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增多
什么是嗜酸粒细胞增多?
嗜酸粒细胞增多(eosinocytusis)是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大于0.45×10^9/L,根据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45~1.5)×10^9/L、(1.5~5.0)×10^9/L、大于5.0×10^9/L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不是一种疾病。但它可能是一种疾病反应。血中嗜酸粒细胞数量增多一般是对异常细胞、寄生虫以及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过敏原)的一种适当的反应。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症状: 1.全身表现:发热、乏力、关节痛、肌痛,全身损害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表现,如心包炎、肺炎、昏迷及精神错乱、呕吐、腹痛、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1.5×10^9/L以上;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损活检有嗜酸性、中性和单核细胞浸润。 2.皮肤损害:皮疹多种多样:①荨麻疹和血管样水肿;②有红斑、丘疹、结节,包括环状红斑、多形红斑、荨麻疹样红斑、麻疹样红斑;③其他:有痒疹、黄色瘤样、水疱、瘀点、溃疡、角化过度、色素沉着、脓皮病样、红皮病等,皮疹全身分布,可以一种或多种疹型共存,剧痒。 分类: 由于病因不同,其临床特点亦不相同。原因尚未明确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多见于热带、亚热带。特点为发热、乏力、咳嗽、可有哮喘发作。肺部呼吸音粗糙并有哮鸣音。血中白细胞在10 ×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在10%以上。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明,大多与丝虫感染有关,也可系肠蠕虫移行过肺所致。 (二)暴发性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亦称流行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主要临床特点为突起咳嗽、哮喘或畏寒、发热、关节痛,并具有一定流行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x线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有网状、结节性小片裎润,病程短,多于7~2l天恢复。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急性大量蛔虫感染、蚴蛔虫在体内移行,或与病毒、真菌孢子感染有关。 (三)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多(>l.5×10^9/L)6个月以上,或因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于6个月内死亡,并有一个或多个脏器损害的症状与体征;排除其他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原因如寄生虫感染与过敏性疾病的综合征。现国内外均采用以上的标准诊断HES。有关HE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新近发现在HES存在染色体异常,发现4号染色体长臂12区部分缺失,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融合基因,即FIPIL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融合基因(FIPIL1/PDGERα融合基因),FIPIL1/PDGERα融合蛋白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增殖能力,因此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ST1571治疗HES能取得疗效。也有人发现HES血中出现异常克隆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HES的发生。
疾病检查: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诊断: (一)询问病史 1.疫源地接触史 寄生虫感染是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病因,如血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等寄生在肠道外组织的寄生虫较多见;寄生在肠道内的寄生虫少见,但钩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升高更为明显,有时可成嗜酸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某些非寄生虫性感染如结核、艾滋病、念珠菌、蠕虫感染等亦可。 2.基础疾病 嗜酸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关系,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清病及枯草热等)、药物过敏、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多。1955年,Juniper首次发现很多患者在患慢性胰腺炎时嗜酸粒细胞增多,而且血清淀粉酶的变化与嗜酸粒细胞的变化相平行。 3.伴发症状 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时要考虑支气管、肺感染性疾病或肿瘤;伴有关节痛、肌痛、浆膜腔积液要考虑风湿性疾病;伴有腹痛、腹泻甚至肠梗阻等胃肠症状,要考虑嗜酸粒细胞胃肠炎;伴有淋巴结肿大的要排除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 (二)体格检查 除CEL外,嗜酸粒细胞增多通常起病隐匿,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浮肿、肌痛、关节痛等一般症状,但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组织,出现一处或多处病变,特别是心脏、神经系统、呼吸道及皮肤受累,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及纤维化。诊断时进行各脏器的相关检查,排除反应性、继发性因素,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确诊HES或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 1.皮疹较常见,一般分两类:①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②红斑、丘疹和结节,包括水肿性红斑、弥漫性浸润性红斑、多形红斑、麻疹样红斑、红皮病等。此外有荨麻疹样、痒疹样、脓皮病样及黄色瘤样皮疹,亦有水疱、溃疡、瘀点、色素沉着斑、角化过度等。皮疹消退后多不留痕迹,亦可有色素沉着和瘢痕。可以仅有一种疹型,或两种或多种疹型并存。皮疹分布呈全身性,无好发部位,可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或仅限于肢体一部分,自觉瘙痒或剧痒。皮疹持续,或缓解后复发。 2.心血管系统可有心肌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外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呼吸系统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哮喘,可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亦有胸腔积液及胸部x线片有浸润阴影等。 3.很多疾病产生的腹水中有较高的嗜酸粒细胞。它不仅发生于浆膜型嗜酸粒细胞胃肠炎,而且在如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恶性肿瘤、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腹膜透析、腹部淋巴瘤、血管炎及包虫囊的破裂等疾病的腹水中嗜酸粒细胞可明显增多,需加以鉴别。 