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腹泻
什么是小儿感染性腹泻?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本病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呈流行性,但多数为散发,四季均可发病。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病情分型诊断 (1)轻型腹泻 起病可急可缓,精神尚好,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10次/d,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便,有时伴少量黏液,量不多,偶有呕吐。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常急性起病,大便≥10次/d,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及全身中毒症状。 2.脱水程度、性质判断 脱水稳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脱水性质分为等渗、低渗和商渗性脱水。临床以等渗性脱水最多见。 3.电解质、酸碱失衡判断 (1)代谢性酸中毒①轻度酸中毒:血[HCO3-]为13~18mmol/L。②中度酸中毒:血[HCO3-]为9~13mmol/L。③重度酸中毒:血[HCO3-]<9mmol/L。轻者症状不明显,常被原发病所掩盖;重者表现精神委靡,唇周灰暗或口唇樱桃红色,呼吸增快或深长。新生儿、小婴儿酸中毒时呼吸改变常不典型。仅有精神委靡、拒食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2)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表现精神委靡,肌张力减低,心音低钝,心律失常,腹胀,肠鸣音减少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电图出现T波低平、倒置,S-T段下移。Q一T间期延长,U波增大。 (3)低钙、低镁血症血清钙 4.腹泻分类诊断 (1)急性腹泻病程<2周。 (2)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 (3)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5.不同病原所致肠炎临床诊断 (1)轮状病毒肠炎①秋冬季多见。②起病急,常伴上呼吸感染症状,大便为蛋花汤样或黄色水样便。有少量黏液,镜检白细胞偶见或无。常并发脱水和酸中毒等,病程约3~8d。③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中轮状病毒一IgM阳性,或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阳性,或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粪便中病毒核酸阳性。 (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①好发生于5~8月份。②起病较缓,大便腥臭,蛋花汤样或黄绿色,有黏液,镜检有脂肪球、黏液和少量白细胞。重症可伴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病程1~2周。③大便细菌培养出大肠杆菌。 (3)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①好发生于5~8月份。②起病较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黏液,量多。镜检无白细胞,常伴脱水、电解质紊乱。病程5~ld。③大便细菌培养出大肠杆菌。 (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①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呈黏冻状带脓血,镜检白细胞多,可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常伴高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中毒症状。②大便细菌培养出大肠杆菌。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①好发生于5~8月份。②起病急,突发性剧烈痉挛性腹痛,不发热或低热,开始为黄色水样便,1~2d转为血水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⑧少数病人可伴溶血尿毒综合征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④大便细菌培养出大肠杆菌。 (6)空肠弯曲菌肠炎①多见于夏季。②起病急,大便呈黏液或脓血便,有腥臭,镜检见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多伴发热、腹痛、脱水、酸中毒,亦可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③大便细菌培养出空肠弯曲菌。 (7)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①全年均可发生,但夏秋季多见,②以2岁内婴幼儿,尤以新生儿常见。③发病较急,大便稀糊状带有黏拣或脓血,性质多变,有特殊腥臭味。镜检有红、白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全身中毒症状。亦可并发败血症等,病程迁延。④大便细苗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 (8)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①冬春季节多见。②<5>5岁病儿除腹泻外,可伴发热、呕吐、右下腹痛。④大便细菌培养出耶尔森菌,或血清凝集试验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 (9)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①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②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休克。⑨暗绿色黏液稀水便,少数为血便,大便镜检见大量白细胞和革兰阳性球菌。④大便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艰难梭菌肠炎①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②轻者每日稀水便数次,镜检有白细胞。重者每日黄绿色水样便10余次,可有伪膜排出及血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腹痛、腹胀、全身中毒症状,③大便厌氧菌培养有艰难梭菌,或检出该菌的毒素。 (11)白色念珠菌肠炎①多发生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常伴有鹅口疮。②大便黄稀多泡沫。有时呈豆腐渣样带黏液。③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菌丝、假菌丝与真菌孢子,或大便多次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儿。此类小儿外观虚胖,常伴有湿疹。生后不久大便次数即较多且稀薄,呈黄绿色,不伴其他症状,亦不影响生长发育。喂养至添加辅食后可自愈。 (2)急性坏死性肠炎 本病具有腹痛、腹胀、便血、商热及呕吐等五大症状。早期大便呈黄稀便,以后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隐血试验强阳性。腹胀多较严重,可早期出现休克,甚至昏迷。 (3)细菌性痢疾 常有菌痢接触史或饮食不洁史,临床表现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类似,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
疾病治疗: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概要: 小儿感染性腹泻要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少数严重病儿必要时给静脉营养。还可配合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等治疗。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详细治疗: 治疗要点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消毒隔离。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稀释牛奶,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h,但不禁饮。病毒性肠炎可暂停乳类喂养,改用豆制代乳品或发酵奶,或用去乳糖奶粉喂养。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 2.液体疗法①轻、中度脱水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ORS),轻度脱水每日口服50~80ml/kg,中度脱水为80~l00ml/kg。②中、重度脱水给予静脉补液,第1d补液总量按脱水程度而定,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补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累积损失量在8~12h内补完。重度脱水有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扩容。用2:1等张含钠液20ml/始,于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在治疗前4~6h有排尿或输液后有尿时即可开始补钾。③第2d及以后的补液主要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繁或口服量不足,仍需静脉补液。④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可随输入混合液而纠正;重症酸中毒应另用碱性溶液纠正,如5%碳酸氢钠5ml/kg,11.2%乳酸钠3ml/kg,均可提高CO2结合力(CO2CP)4.5mmol/L(10vol%)。检测血气中剩余碱(BE)或碳酸氢根(HCO3-)值,可计算所需碱性溶液量。 3.病原治疗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口服,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滴注。 4.微生态疗法常用米雅A、奶咪爱、培菲康、乐托尔等制剂。 5.肠黏膜保护剂应用蒙脱石粉(思密达)。 6.其他营养不良或腹泻日久,应加强营养,给予要素饮食,少数严重病儿必要时给静脉营养如应用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葡萄糖液,必要时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以支持治疗。还可配合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