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累积病Ib型
什么是糖原累积病Ib型?
糖原累积病I b型(GSDIb型),又称糖原累积病拟GSDI型,是由于肝细胞微粒体膜缺陷,葡萄糖-6-磷酸酶虽然活性正常,但不能通过膜转运。本病在临床表现上与GSDIa相似,不能区别。治疗方面可口服脱氧胆酸,可使膜恢复酶转运。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此型病儿病情严重程度差异甚大。大多数隐袭起病,出生时即有肝大,触诊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无触痛,无黄疸,脾不肿大。一般婴儿期除肝大外,其他表现往往不明显。严重病例则可在新生儿期即发生脱水、酸中毒症状(此种病儿常在婴儿早期死亡)。年龄渐长、逐渐出现低血糖症状,常发生于夜晚,病儿频发呕吐、软弱、出汗、嗜睡、震颤,偶尔出现昏迷或惊厥。但显著低血糖也可能被很好耐受,如有报告血糖低至0.56mmol/L时病儿行为仍正常。急性乳酸性酸中毒可能经常发作,并且是威胁生命的问题。部分病儿可有肝功能不全表现,如低蛋白血症、谷丙转氨酶增高等。轻型病例1周岁左右才呈现肝脏肿大,病儿发育迟缓、形似侏儒状,但多面容丰满,下腹部与耻骨区脂肪尤多,呈洋娃娃样。智力发育大多不受影响,也有因频发低血糖导致神经后遗症的报告 肾脏呈中度肿大,加之受肿大肝脏的影响,触诊常不易觉察,需用x线和超声波检查方可显示。据此可与Ⅲ型鉴别。后者肾脏大小正常。Chen等曾报告3例I型病儿死于肾衰。此外,病儿可有轻度肌张力减低;病儿常有腹泻,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尚可有继发性血小板功能损害而导致出血。年长儿可有高尿酸血症,久后可引起痛风症。
疾病检查:
本病在临床表现上与GSDIa相似,不能区别。通过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可鉴别,本型葡萄糖-6-磷酸酶存在且活性正常。
疾病治疗:
治疗方面可口服脱氧胆酸,可使膜恢复酶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