扫描能了解肾功能、梗阻状况,可用于评价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显示肾瘢痕的敏感性很高。 5.增强CT 增强CT能了解肾功能及肾盂、输尿管、膀胱的形态,是较理想的检查手段。 6.磁共振成像(MR1) 磁共振成像能显示尿路积液形态,对确定梗阻部位甚有帮助。 7.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能了解输尿管口的位置、形态、粘膜下结构以及膀胱有无憩室和后尿道有无梗阻等,并能作逆行造影。 8.感染时,尿液中有脓细胞,中段尿细菌培养为阳性。 鉴别诊断:本病尚需和可引起上尿路积水的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等疾病相鉴别,但这些病各有自己的特殊的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或细胞学表现,应能和输尿管反流相鉴别。 1.神经源性膀胱。 2.尿道梗阻,如后尿道瓣膜、憩室。
疾病治疗: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概要: 膀胱输尿管反流易于控制以及病人年龄来决定行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中按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对有感染者,宜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抗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有多种。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详细治疗: 【治疗要领】原发性反流随年龄增长有自愈可能;Ⅰ一Ⅱ度无输尿扩张者约75%~85%可自愈;Ⅲ~Ⅴ度伴输尿管扩张的自愈率为25%~30%。根据反流程度,尿路感染是否易于控制以及病人年龄来决定行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指征:I、Ⅱ、Ⅲ度反流。 方法: ①按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最好选择2~3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耐药性,增加疗效。用药剂量必须充足,开始用药2周后,再减至1/4~1/2的剂量,维持3个月。②按时排尿法:叫患儿按时排尿,无论有无尿意,每3~4h排尿1次。 保守治疗疗效观察:①每3~4个月或一旦有症状时作尿培养。②保守治疗半年,1年及2年分别作膀胱造影和排泄性尿路造影,观察有无反流,肾功能及上尿路积水情况,在儿童中约一半病人应用保守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结果。 2.药物治疗 轻度的原发性VUR随年长而自然消失者为数不少,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对肾的影响甚微。对有感染者,宜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感染控制后有入主张用治疗量的1/2~1/3睡前服用,直至反流消失。5岁以内轻度反流的自然消失率仍较高,因此定期检测、动态观察,辅以药物治疗是适宜的。 3.手术治疗 适应证:持续Ⅳ度以上反流;伴反复尿路感染;伴肾的滤过率有损害、肾生长受抑制、进行性肾瘢痕;伴有梗阻、膀胱憩室;伴输尿管异位开口、囊肿、开口形态异常者。尿路感染应用保守治疗疗效不佳;保守治疗1年仍有明显反流存在。 手术原则:抗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有多种,总的要求是使膀胱粘膜下的输尿管长度与输尿管的直径比达到5:1,起到抗反流作用。手术成功率为78%~97%。 方法: 1.经内腔镜在膀胱内输尿管段之后注射Teflon浆; 2.输尿管成形术,包括保留原来输尿管口的成形手术和不保留原来输尿管口的成形手术; 3.尿流改道术,包括暂时性尿流改道术和永久性尿流改道术。 4.输尿管口旁注射胶原蛋白或Teflom或Dcflux有报告其成功率达90%,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预防预后:
