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什么是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本症是以反复发作哮喘为特征的嗜酸粒细胞浸润性肺病。多由曲霉菌感染引起,其发生与患者对曲霉菌过敏有关,故又称过敏性立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pulmonary aspergillosis)。 20世纪60年代我国不少地方曾报道暴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具有类似特点,起病较急,呈暴发性,有咳嗽、哮喘及发热,血沉增高,非真菌感染所致,其病因考虑为蛔虫、丝虫或病毒感染。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中年女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哮喘发作,类似内源性(感染型)哮喘,但症状较顽固、咳嗽较剧,有时发热,可咳出黏液痰栓或支气管型。
疾病检查:
痰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及真菌菌丝,痰培养有真菌生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x线显示双肺有广泛浸润,以上肺野多见,可出现手指样或指套样(呈Y或v字形)阴影,为支气管痰栓栓塞征象
疾病治疗:
治疗 喘息发作可按支气管哮喘处理,可用支气管解痉剂如氨茶碱、β2受体激动药,但疗效不理想,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可迅速控制炎症及抑制过敏反应,使症状缓解。常用泼尼松30~40mg/d口服,症状缓解及肺部阴影消失后(常需3~4周),逐渐减量,由于本症易复发,故主张激素长期小量维持治疗。复发时可重复激素治疗,有人主张重复治疗2—3次,每疗程间隔1个月,以防止复发。 真菌引起者,可用抗真菌药诒疗。两性霉素B疗效好,但毒性高,可用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治疗。曲霉菌可用制霉菌素2.5mg溶于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每日数次。 本症常继发普通细菌感染,应针对感染病原菌加用抗生素治疗。适当应用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等治疗,可帮助排痰。
预防预后:
多由曲霉菌感染引起,其发生与患者对曲霉菌过敏有关。其他霉菌(白念珠菌、青霉菌)或药物亦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