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型饮食减少
什么是亚健康型饮食减少
?
饮食减少,是指饮食量较平时减少,不思饮食,食欲不佳,但持续发生不超过半个月;但不包括各种疾病(如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全身各系统疾病、因减肥所致厌食症、肿瘤晚期等)导致的饮食减少。在亚健康状态,各种体质都有可能发生饮食减少症状,但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是可以避免的。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判断依据】 1,以饮食减少为几乎唯一不适感,其他不适感均为继发,包括腹胀、消化不良、乏力、精神疲惫、头晕等。 2,上述饮食减少情况持续发生不超过半个月。 3,已引起个体明显的苦恼,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或生活质量下降。 4,不为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的一部分。 5,应排除已诊断为厌食症患者或其他胃肠道本身的病变,如各种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肝炎、肝癌、肠道肿瘤、肠炎等,全身性疾病所致饮食减少者,以及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疾病治疗:
【调理原则】 主要是去除影响食欲的因素,合理膳食,调畅情志,葬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应注重干预对象个体体质类型等因素,辨证调理。 【调理方法】 1,确定或检查引起饮食减少的身体原因,并予针对性处理。 2,宜情绪乐观,不宜悲伤忧郁。平时保持精神愉快乐观,进食前更应注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良好的情绪、乐观向上的心态能促进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反之,悲伤忧郁或暴怒往往会导致消化液分泌不足,引起消化不良和吸收功能障碍。 3,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1)饮食上注重色、香、味、形和营养巧搭,选购食物要注意不断变换花色品种。莱肴应当清淡爽口,色泽鲜艳,并可适当选择具有酸味和辛香的食物,以便增强食欲。 (2)及时调控膳食结构,注意多食用含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是锌的主要来源。牛、羊、猪肉含锌丰富,鱼肉及其他海产鼎中含锌也不少。但注意避免用杂肉或肥肉做原料。可将瘦肉剁碎煲汤或蒸熟,加些葱、姜等调味。 (3)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 (4)不要睡前进食(尤其是饱食),少食零食,不要多吃太凉的食物。 (5)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以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有助消化,增加食欲。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尽量不抽烟,不酗酒,因为烟酒均可影响入的味觉。但饭前适当饮少许红葡萄酒,对促进食欲有帮助。 (2)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三餐要有规律。同时注意保暧。 5,饮食调摄。饮食定时定量,全面营养均衡。可选用健脾益胃一类的食疗验方: (1)山楂杨梅生姜饮 原料:山楂80g。鲜扬梅30g,生姜15g。 制法:先将生姜洗净,切成片,与洗净的山楂、杨梅同放入碗中,加精盐、白糖适量,调拌均匀,浸渍1小时后用沸水浸泡15分钟即可服食。早、中、晚3次分服,同时嚼食山楂、杨梅、生姜。 功效:开胃消食,健脾导滞。适宜于睥虚食滞之饮食减少者。 (2)山药百合走枣粥 原料:山药90g,百合40g,薏苡仁30g,大枣15枚,粳米适量。 制作:将山药、百合、大枣、薏苡仁及粳米适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 功效:滋阴养胃,清热润燥。适宜于胃阴亏虚之饮食减少者。 (3)砂仁羊肉汤 原料:砂仁10g,白胡椒3g,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 制作:将砂仁、白胡椒、生姜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服食,每周3次。 功效:健脾散寒,温胃理气。适宜于脾胃虚寒之饮食减少者。 (4)木耳炒肉片 原料:干黑术耳15g,猪瘦肉60g,食盐适量。 制作:将黑木耳于品用温水发好、洗净,猪瘦肉切片放入油锅中炒2分钟后,加入发好的黑术耳同炒,再加食盐适量,清汤少许,焖烧5分钟即可服食。每周3次。 功效:补益脾胃,调理中气。适宜于情志不畅所致饮食减少者。 (5)白术由鸡骖 原料:净鸡胗500g,葱段、姜片各10g,药包1个(内装白术10g、八角2g),料酒10g,精盐3g,味精1g。醋2g,芝麻油10g。 制作:鸡胗洗净,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锅内放入清水800g,下入药包、蒽段、姜片烧开,煎煮5分钟左右,捞出葱、姜不用。下入鸡胗、料酒烧开,卤煮至鸡胗熟烂捞出,沥去水,切成片。加入精盐、味精、醋、芝麻油拌匀即成。 功效:补气健脾,除胀宽中。对孕妇食少、脘腹胀满均有治疗作用。 (6)莲子猪肚 原料:猪肚1个,水发莲子40枚,香油、食盐、葱、生姜、蒜各适量。 