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
什么是咽部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喷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疾病检查:
应注意一般营养状况,有无皮肤病或淋巴结肿大,有无口咽炎、溃疡或外伤,有无舌和软腭麻痹。患者饮一口水后10秒钟内在剑突部可否听到喷射性杂音(患者取坐位,听诊器置于剑突左侧,令患者饮一口水后10秒种内如能听到喷射性杂音,说明贲门部无梗阻,如此杂音延迟出现或不明显,提示贲门有梗阻)。
疾病治疗:
引起吞咽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食管疾病,其次是口咽部疾病、与吞咽有关的神经肌肉病变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重症缺铁性贫血者可有较重的吞咽困难)。 1.口咽部疾病,咽喉部结核或肿瘤(包括恶性肉芽肿)、咽后壁脓肿等咽喉部疾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多数经五官科治疗后,吞咽梗阻感能得到改善或解除。 2.食管疾病,治疗原则一般是积极治疗各种食管的原发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预后:
这常常发生在有自主(骨髂)肌或支配神经有病变的病人,如皮肌炎、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脊髓灰质炎、假球形麻痹,以及大脑和脊髓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因为吩噻嗪(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咽部肌肉,所以服用这种药物的病人可以出现吞咽困难。任何原因引起的吞咽困难都常使病人从鼻后孔返出食物或将食物吸入气管而引起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