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mal hemoglobinuria,PNH)是PIG-A体突变的造血干细胞非肿瘤性克隆扩增的结果。PNH的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很早期的造血干细胞,所以常累及各种血细胞。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及静脉血栓形成倾向是本病的三个主要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发生高峰年龄在20-40岁之间。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一)血红蛋白尿:为首发症状者占1/4,尿液外观为酱油或红葡萄酒样; 伴乏力、胸骨后及腰腹痛、发热等。轻型血红蛋自尿仅表现为尿隐血试验阳性。睡眠时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酸性代谢产物积聚,所以血红蛋白尿常与睡眠有关,早晨较重,下午较轻。此外,感染、月经、输血、手术、情绪波动、饮酒等也可诱发。(二) 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功能缺陷可致各种感染,血小板减少倾向。(三)血栓形成:我国患者血栓形成相对少见。,
疾病检查:
有PNH 临床表现,有肯定的血管内溶血实验室根据; 酸溶血、蛇毒因子溶血或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中有任两项阳性即可诊断。流式细胞术发现粒细胞的CD55 和CD59 表达下降,是诊断本病比较特异和敏感的指标。本病需与自身免疫性HA.尤其是阵发性冷性血尿或冷凝集索综合征相鉴别。有低色素性贫血时,应与缺铁性贫血及血红蛋病相鉴别,全血细胞减少时,要考虑PNH-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
疾病治疗:
尽量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免加重PNH 的病情。(一) 支持疗法:1.输血:应输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的红细胞,以免血浆中补体引起溶血。2.雄激素:司坦唑醇等刺激红细胞生成,减少输血次数。3.铁剂:小剂量治疗(常规量的1/3~1/10),如有溶血应停用(二) 控制急性溶血:1.右旋糖酐:输人6% 右旋糖酐70约500~ 1000ml有抑制PNH红细胞溶血的作用。适用于伴有感染、外伤、输血反应和腹痛危象者。2.口服碳酸氡钠或静脉滴注5 %碳酸氢钠。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30mg /d.缓解后减量并维持2~3个月。(三) 血管栓塞的防治:口服华法林,注意过最使用有出血的危险。(四) 其他:Eculizumab 是抗C5 的单克隆抗体,阻止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PNH是干细胞疾病异基因骨髓移植有可能治愈本病。
预防预后: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因不明,考虑造血干细胞磷脂酰肌醇聚糖A(PIG—A)基因突变,累及三系造血细胞;基因突变后使糖化磷脂酰肌醇(GP1)锚连蛋白缺乏,致使主要的补体调节蛋白C3转化酶衰变加速因子和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L,亦称保护素protectin,CD59)缺乏,对补体溶血敏感,发生溶血性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