制作:将猪肚洗净,内装水发莲子(去心),用线缝合,放入锅内,加清水,炖熟透: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细丝,同莲子一起放入盘中。将香油、食盐、葱、生姜、蒜等调料与猪肚丝、莲子拌匀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补虚益气。适宜于脾胃虚弱者。 (7)参姜炖猪肚 原料:猪肚1个,入参15g,干姜5g,葱白少许。 制作:将入参、于姜放入洗净的猪肚里,用线缝合。砂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沫,再改用文火煮至烂熟,调味食用。1天服l次,连服5天。 功效:温胃散寒。适合脾胃虚寒之饮食减少者。 (8)陈皮木香烧内 原料:陈皮3g,术香3g,瘦猪肉200g。 制作:先将陈皮、术香焙脆研末备用:在锅内放食油少许烧热后,放入猪肉片。炒片刻,放适量清水烧熟,待熟时放陈皮、木香末及食盐并搅匀。 功效:健脾理气宽中。适宜于脾虚气滞之饮食减少者。 (9)红枣橘皮汤 原料:红枣50g,枸杞子50g,橘皮25g,冰糖40g。 制作:将红枣、枸杞子、橘皮洗净待用。水烧开后放入红枣、枸杞子、橘皮,大火煮滚5分钟左右,再改用小火烧至汁浓味香,约半小时左右,然后加入冰糖,捞出红枣、枸杞子和橘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除胀宽中。适宜于脾虚气滞之饮食减少者。 (10)石斛玉竹粥 原料:石斛12g,玉竹10g,大枣5个,粳米50g。 制作:将石斛、玉竹煎汤去渣后,入大枣、梗米煮粥服用。 功效:养阴益胃。适宜于胃阴亏虚之饮食减少者。 6,中医辩证调摄。中医对饮食减少进行分型与施治,可分为6型: (1)饮食停滞证 证候:脘腹饱胀,不欲饮,+伴有暖气、吞酸,大便臭酸或秘结不通,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15g,神曲l0g,法半夏l0g,茯苓l0g,陈皮l0g,连翘5g,莱菔子l0g)。 (2)肝气犯胃证 证候:不思饮食,精神欠佳,伴有呃逆嗳气,胸胁胀闷或胀痛,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舒肝和胃。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l0g,白芍l0g,白术l0g,当归l0g,茯苓l0g,炙甘草5g)。 (3)辟胃湿热证 证候:呕恶厌食,大便溏而不爽,伴有周身疲乏倦怠,小便短黄而溲,舌质红,苔黄白而腻,脉濡数或滑。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三仁汤加减(杏仁15g,生薏苡仁15g,白蔻仁6g,厚朴6g,半夏15g,竹茹6g,滑石6g,通草6g)。 (4)胃阴不足证 证候:饥不欲食,口渴喜饮,伴有唇红干燥,大便干结,小便溲、短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沙参l0g,麦冬15g,生地15g,玉竹l0g)。 (5)睥胃气虚证 证候:不思饮食,食后腹胀,或进食少许即泛泛欲吐,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舌淡,苜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10g。砂仁15g,陈皮l0g,法半夏l0g,党参15g,白术l0g,茯苓l0g,甘草5g)。 (6)脾胃虚寒证 证候:饮食无味,不知饥饿,脘腹隐痛,喜按喜腰,四肢不温。伴有进食稍多则脘腹闷胀欲呕,神疲力倦,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中祛寒。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20g,桂枝l0g,芍药20g。生姜l0g,大枣5枚,炙甘草l0g)。 7,推拿按摩。 (1)捏脊疗法:俯卧床上,四肢放平。捏脊前术者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双手拇、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尾骨端开始,把皮肤捏起,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每向前捏捻3下,用力向上提捏1下,直到颈后高骨突出处。每次捏脊3—5遍,每日1次,l周即可见效。 (2)腹部按摩:平躺,以肚脐为中心,用双手从两侧抱住腹部,手指施加力量揉捏腹部。反复做3—5分钟:用手指在肚脐左右和下面,以直径约l0cm的圆周为范围,绕圈式按摩,接着揉担上腹部的左右。最后用手掌以直径20cm的圆周为范围,缓缓按摩整个上腹部,约进行1一2分钟。 8,贴脐疗法。白蔻仁、神曲、麦芽、山楂、良姜、陈皮各等份,共压细粉,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每次取莲子大药膏置于一块4,5cm×4 5cm橡皮膏中央,药膏对准脐心贴敷,四周粘牢。每次敷8~12小时,每天l趺,10天为1疗程。 9,运动健身。因入、因时,循序渐进。以放松项目为主,如散步、瑜伽、气功、太极拳等。 10.娱乐保健。如听音乐、垂钓、书法、足底按摩等。
预防预后:
【发生原因】 1.不良的饮食习惯。 (1)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 (2)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胃黏膜的食物。 (3)饮食过饱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 2,精神因素:情志不畅都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太,学习任务繁重,均可导致不思饮食,食欲不振。 3,身体状况不良,过度劳景,脾胃虚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