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中医)
什么是畏寒(中医)
?
畏寒是病人自觉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的一种症状,亦称畏冷。本症古代文献中有的与恶寒混称,不加区分,近代学者明确将其分开,将虽加衣被取暖不能缓解者称为恶寒,多唇外感;将其取暖后能缓解者称为畏寒,多为内伤阳气不足所致。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寒邪客肺畏寒;畏寒,咳嗽气喘,胸闷,吐白痰量多,首白精,脉弦紧。 寒湿困脾畏寒:畏寒肢冷。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寒凝肝脉畏寒:畏寒肢冷,或恶寒,常伴少腹拘急冷痛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冷缩;或月经不调,经痛;或巅顶疼痛,遇寒痛增,得温痛减,呕吐清挺,苔白。脉紧。 心阳虚畏寒: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精神不振,心悸气短,心胸憋闷或疼痛,舌质紫暗而胖嫩,脉细弱或结代。 脾阳虚畏寒:畏寒肢冷,面色眦白,精神不振,纳减腹胀,口淡不渴。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沉细。 肾阳虚畏寒:畏寒肢冷,面色咣白或黧黑,精神萎靡,腰膝痠冷,小便清长频数,耳目失聪,两尺脉沉细弱;男子阳痿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或胎动易滑,宫寒不孕等。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心阳虚 1,临床表现:畏寒肢冷,面色晦黯,精神不振,心悸气短,心胸憋闷或疼痛,舌质紫黯而胖嫩,脉细弱或结代。 2,病因病机:心阳不足而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血脉痹阻故面色晦黯,心胸憋闷或疼痛。 3,治法:温阳通脉。 4,方剂: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桂柱10~15g,白芍10~15g,附于10g,甘草10g。生姜6g,大枣5被。 方义:附子,桂枝温通心阳,白芍、甘草缓急复脉,生姜、大枣和胃调中。 加减,心胸憋闷,疼痛加红花、丹参、葛根活血。 5,变通法:如兼见明血虚者,可用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有温阳复脉、滋阴养血功能,药用桂枝、地黄、麦冬、党参、阿胶、甘草、生姜、大枣等。心阳不足甚者见有下肢水肿,可用真武汤(《伤寒论》)加减,药用白芍、附子、甘草、茯苓、白术、生姜等,温阳利水。 (二)脾阳虚 1,临床表现:畏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不振,纳减腹胀,口淡不渴,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甚至完备不化。舌淡苔白,脉沉细。 2,病因病机:中阳虚寒,阳气不足以温而畏寒肢冷,面色咣白;脾运无权故大便稀溏,甚至完各不化。 3,治法:温运脾阳。 4,方剂: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党参15g,白术15g,干姜6~10g,甘草6~10g。 方义:党参、白术补益脾气,干姜温中散寒,甘草和胃调中。 加减:畏寒肢冷甚者加附子,脘腹冷痛者加肉佳、昊萸,纳减腹胀者加砂蔻仁。 5,变通法:若脘腹局部冷痛剧烈者,可用大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减,药用川椒、干姜,党参、饴糖等,温中止痛为主。如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身重困重,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寒湿甚者上方合平胃散(《局方》)加减,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等,温运脾阳,燥湿除满。 (三)肾阳虚 l,临床表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黧黑,精神萎靡,腰膝酸冷,小便清长频数,耳鸣目眩,男子阳痿滑精、早泄,女子自带清稀或胎动易滑、宫寒不孕等。舌淡,两尺脉沉细弱。 2,病因病机:肾阳不振,阳气不足以温而畏寒肢冷,面色苍白;下元亏损故腰膝酸冷,小便清长频数。 3,治法:温补肾阳 4,方剂: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熟地10~15g。附子6~10g,肉桂3~6g,鹿角10g,山萸肉10~15g,杞子10~1 5g,山药10~15g,杜仲10~15g,菟丝子10~15g,当归10~15g。 方义;附子、肉桂温阳,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鹿角通督,当归、杞子补肝,杜仲、菟丝子壮阳。 加减:腰膝酸冷加桑寄生、川断。 5,变通法,可用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评述】 畏寒一症,临床辨析时,首先宜分清其邪正虚实,如畏寒伴有面色苍白,蜷卧,少气乏力,病程久体虚弱,脉迟而弱、舌质淡等症,即为正气不足之里虚寒证。如伴有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较剧,痛而拒按,得温则减者,为兼有邪气入里之实寒证。要根据临床表现分清病变脏腑,才能采取针对性活疗。上述分证,畏寒兼心悸气短者为心阳虚,宜温通心阳;兼便溏、脘腹冷痛者为脾阳虚,宜温运脾阳;兼腰膝酸冷,有男妇科肾虚症状者为肾阳虚,宜温补肾阳。可见兼症在辩证论治中的重要性。
预防预后:
寒邪客肺畏寒、寒湿困脾畏寒、寒凝肝脉畏寒:三者均为寒邪过盛,直中于里,损伤阳气,温煦肌表无力而出现怕冷的感觉。此时以热助阳,阳气暂时恢复,或以热可驱散寒邪,故畏寒可以缓解。但三者病位不同,临床表现亦异。寒邪客肺畏寒同时伴咳嗽气喘、吐白痰量多、胸闷等寒邪阻肺,肺气失宜症状;寒湿困脾畏寒同时伴脘腹胀闷、口腻纳呆、腹痛便溏、头身困重、口淡不渴、泛恶欲吐等脾阳受伤、中焦失遣症状。寒凝肝脉畏寒,常兼少腹拘急冷痛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冷缩,或巅顶头痛、吐涎沫荨肝脉被寒邪凝滞、气机不通的症状。 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畏寒:三者均为机体内伤久病,阳气虚于内,失于温煦肌表,而出现怕冷的感觉。此时若加衣近火,可防止阳气的耗散,或以热助阳,阳气得到恢复,肌表得温,畏寒自可缓解。三者均可出现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等阳气不足、虚寒内生见症。但心阳虚畏寒,其病位在心,故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或疼痛,舌淡紫暗,脉细弱或结代等心阳痹阻、血凝失运的表现。治宜温阳通脉,方可选桂枝加附子汤或炙甘草汤之类;脾阳虚畏寒,病在脾,故见纳减腹胀,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等脾运无权的表现。 畏寒一症,临床辨析时,首先宜分清其邪正虚实,如畏寒伴有面色苍白,躇卧,少气乏力,病程久体虚弱。脉迟而弱、舌质液等症,即为正气不足之里虚寒证;伴有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较剧,痛而拒接,得温则减,四肢拘挛,脉弦而紧者为邪气入里之里实寒证。然后要根据临床表现分清病变脏腑,才能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