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什么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f1.brosis, IPF)又称特发性纤维性肺泡炎(idiopathicfibrosing alvcdis)、Hamnwr Rich综合征、类风湿性肺综合征、隐源性肺纤维化等。IPF是最常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本病于1935年由Huwnma和Rich两人首先报道了4例,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是IIP的一种类型。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症状: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老年最多,最小可见于3个月婴儿。病程进展快慢不同,按病程长短可分为三型:急性型(半年内);亚急性型(半年至两年);慢性型(两年以上)。绝大多数为慢性过程。 1.起病多隐匿,表现为咳嗽,咳时有痰,气急,进行性呼吸困难,运动时加重。发绀为典型症状。可有体重减轻、乏力、食欲减退、盗汗等,一般无发热。体检:胸廓扁平,双肺对称性缩小,肺叩诊清音,多数中下肺闻干啰音或捻发音,晚期半数出现杵状指(趾)或有肺心病,右心衰竭体征。 2.急性起病者常见于婴幼儿,常并发呼吸道急性感染症状,表现为高热、气促、咳嗽、呼吸困难。体检呼吸增快,心率增快,两肺可闻细湿啰音,迅速出现杵状指(趾)。急性病例皆于1年内死亡,易误诊误治。 3.体征80%的患者有双下肺吸气末捻发音(velcro 音)或细湿哕音。50%或更多的患者可出现杵状指(趾),但不伴有肺性骨关节病,可有呼吸增快,活动后更明显。晚期,静息状况下甚至吸氧时仍有浅快呼吸,并出现发绀,可有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疾病检查: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 一、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早期可见双下肺野磨砂玻璃样密度增高阴影,仔细观察可见有小点状改变。随病情进展肺野内出现网状、结节状阴影。晚期肺体积缩小、双肺纤维条索阴影弥漫遍布于全肺,其同可见直径多在3~15mm大小的多发性囊状透光影(蜂窝肺)。病变多为双侧弥漫性,多位于基夜部、周边部或胸膜下区。纵隔、肺门区淋巴结增大少见,不侵犯胸膜,约有5%早期IPF患者x线陶片正常。 (2)CT和HRCT:可更敏感、准确地发现肺部的病变和分析病变的性质。HRCT还可用于IPF的活动性评价和疗效观察。病变多出现在脏层胸膜下的肺组织。小叶间胸膜增厚是IPF的一种常见征象。病程的不同时期,可出现磨砂玻璃样模糊阴影、网格结节状影、蜂窝肺。 (3)核医学显像:70%以上的IPF患者67Ga肺扫描阳性(摄取量增加)。核素99mTc.DTPA观察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在ILD上的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判定病变活动性。 2.肺功能检查 可提供诊断依据,并可观察病情进展和疗效。典型改变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RV)下降。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正常或增加;一氧化碳弥散(DLCO)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PaO2、PaCO2下降,运动后PaO2明显下降,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_a)O2]增大。 3.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肺疾病(如肿瘤、感染、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等),但诊断价值有限。 4.血清学检查 多无异常发现,缺乏特异性。可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丙种球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可呈弱阳性反应。 5.肺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经上述检查未能确诊的患者,均应做肺活检。可通过纤支镜(TBLB)、电视胸腔镜(VATLB)或开胸肺活检(oLB),不宜做经皮穿刺肺活检。肺活检可排除ILD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并能确定疾病的活动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等。首选TBLB,未能确诊者再考虑VATLB或OLB。f临床上不能确诊是IPF或其可能性小时,应积极做外科性肺活检,而临床上有把握诊断IPF时,可不行肺活检。肺活检的组织病理学呈UIP改变。 二、诊断标准 通常根据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和肺功能改变等临床诊断ILD。诊断IPF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ILD的疾病。2002年我国制定的IPF诊断标准为: 1.有外科肺活检资料①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UIP特点。②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⑧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气体交换障碍。④胸片和HRCT:T可见典型的异常影像: 2.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临床诊断)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符合以下所有的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③/④的次要诊断条件,可临床诊断IPF: (1)主要诊断条件:①除外已知原因的ILD,如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职业环境接触史和风湿性疾病等。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减少,而FEV1/FVC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障碍[静态/运动时P(A—a)02增加或DLCO降低]。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网状改变,晚期出现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影。④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或BALF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2)次要诊断条件:①年龄>50岁。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④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Ⅱ罗音。 三、诊断 有以下四项者,诊断本病可能性最大:①进行性呼吸困难;②典型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阴影;③未发现任何致病原;④限制性通气障碍,肺弥散功能下降。确诊需做肺活检。 鉴别诊断: 1.支气管肺炎 急性型IPF早期症状与支气管肺炎容易混淆,尤其胸片,有片状阴影者,若经数周抗生素治疗无效,及杵状指(趾)出现后,基本可排除支气管肺炎。 2.粟粒性肺结核 本病也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但与IPF相比,呼吸困难程度要轻得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结核病接触史,抗结核治疗有效均可与IPF鉴别。 3.支气管扩张 有慢性咳嗽、杵状指,但少有发绀,咳大量脓痰,双肺底可闻粗湿啰音。胸片可见中下肺不规则阴影。支气管造影可鉴别。
