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眼
什么是熊猫眼
?
熊猫眼是指并不是由于面部软组织外伤造成的双侧眶周的瘀斑,通常提示颅底骨折。当骨折撕裂脑膜引起静脉窦出血入蛛网膜及颅窦时可出现此症状。熊猫眼也许是颅底骨折的唯一体征,有时这些外伤在颅骨X线片上不可视。当此症状出现时,需要谨慎评估是否有潜在的外伤,因为颅底骨折会引起颅内神经、血管及脑干的损伤。当开颅手术造成脑膜撕裂时可出现熊猫眼。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病史及体格检查 当发现熊猫眼后,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明确头部外伤发生的时间及类型。然后评估潜在外伤的程度。 首先,使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然后,评估颅内各神经的功能,尤其是第1对脑神经(视神经)、第Ⅲ对脑神经(动眼神经)、第Ⅳ对脑神经(滑车神经)、第Ⅵ对脑神经(外展神经)及第Ⅶ对脑神经(面神经)。如果患者病情允许,检测患者的视觉灵敏度及粗听力。记录面部或颅骨每一个异常之处,例如水肿、局部疼痛、耳后瘀斑、面部或头皮的破口。检查乳突处是否有瘀斑,鼻腔及耳朵是否有血液或脑脊液的漏出。 检验任何无菌的漏出物,将漏出液滴至测试网垫上,观察是否有光圈征出现,漏出物的周围如果出现一圈透明液体则提示为脑脊液。测定漏出物的葡萄糖含量,异常的测试结果提示为脑脊液,因为黏液不含有葡萄糖。
疾病治疗:
注意事项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使用常用的神经检查方式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每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警惕呼吸过慢、心动过缓、高血压及发热的出现。防止硬脑膜撕裂的进一步恶化,警告患者不要揉鼻子、剧烈咳嗽及用力。如果出现了耳漏或鼻漏,不要试图阻止,而应放置一无菌的疏松网垫于耳部或鼻部下面以吸收漏出物,监测漏出物的量并测定葡萄糖含量以排除脑脊液漏出可能。 为防止黏膜层的进一步撕裂及感染,坚决不要在鼻脏内抽吸或下鼻饲管。观察患者是否有脑膜炎的体征及症状,例如发热、颈项强直.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为患者安排诊断性检查,例如颅骨x线片、颅骨断层扫描。如果硬脑膜撕裂不能自然愈合,对各脑池进行对比,也许可以确定撕裂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矫正术。 儿童出现熊猫眼通常是由跌落造成的颅底骨折引起的。
预防预后:
病因 (一)颅底骨折 非眼眶部位的头部外伤会引起熊猫眼。伴随的症状及体征因骨折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多样.包括有咽部出血、鼻出血、鼻漏、耳漏、由血液或脑液液造成的鼓膜澎出,患者也许会出现听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颅内神经麻痹瘫痪及意识水平的改变,还会出现耳后瘀斑征。 (二)其他原因 开颅术造成脑膜撕裂及出血时会出现熊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