膀胱输尿管反流病因概要: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主要原因是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在排尿时不能阻止尿液进入输尿管。原发性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机制不全,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终末段平滑肌发育不全,输尿管在膀胱粘膜下潜行段短于0.6cm。继发性继发于膀胱内压增高,如神经性膀胱、非神经性膀胱功能不全和膀胱出口阻塞等;继发于膀胱炎、膀胱异物和结石、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手术等。 膀胱输尿管反流详细解析: 病因 引起VUR的主要原因是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在排尿时不能阻止尿液进入输尿管。正常输尿管粘膜下段长度与其直径比例为5:1,若该段输尿管过短或纵行肌纤维本身有缺陷,输尿管开口位置或形态异常,以及膀胱憩室、重复输尿管、输尿管囊肿等解剖异常均可造成VUR。小儿尿路感染时,常诱发反流,发生率为29%~50%,反流发生率与年龄有关:1岁 内发生率为70%,4岁25%,12岁15%.成人5.2%。反流可能有家族倾向,同胞之间有反流者达26%~33%。反流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后者较多见。 按异常的性质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一)原发性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机制不全,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终末段平滑肌发育不全,输尿管在膀胱粘膜下潜行段短于0.6cm。原发缺陷为家族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同胞发生率为23%,双亲为12%。输尿管旁憩室、重复输尿管、输尿管囊肿或异位输尿管开口等也可影响瓣膜作用。反流分级原发性VUR分为5度 l度反流仅限于输尿管; Ⅱ度 反流至肾盂、肾盏,但无扩张; Ⅲ度 输尿管轻度扩张和弯曲,肾盂轻度扩张、穹隆轻度变钝; Ⅳ度 输尿管中度扩张和弯曲,肾盂肾盏中度扩张,多数肾盏仍保持乳头形态; Ⅴ度 输尿管严重扩张和迂曲,肾盂肾盏严重扩张,多数肾盏乳头形态消失。 (二)继发性继发于膀胱内压增高,如神经性膀胱、非神经性膀胱功能不全和膀胱出口阻塞等;继发于膀胱炎、膀胱异物和结石、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手术等。 病理: 1.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解剖和抗反流机制 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肌纤维是纵行的,斜形进入膀胱后肌纤维呈扇形成为三角区肌肉的浅层,并向下延伸至精阜部的后尿道。膀胱壁段输尿管有一纤维鞘(Waldeyer鞘)包绕,此鞘在膀胱外与输尿管外膜相连,下行附着在三角区的深层。进入膀胱腔内的输尿管段位于膀胱粘膜下。膀胱壁段输尿管的复杂结构与逼尿肌的共同协调机制能充分发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活瓣作用,有效防止VUR。 2.肾内反流与肾瘢痕 人胚肾由14个分叶组成,各个分叶有各自的乳头,分叶融合后的成熟肾包含8~9个乳头,乳头管有关闭功能可防止肾内反流,称非反流性乳头。肾的两极尤其上极乳头呈融合型.乳头管呈开放状易反流,称反流性乳头。2/3小儿肾上极有单个融合乳头。 反流利于细菌从膀胱逆行至肾,反流造成的肾损害降低了局部抗感染的能力,因此表现出反复的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和慢性肾盂肾炎的组织学改变,肾组织可观察到局灶性肾瘢痕。Bailey (1973)用“反流性肾病”这一术语概括了病变的内涵,肾瘢痕是获得性的,在有肾瘢痕的患儿中,97%有反流,新生儿、小婴儿的集合管相对粗大,易发生肾内反流.肾瘢痕的进展与反流的严重程度,反复感染的次数呈正相关,肾瘢痕发生的快慢因人而异。 肾瘢痕可用超声波等检测出来,但最为敏感而简便的检测方法是99m锝标记二巯基丁二酸(99mTc-DMSA)肾皮质闪烁照相。显像结果判断标准:①急性肾盂肾炎99mTc-DMSA摄取呈区域性或弥漫性减少,但肾轮廓完整,无皮质缺损。②肾皮质瘢痕形成,99mTc-DMSA摄取缺损伴肾实质功能丧失,肾实质变薄平坦,有楔形皮质缺损区。③左、右肾分肾功能正常值为45%~55%。低于此值示肾功能有损害。 肾瘢痕分级:1级,瘢痕区小于2个;2级,有2个以上不规则瘢痕,瘢痕区之间有正常肾实质;3级,整个肾实质变薄,伴广泛的肾盂变形,肾外形缩小;4级,肾外形萎缩,无或极少99mTc-DMSA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