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
什么是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furuncle external canal)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毛囊、皮脂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发生于夏秋季,病变在外耳道软骨部。发病诱因与挖耳创伤、中耳脓液刺激、糖尿病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有关。热带地区及暑热季节多见。中医称耳疖。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早期:剧烈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打呵欠时加重,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常伴全身不适,体温微升;重者耳道阻塞可导致听力下降。 2.疖肿破溃后外耳道流出少许脓血,耳痛减轻,体温下降。处理不及时而日久者,可有肉芽形成。 3.疖肿部位: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颌运动疼痛加剧外,耳屏前、下可出现红肿,易误为腮腺炎;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可出现耳后皮肤红肿,耳后沟消失,耳廓前移,易误为乳突炎。此时耳前、后及下淋巴结常肿大、压痛。 4.婴儿表现:不明原因的烦躁、哭闹,可伴体温升高;频繁挠耳,或不愿卧于患侧,偶碰患耳即哭闹不止。有些婴幼儿可以频繁复发。
疾病检查:
常规检查 1.对一般患者检查以耳镜检查、血液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胆红素总量(STB)、直接胆红索(SDB)、间接胆红素(SI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_为主。 2.对慢性或反复发作者应查耳鼻咽喉的CT检查、葡萄糖测定、穿刺液培养+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 疖肿部位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颌运动疼痛加剧外,耳屏前、下可出现红肿,易误诊为腮腺炎;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可出现耳后皮肤红肿,耳后沟消失,耳廓前移,易误诊为乳突炎。
疾病治疗:
治疗常规 l.未成熟期 早期可予热敷、理疗,切忌切开,否则可致感染扩散。 (1)及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服用镇静止痛剂;局部热敷或理疗,促使炎症消退,缓解疼痛。 (2)局部用药:用1%酚甘油棉片或10%鱼石脂软膏敷于疖肿处,每日换1~2次,以消炎止痛,或用纯鱼石脂1~2滴涂于炎症部位,早期应用可促炎症吸收,较晚则利于疖肿成熟,防止感染扩散。也可用浸有林可霉素的棉条覆于疖肿表面,每日1~2次,疗效显著。 2.成熟未穿破期 成脓未破或破口很小者,可做切开排脓。可用50%硝酸银或纯石炭酸烧灼脓头,使其破溃,或局部消毒后直接用小尖刀沿外耳道纵轴方向切开取出脓栓。切时注意:无脓头者不做切开;顺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以免日后形成外耳道狭窄;不切及周围炎性浸润部分。切开后可置细棉条或橡皮条引流。 3.脓肿破溃期 清除脓液,周围皮肤用70%乙醇清洁后,置棉条或橡皮条引流,以4%硼酸酒精纱条压迫局部,防肉芽增生,促疖肿腔闭合。
预防预后:
【病因】病源菌多为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间为白色葡萄球菌。细菌感染的发生常与某些诱因有关,如外耳道皮肤损伤、糜烂,污水入耳使外耳道表皮软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全身慢性疾病等,容易导致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