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良性肿瘤
什么是胃良性肿瘤?
胃良性肿瘤并不多见,约占胃肿瘤的3%,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患者。按其发生组织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为源自胃壁黏膜上皮组织的腺瘤或息肉样腺瘤;另一为来自胃壁间叶组织的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此类较少见,约占胃良性肿瘤的25%。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上胃良性肿瘤常无症状,多在X线钡餐检查或手术时偶然发现。也有因发生并发症而出现症状,因而症状的性质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和表面状况有关。肿瘤位于贲门或幽门邻近部位时,可出现梗阻症状,幽门区腺瘤若有较长的蒂,可以突入幽门管和十二指肠内,也可自行复位,临床上表现为发作性幽门痉挛或幽门梗阻症状。如突入后发生充血水肿而不能自行还纳,可进一步引起胃十二指肠套叠、坏死乃至穿孔,临床上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如果覆盖肿瘤表面的黏膜被食物擦伤,且有溃疡形成,或肿瘤中央坏死,患者可以有胃部不适、疼痛等类似慢性胃炎或溃疡病症状,也可以有出血症状,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也可以表现为慢性小量出血。因此出血常为胃良性肿瘤的主要症状,有时可为首发症状,以平滑肌瘤和神经纤维瘤最易发生,有时可引起严重贫血。除非肿瘤已长至很大,体检常无阳性所见。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胃良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胃内可见形状规则、边缘整齐的半圆形充盈缺损阴影,周围黏膜和胃壁蠕动正常。如肿瘤表现有溃疡形成,则可见龛影。肿瘤有蒂时,充盈缺损的阴影可以移动。但在钡餐检查时,胃良性肿瘤常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更难以排除癌变的可能。因此,胃内窥镜检查,对胃良性肿瘤的诊断以及确定有无早期癌变,有其重要作用。
疾病治疗:
治疗: 由于胃良性肿瘤在临床上不能完全排除癌变的可能,即使良性以后也可能癌变,而且可以出现梗阻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应积极予以外科治疗。 术中应作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视病变性质及部位决定切除范围。带蒂肿瘤可在切开胃壁显露肿瘤后,做连同基底黏膜的广泛局部切除,止血后将黏膜横行缝合。如为蒂短广基的较大肿瘤,或胃壁外生长的肿瘤,因有癌变可能,宜行局部楔形切除。肿瘤疑有癌变或占据胃的一小部分,应做胃部分切除术。多发无蒂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可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
预防预后:
病理: 息肉样腺瘤在良性肿瘤中居多,约占3/4.可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由于癌变率较高,而在临床上引起高度重视。直径大于2cm的腺瘤及广蒂的病变发生癌变的较多见,因此常作为临床上是否采用手术治疗的依据。内窥镜检查对判断腺瘤是否恶变很有帮助。若腺瘤表面光滑,无结节,半球形,基底境界清楚,周围胃黏膜与腺瘤的色泽相同,则常为良性。如腺瘤表面出现结节、溃疡,甚发生菜花样变,肿瘤较周围胃黏膜苍白,肿瘤蒂部宽而广,周围胃黏膜增厚,则常是恶性腺瘤的征象。 在胃的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以平滑肌瘤为最多见,常为单发,大小不等。从尸解材料中可知胃平滑肌瘤的发病率甚高,但一般因无症状而不易在生前被诊断。肿瘤可向胃腔内或胃壁外生长,且可发生恶变。有时位于浆膜下的胃平滑肌瘤可在腹部摸到肿块。 其他来自胃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则少见。神经纤维瘤或纤维瘤多发生于胃窦或胃体部,可有蒂或无蒂,生长活跃者有时在病理组织切片检查时不易与肉瘤区别。脂肪瘤很少见,位于胃浆膜下或黏膜下,呈黄色分叶状。血管瘤更少见,常为软而无蒂的暗红或紫红色黏膜下圆形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