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肌炎
什么是新生儿心肌炎?
新生儿心肌炎是在新生儿期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溶解和坏死,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较难早期发现而易延误治疗。主要由感染引起,以病毒感染为多,可在婴儿室,母婴同室及产科发生暴发流行,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心肌炎的表现轻重悬殊很大,轻者没有任何不适,甚至临床检查时也很难查出。 1、新生患儿表现为反应较差,阵发性面部发绀或苍白,出汗多,吃奶差,四肢发凉。 2、年龄大的患儿表现为身体乏力、头晕、心慌、胸闷、腹痛、出冷汗等,大多患儿在发病的同时或者在发病4个星期以内有过发热或者有过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史。 3、医生在检查时可以发现小儿精神萎靡不振,心跳无力、心跳不整齐,严重时心跳停止,血压下降或者没有血压等。
疾病检查:
一、检查 1、血清心肌酶检查:可见GOT、LDH、CPK等升高,尤其以LDH同工酶LDH1及CPK同工酶CPK-MB升高意义大。 2、病毒学检查:抗体检查较易进行,早期查病毒IgM有助于诊断。 3、心肌活检:确诊靠心肌活检病毒分离。 4、X线检查:心脏可扩大,透视下心搏减弱,肺纹理增多。如有心力衰竭,X线可有肺水肿表现。 5、心电图:心电图主要表现Ⅰ、Ⅱ、aVF、V5、V6等导联ST段下降,T波低平、倒置、双向,严重者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并伴有深Q波,酷似成人心肌梗死的图形,说明有严重的心肌损害。可有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期前收缩、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颤动,房室、窦房、束支传导阻滞等。 3.超声心动图 可见心脏扩大、搏动减弱及心功能减退等。 二、鉴别 由于新生儿心肌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应注意与新生儿肺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相鉴别。 1、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本病与新生儿心肌炎不同在于呼吸表现以呼吸急促为主,吸氧后发绀可有明显改善;心音不低钝,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少见,即使出现心力衰竭也较容易控制。X射线检查心脏多正常,有肺过度充血征,可呈点片状或不张的改变。血清酶学检查正常,抗心肌抗体阴性。 2、心内膜下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与新生儿心肌炎不同点在于心律失常较少见。心电图检查可有左心室肥厚伴V5、V6导联深Q波和T波的深倒置。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壁及室间隔肥厚。血清酶学检查多无变化。顽固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X射线检查可见增大的心脏阴影,于心力衰竭控制后1个月内一般无明显缩小。 3、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的肥厚性心肌病(neonat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of mother with diabetes):特点为:母亲有糖尿病,所生婴儿多为巨大胎儿,于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轻度发绀。呼吸频率60~80次/min,心率160次/min,常有奔马律,部分病例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常见肝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X射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和肺静脉轻度充血。心电图显示左、右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的特征为室间隔与左、右心室壁不成比例地增厚。 4、心型糖原贮积病(glycogenosis,heart type):是由于糖原水解酶的缺乏所造成的心脏等器官不同程度的糖原累积。大多数在新生儿期发病,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生长发育缓慢,随之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烦躁、咳嗽及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偶有心脏杂音。患儿的舌体较大,常外伸,肌无力,哭声小。X射线检查心脏呈球形。心电图出现P-R间期缩短、S-T段下降、QRS波群增宽和T波倒置。患儿的白细胞内可见糖原增多。 5、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neona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X射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表现综合分析做出诊断,必要时做心导管检查以明确诊断。
疾病治疗:
1、治疗原则 尚无特效治疗,抗病毒药物疗效不好,治疗目的主要是保护心肌,纠正缺氧心衰,抗心律失常等支持疗法。 2、治疗方法 (1)得了心肌炎立刻要充分休息,严重者需要卧床休息1~2个月。 (2)积极的保护心肌治疗,可以使用大量的维生素c、能量合剂、磷酸果糖、中药黄芪、丹参等。 (3)迅速的对症处理,例如:纠正心力衰竭,纠正心源性休克,纠正严重的心律失常。 (4)积极的控制和预防感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5)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的疾病,以免导致心肌的不断损伤。
预防预后:
1、病毒感染 最为常见的是各种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心肌炎。其中最多见的是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其次为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疱疹病毒、星状病毒、轮状病毒等,近年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也可以导致心肌炎。 2、细菌感染 各种细菌感染可以发生心肌炎,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严重败血症、休克,和外科常见的长疮化脓等。这些细菌感染到人体后在血液中生长繁殖然后放出各种毒素,毒素的毒性很大可以损伤大脑、肾脏、肺、心脏、肝脏等器官,从而发生各种脏器受损。 3、各种中毒 例如:农药中毒、医药中毒、蛇毒、蜂毒、吃野菌中毒等。 4、各种结缔组织疾病 例如:风湿热、红斑狼疮。 5、肿瘤侵犯到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