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缺乏
什么是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是一种促进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物质,如果缺乏会导致止血障碍。除了在食物中含有维生素K以外,还可通过肠内细菌合成,并通过大肠吸收入体内。在新生儿期使用抗生素使肠内细菌失衡,或肝脏病变都会引起维生素K缺乏。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维生素K缺乏的主要症状是出血,可以有皮下出血,鼻衄、伤口出血、或胃出血伴呕吐。也可以有血尿或便血,最严重的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疾病检查:
维生素K缺乏的诊断:如果怀疑维生素K缺乏,需要测定血中凝血酶原水平。这是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如果水平过低(低于正常值50%)可考虑维生素K缺乏。但凝血酶原水平低也可能由使用抗凝血药物或是肝脏损害引起。通常,如果注射维生素K几个小时后凝血酶原水平升高,3~6小时内出血停止,可以确诊。
疾病治疗:
维生素K缺乏的治疗:一般病人口服维生素K44mg,2~3次/d,或维生素K110~20mg/d,肌内或静脉注射,注射速度<5mg/min。在术前,肝功能严重损害,或应用香豆素类抗凝药时,剂量可增至100~200mg。合并颅内出血患儿除静脉注射维生素K15~10mg外,适时应用新鲜血浆10~15ml/kg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预防预后:
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维生素K是脂溶性的,因此影响脂肪吸收的疾病,如脂肪痢和胆囊纤维化等,可以导致儿童和成人维生素K缺乏。摄入过量的矿物油也会妨碍维生素K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