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什么是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遗传性蛋白C(PC)缺陷症是由于PC的基因缺陷引起PC质的异常或量的减少所导致的一种临床常见易栓症。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幼反复发生动静脉血栓,属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多数伴有血栓家族史。在未选择的静脉血栓栓塞中,其发病率为2%~5%。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可高达1/500。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临床表现: 1.纯合子型 几乎测不到的纯合子型患者,常在出生后就发病或1岁内发病。可表现为暴发性紫癜、出血性皮肤坏死、重度血栓栓塞症和DIC。PC水平在20%的纯合子中,血栓形成的发病年龄在13~45岁,少数患者可发生动脉血栓形成。 2.杂舍子型 ①多数在青壮年时发病;②诱因常为创伤、手术、妊娠、分娩或口服避孕药等;③60%~80%患者随年龄增长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高;④血栓形成以静脉血栓多见,如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20%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或心肌梗死。
疾病检查: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诊断: 1.诊断标准 ①静脉血栓形成或无症状; ②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纯合子和杂合子或双重杂合子; ④PC;Ag降低或正常; ⑤PC:C降低。 2.诊断 临床上反复发生血栓形成,多数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此病分型有关,排除获得性或继发性PC缺陷症,可诊断本病。 主要与获得性PC缺乏症鉴别: 1.无阳性家族史。 2.有基础疾病和情况: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华法林抗凝治疗、新生儿(20%~40%正常值)、早产儿、血浆置换、手术后状态、DIC、病毒或细菌感染、感染性休克、成年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癌症化疗(环磷酰胺、甲氨碟呤、5-氟尿嘧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等)。 3.实验室检查均显示为PC:Ag和PC:C呈平行性下降。
疾病治疗: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原则与遗传性AT缺陷症相似。 (二)PC浓缩剂支持治疗必要时输注PC浓缩剂100u/kg,1次/48h,或新鲜冷冻血浆10ml/kg,使血浆水平达正常值的20%~30%,每6~8小时输注一次,直至症状控制,继而用低分子量肝素。
预防预后: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病因: PC是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丝氨酸蛋白酶原,与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S(PS)、内皮细胞PC受体(EPCR)和活化PC抑割物(APC1)共同组成PC系统,在生理性抗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人类PC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长约11.2kb,含9个外显子及8个内含子。遗传性PC缺陷症是由编码PC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目前已发现190余种PC基因突变与PC缺乏有关。在我国,有多位学者报道I型杂合子PC缺陷症,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了多例国际上未见报道的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