疾病治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概要: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控制肺纤维化的发展。.抗炎治疗我国推荐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中医中药等其他对症治疗。改善心、肺功能,.肺移植在治疗中出现严重的肺功能损害、氧依赖和病情恶化、且符合移植标准的患者应考虑肺移植术。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详细治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 迄今,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尽管只有部分患者(15%~50%)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有良好反应,但在尚未证明哪些治疗方法最好的情况下,激素加免疫抑制药疗法仍被推荐使用,尤其是那些对激素治疗有效的患者。 1.控制肺纤维化的发展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调节炎症和免疫过程,降低免疫复合物含量,对急性型给予早期、大量、长期应用,有一定疗效,可使部分病例症状显著改善,X线胸片吸收好转,肺功能进步。若晚期阶段使用,临床症状可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肺阴影和肺功能无明显进步。剂量:泼尼松( prednisone)1~2mg/( kg搠),分3次口服,病情稳定,约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不少于1年。如减量过程病情反复,可重新加入剂量,仍然有效,疗程延至2年,甚至终身使用。 (2)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可试用免疫抑制剂。①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TX)对不能耐受皮质激素者可单独使用,必要时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作用强而持久,属抑制骨髓副作用相对较少的免疫抑制剂。1~3mg/( kg搠),口服。②硫唑嘌呤(azathioprime,AZP) AZP既能抑制体液免疫又能抑制细胞免疫,与泼尼松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泼尼松或AZP为佳,可延长生存期。1~2mg/ (kg搠),疗程一般1年,副作用少,较CTX安全。③环孢素A(cy-c10sporine,CYA) CYA对T细胞和B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主要作用于T细胞分化增殖的早期。5mg/( kg搠),口服,疗程不少于3个月。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长,可发生肝、肾功能损害。 2.抗炎治疗我国推荐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具体方法如下: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其他等效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每天0.5mg/kg(理想体重,以下同)口服4周;然后每0.25mg/kg,口服8周;继之减量至每天0.125mg/kg或0.25mg/kg隔天1次口服。 (2)环磷酰胺:按每天2mg/kg给药。开始剂量可为每天25~50mg口服,每7~14天增加25mg,直至最大量150mg/d。 (3)硫唑嘌呤:按每天2~3mg/kg给药。开始剂量为25~50mg/d,之后每7~14天增加25mg,直至最大量150mg/d。 抗炎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如臬患者耐受性好,症状改善,胸片异常影像减少,肺功能稳定,可继续治疗至少6个月以上;若病情恶化,应停止治疗或改用或合用其他药物。 3.疗效尚不能肯定的药物 正处于研究观察阶段的药物包括抗纤维化和抗氧化剂药物有:N-乙酰半胱氨酸(N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干扰素、甲苯吡啶酮、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等。 4.中医中药有报道复方丹参、川芎嗪等可延长患者的带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其他对症治疗氧疗,改善心、肺功能,防治肺部继发感染及康复治疗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 6.肺移植在治疗中出现严重的肺功能损害、氧依赖和病情恶化、且符合移植标准的患者应考虑肺移植术。多行单肺移植。移植后的5年生存率约为50%~60%。有学者认为肺移植术是提高IPF患者生存率的惟一有效手段。
预防预后: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概要: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某些药物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IPF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发病过程包括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中心环节是慢性肺泡炎。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详细解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IPF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某些药物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IPF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传统理论认为发病过程包括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中心环节是慢性肺泡炎。即在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多种细胞包括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在肺泡的间质聚集并持续存在,其中肺泡巨噬细胞可能起着关键作用,它可被在肺内沉着的含有IgG的免疫复合物等激活,随之引起一系列的炎症过程,引起肺泡壁、血管和气道损伤,随后发生不适当的修复,纤维形成,最后可导致肺实质不可逆的重建。炎症过程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多年的研究发现在确诊为IPF的许多病例中炎症反应常常是较轻微的,且临床一些炎症反应的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该病的转归,抗炎治疗在大多数患者中疗效甚微。 IPF新的发病机制认为肺纤维化是由于肺泡上皮损伤和异常修复所致:多种原因导致肺泡I型上皮损伤、脱落,上皮基底膜破坏,成纤维细胞被激活并进入肺泡腔内,在病灶部位上增殖,同时肺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导致肺泡与肺间质的纤维化。在以上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很轻或不存在,这可解释为什么激素等抗炎药在治疗上缺乏理想疗效。在以上纤维化过程中有多种介质参与,如转移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内皮素(ET-1)、白介素家族(1L-2、IL-8)等,可促进纤维化过程。另外一些细胞因子(如IFN-7)却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因此,促纤维化因子与抗纤维化因子之间的失衡是肺纤维化的重要环节。 此外,氧自由基在IPF的肺损伤中亦有一定作用。遗传、病毒感染、吸烟、环境因素也可能是IPF的潜在危险因素。 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炎和纤维化。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不同,病变呈不均匀分布,不同的病变混合存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肺泡炎,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有大量肺泡巨噬细胞,肺泡结构无明显破坏。当病情进展,逐渐形成以间质炎症为主的病变,表现为肺泡间隔明显增厚,有较多的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殖伴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水肿液;肺泡壁结构可改变,肺泡腔变窄,甚至闭锁。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成纤维细胞不断增殖,纤维化持续进行,正常肺泡成分大量丧失,代之以广泛的纤维组织,肺泡腔及小气道闭锁,而附近的终末细支气管可因牵拉而扩张,形成所谓的蜂窝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