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型咽干
什么是亚健康型咽干
?
咽干是指咽部有干燥感,或自觉咽干灼热,发痒不适,微胀微痛,此症状持续发生不超过半个月:并应排除各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各种咽炎等)导致的咽干。在亚健康状态,阴虚质、湿热质和瘀血质较易发生咽干,但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护理可以避免咽干的发生。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判断依据】 1,以咽部干燥为几乎唯一不适感,其他不适感均为继发,包括咽痛、咽哽、咽痒、咳痰黏稠、心烦、恶心等症状。 2,上述咽部干燥情况持续3天以上,但不超过半个月。 3,引起明显的苦恼,影响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下降。 4,不为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一部分。 5,应排除已诊断为咽炎症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咽干者;以及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疾病治疗:
【调理原则】 主要是去除影响咽干的因素,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调畅情志,均衡饮食,改善咽喉部功能。干预方案还应注重干预对象个体体质类型等个性化因素,辨证调理。 【调理方法】 1,确定或检查引起咽干的身体原因,并予针对性处理。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学会面对压力。 3,合理安排饮食。要注意补水,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梨、莲藕、荸荠、枸杞子、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之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少用烟酒。 4,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可用盐汤作晨间漱口剂。还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 5,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还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调节空气湿度。减少于燥。室内尽量保持温度18℃~25℃,湿度45%一65%RH。健康的湿度和温度既可抑制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还可提高免疫力。 6,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运动量要因入、因时而定,循序渐进。 7,可选择一些食疗验方。 (1)罗汉果茶 原料:罗汉果1个。 制作:将罗汉果切碎,用沸水冲泡I0分钟后,不拘时饮服。每日1~2次,每次1个。 功效:清肺化痰,止渴润喉。适宜于肺热有痰之有咽干症状者。 (2)二绿女贞萘 原料:绿萼梅、绿茶、橘络各3g,女贞子6g。 制作:先将女贞子捣碎后,与前三味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l剂,不拘时饮服。 功效:养阴利咽,行气化痰。适宜于阴虚有痰之有咽干症状者。 (3)马鞭草绿豆蜜萘 原料:鲜马鞭草50g,绿豆30g,蜂蜜30g。 制作:将绿豆洗净沥干,新鲜马鞭草连根洗净,用线扎成2小捆。与绿豆一起放锅内,加水1500m1,用小火炖1小时,至绿豆酥烂时关火,捞去马鞭草,趁热加入蜂蜜搅化即可,饮汤食豆。每日l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 功敢:清咽润喉。适宜于肺胃有热之咽干者。 (4)清音茶 原料:胖大海5g,蝉衣3g,石斛15g。 制作:水煎代茶饮。 功效:养阴润喉,利咽治暗。适宜于咽干伴有声音嘶哑者。 (5)山植利咽茶 原料:生山楂20g,丹参20g,夏枯草15g。 制作:加水煎30分钟后,滤取药汁,1日数次,当茶频饮。 功效:活血散结,清热利咽。适宜于长期有咽干症状者。 (6)利咽茶饮 原料: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5g。 制作:开水冲泡频服。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利咽。适宜于肺阴虚热之有咽干症状者。 (7)荸荠萝卜汁 原料:荸荠、鲜萝卜各500g。 制作:将荸荠洗净去皮,鲜萝卜洗净切块,同放搅汁机内搅拌成汁。每日饮汁数小杯,连服3~5日。 功效:清热利咽,开音化痰。适宜于咽热咽干症状者。 (8)玉竹生地粥 原料:鲜玉竹50g,鲜生地黄25g,粳米75g,冰糖适量。 制作:将鲜玉竹洗净去根切碎,生地黄切细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煎浓汁后去渣,入粳米加水煮成稀粥,放入冰糖后再煮沸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生津利咽。适宜于胃热有咽干症状者。 (9)豌豆麦冬冻 原料:麦冬20g。鲜豌豆150g,白糖100g,琼脂2g,梅肉、桂花少许。 制作:将豌豆洗净,加清水煮熟后,倒入碗中捣烂成泥。锅中加水,放入琼脂与麦冬同煮,煮至琼脂溶化后,加入白糖搅匀,再放进梅内、桂花。将煮好的麦冬药液倒入装豌豆泥的碗中,待冷却后放入冰箱内冷藏,成冻状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降火,利咽除燥。适宜于阴虚有咽干症状者。 (10)银花沙参蛋 原料:金银花l0g,沙参10g,瘦猪肉100g,干香菇3朵,鸡蛋3个及调料。 制作:将金银花、麦冬切碎,猪肉洗净切丝,加入少许蛋清拌匀,香菇用水泡软洗净切丝。将金银花、麦冬、猪肉丝、香菇、油、盐、味精等放入鸡蛋碗内拌匀,并加入适量温水,放入锅中隔水蒸15分钟,成鸡蛋羹即可取出。 功效:养阴清热,解毒利咽。适宜于外感风热之有咽干症状者。 8,中医辨证调摄。中医对咽千进行分型施治,可分为3型: (1)热毒内蕴证 证候:咽喉部干燥灼热,咽痒,异物堵塞感,纳食不利,口干多饮,小便黄,舌尖边红,苔微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清热利咽饮加减(金银花15g,麦冬15g。桔梗15g,薄荷15g,霜叶10g,天花粉l0g,胖大海15g,射干10g,甘草10g)。 (2)虚火上炎证 证候:咽部有异物感,咽干或咽痒微咳,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烦躁易怒,口干,神疲,头晕,舌尖红,舌苔薄,脉细弦。 治法:养阴生津,利咽润喉。 方药:清咽饮加减(西洋参10g,沙参15g,麦冬15g,知母10g,桔梗10g,乌梅肉10g,生甘草5g)。 (3)痰瘀互结证 证候:咽部有如异物堵塞感,轻微疼痛,干痒不适,咽内有少量黏痰附着,舌质黯红,舌苔黄,脉弦滑或细数。 治法:化痰利咽,活血祛瘀。 方药:玄贝甘桔汤加减(玄参15g,浙贝20g,桔梗20g,陈皮15g,珐半夏l0g,当归尾15g,甘草5g)。 9,针灸。选穴可以考虑:合谷、曲池、风池、阴陵泉、三阴交等:耳穴贴压:可选交感、内分泌、肺、肾及咽喉等:皮肤针:沿头、背部督脉、膀胱经轻度叩刺,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l疗程。 l0,娱乐保健。如听音乐、垂钓、书法、身体或足底按摩等。
预防预后:
【发生原因】 1,工作学习繁忙,产生心理、精抻压力,导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2,不良生活习惯,喜食烟洒、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说话过多过急,运动后张口呼吸等。 3,生活环境不良或改变。环境污染,空气中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或气候突变及吸入寒冷空气;或空调未清理,室内有异味,室内空气干热等。 4,过度劳倦,体力透支。 5,身体状况不良,全身因素造成体质下降,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引起体质下降。 6,外受风热之邪,或受风寒郁久化热。熏蒸于咽喉;或燥热之邪耗伤津液,咽喉失于濡养而致咽干;或脾胃之热,上蒸于咽喉;或肝胆失于条达升发,郁而化火,上蒸于喉;或肺肾阴虚。阴不制阳,水火不济,相火妄动,以致咽于;或痰瘀互结于咽喉,气血不荣,咽喉失于濡养,均可导致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