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
什么是胃穿孔?
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人的胃穿孔主要是暴饮暴食所致,暴饮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而很容易诱发胃穿孔。穿孔后可发生几种不同后果。如穿孔前溃疡底已与胰肝等邻近脏器发生粘连,形成穿透性溃疡,此为慢性穿孔。少数病例溃疡底与横结肠粘连,穿孔后形成胃结肠瘘。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腹痛 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可以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2.恶心、呕吐 约有半数病人可以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3.休克症状 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状,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4.其他症状 发热、脉快,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 5.体格检查 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表现为板状腹,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 6.并发症 穿孔后剧烈的化学性刺激可引起休克症状。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浅促、脉快、血压不稳等表现。随着 腹痛程度的减轻,情况可趋稳定。此后,随着细菌性腹膜炎加重,病情又趋恶化,严重者可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疾病检查:
检查 1.试探性腹腔穿刺,抽出的液体作显微镜检查,如见满视野的白细胞或脓球,说明为炎性腹水,是诊断腹膜炎的证据。还可以测定氨的含量,若超过3μg/ml,说明有胃肠穿孔。 2.X线检查,尤其是立位腹平片,通常可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关于气腹的显示方法,一般是采用透视与照片检查。尤其是少量气腹的显示则尤为重要,如病情允许,立位透视并转动体位观察,此时往往能显示膈下新月形的游离气体的存在,因为气体总是具有浮游到腹腔最高处去的倾向,确定了膈下游离气体后,应即时照片以供临床参考。 3.B超,CT检查,有助确诊。 4.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一般急性穿孔的病例,白细胞计数在1.5万~2万/mm3之间,中性白细胞增加;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因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亦都升高。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不难得出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传统诊断方法为摄取腹部X线平片,观察膈下、腹壁下有无游离气体,以此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但是准确性有限。 鉴别 胃肠道穿孔引起的气腹需与正常解剖变异间位结肠鉴别。透视下转动体位可以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 1.非手术治疗如果是空腹穿孔。腹腔内的渗漏比较少,而且没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腹膜腔的污染较轻,胃肠道穿孔的表现没有中毒症状(包括发热、脉搏快、呼吸急促、白细胞升高等),炎症比较局限,胃肠道穿孔的治疗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患者取半卧位,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静脉滴注或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静脉补液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规使用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通过对患者腹痛、发热等症状和脉搏、呼吸以及腹部体征的观察判断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通过复查血常规了解腹部炎症控制情况,进行腹部超声或CT复查,明确腹腔内积液吸收的情况。 一般经非手术治疗3~5 日症状体征缓解可视为治愈。对于饱腹穿孔或穿孔原因不明,考虑有胃部肿瘤或有幽门梗阻、出血的病例。不适宜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病例如果观察12小时出现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加重、体温升高,或腹腔穿刺抽出浑浊液体,腹部超声或CT提示腹腔内积液增加,考虑腹膜炎加重或扩散时,胃肠道穿孔的治疗应及时中转手术,以免误治。 2.手术治疗 (1)纯修补术:是本组最多应用的手术方法。其优越性为可通过手术探查明了病灶部位、病变严重程度,可清理腹腔污染。单纯修补简单安全。胃肠道穿孔患者康复快,无并发症。我们的选择要点有:①患者全身情况差。腹膜炎较明显,白细胞计数较高或发热;②估计餐后穿孔。腹腔渗漏较多;③估计穿孔时间>12小时或经短时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④溃疡病史短或无慢性溃疡病史;⑤青年或老年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单纯修补治疗的主要技巧有:①单纯穿孔或小口穿孔,用丝线沿胃或十二指肠纵轴平行以穿孔为中心行上下三针浆肌层缝合;②对复杂性穿孔或大口径穿孔,胃肠道穿孔的治疗不能单纯缝合,可用大网膜填塞缝合或缝合后再加大网膜覆盖;③穿孔修补后彻底清洗腹腔。腹腔留置0.5%灭滴灵100~200 ml,关腹,可酌情安放腹腔引流管。 (2)胃空肠吻合术:有学者认为其是穿孔首选手术。我们认为手术的病例仍需严格选择:①估计穿孔<24小时,体质好,无休克,无严重腹腔感染,探查穿孔周围炎症水肿轻;②穿孔位于幽门环附近,单纯修补后可能引起幽门狭窄。
预防预后:
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穿孔。 发病机制: 胃穿孔的口径以3~6mm多见,最小者似针尖,超过10mm者亦很少。一般胃溃疡穿孔比十二指肠溃疡的穿孔大,且多位于幽门附近小弯侧。 ①急性穿孔,起初是由于胃与十二指肠内容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炎症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于穿孔的大小。注入腹腔的量与性质,以及病人的健康状态与反应性强弱。一般经8~12h后,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若注入腹腔的内容物完全无菌,甚至24h后腹腔渗出液培养仍为阴性。腹膜炎发生后,不论是化学性或细菌性,势必引起渗出反应。注入腹腔的内容愈多,刺激性愈强和时间愈长,则腹腔内渗液愈多,炎症愈明显,并发肠麻痹愈严重。 ②亚急性穿孔由于孔小或已被堵塞,腹腔漏出量少,因此仅限于右上腹有炎症病变。 ③慢性穿孔实际上是在未穿破之前,周围已经愈合。如穿入胰腺,可引起局部胰腺炎症反应;如穿入小网膜腔,由于漏出量很少,经网膜包裹后形成小网膜腔脓肿;如与胆囊或肝之脏面愈合,可形成胃胆囊瘘或十二指肠胆囊瘘,或肝下脓肿,而其他部位完全无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