4.神经系统有昏迷、精神错乱等,也有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运动失调和周围神经炎等。 5.可伴有肝脾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外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生化,血清IgE、维生素B12水平,HIV抗体,寄生虫抗体检查,风湿疾病相关抗原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2.针对受累脏器的进行相关的检查 如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呼气试验,胸、腹部CT,消比道内镜或支气管镜检测活检以及出凝血功能, 3.活组织检查 骨髓穿刺,受累部位如皮肤、淋巴结、脾脏等的病理检查,呼吸道、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活检。 4.细胞遗传学检测 CEL-NOC患者常伴有del(4)(q12;q12)、+8、t(5;12)(q33;p13)(TEL/PDGFpR)、dkc(1;7)等。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并有PDGFRA、PDGFRB或FGFRl基因重排的髓系肿瘤可有如下异常,如t(4;22)(q12q11)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舍-5、-7、5q-、7q-等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pll综合征(其致病作用与8qll上的FGFRl有关),部分M4EO的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形成CBFβ/MYH11融合基因、M2b的t(8;21)(q22;q22)形成AML1/ETO融合基因。 5.FISH或RT-PCR检测 FIPlLI—PDGFRA融合基因,或检测PDGFRA、PDGFRB或FGFRl基因重排,如存在PDGFRβ基因重组的骨髓增生综合征,古F/P融台基因阳性、KIT等位点突变的肥大细胞白血病等。 (四)诊断 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1.5×10^9/L持续6个月以上,或患者于6个月以内死亡;②有多系统脏器受累的依据;③能除外如寄生虫、过敏、血管炎、肿瘤等所引起的EOS增多,并具有上述心血管系统受累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又名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增生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尚可有腮腺、乳腺、胸背部皮下肿块及皮肤干燥、色素沉着、脱皮和萎缩等病变。病理组织学特点:①淋巴结病变酷似淋巴结炎,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②肿块切面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无包膜,为灰黄、白色混杂的肉芽肿,有大量上述的细胞浸润。血中嗜酸粒细胞轻度或中度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但无贫血。本病病因未明,好发于青少年,临床上较罕见,易误诊为淋巴瘤和坏死性淋巴结炎等疾病。 2.Gleich综合征 罕见,每月阶段性的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和血管性水肿,血中IL-5升高,激素有效,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HES和(或)淋巴细胞克隆性疾病。 3.家族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极罕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定位于5q31-33。家属中多数成员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可这50%以上,症状多出现较晚,常为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病程良性。本病诊断应排除其他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4.churg-Strauss样综合征 以嗜酸粒细胞和自身抗体增多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亦称变应性血管炎肉芽肿,典型者有哮喘,嗜酸粒细胞增多,坏死性血管炎及血管外肉芽肿形成四联征,病理活检有助于鉴别。
疾病治疗: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治疗概要: 嗜酸粒细胞增多应采用华法林、肝素等积极预防。部分病例除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外,可只作对症处理,并继续观察。常规治疗从驱蛔开始。可做试验治疗。可用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对HES病例有进行性器官功能损害者,可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其他方法。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详细治疗: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预防: 本病易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应采用华法林、肝素等积极预防。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治疗: 如经化验证实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积极寻找病因,并作针对治疗。如病因长期不能明确,则可考虑下述治疗措施。 (一)对症处理 部分病例除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外,症状轻微,可只作对症处理,并继续观察。 (二)驱蛔治疗 由于部分病例被认为系蚴蛔移行过肺时所产生的变态反应,故常规治疗从驱蛔开始。先用枸橼酸哌吡嗪(驱蛔灵),每晚口服3~3.5g,连服2晚(儿童可按每次150mg/kg计算)。如服药后4~8小时尚无大便者,可服轻泻药。需要时可于2周后复治。也可改用甲苯咪唑200mg顿服,疗程1—2天,可与左旋咪唑合用提高疗效,成人1次口服150mg,儿童按2~3mg/kg计算,临睡前1次顿服。 (三)按丝虫病治疗 由于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丝虫感染的关系较为密切,故虽哉不到确切病因,亦可做试验治疗。 1.枸橼酸乙胺嗪 对微丝蚴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尤其对微丝蚴作用较强。成人剂量为每次口服200mg,每日3次,连服7—8日。2 周后可重复l疗程。有时需治疗2~3个疗程才能奏效。 2.呋喃嘧酮 对微丝蚴及成虫有直接杀灭作用。成人剂量为每天20mg/kg,分3次口服,连服7 日。 枸橼酸乙胺嗪与呋喃嘧酮不良反应相仿,以发热和消化道症状为主,对肝、肾、心功能无明显损害。 (四)糖皮质激素 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与过敏反应有关,过敏原可以是从外界进入的某些物质(如真菌孢子)、某些药物,甚至与自身免疫有关。因此,如对上述治疗无效可用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剂量为lmg/(kg.d),症状好转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后,可逐步减量或停用。 (五)HES治疗 对HES病例有进行性器官功能损害者,可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无效可采用以下措shi: 1.羟基脲 剂量为每次口服500mg,每日2~3次,用药期限视病情变化而定。 2.长春新碱 该药对骨髓毒性低,剂量每周1.5—2.0mg,适用于嗜酸性粒细胞极度增多,需快速减低者。 3.干扰素α 能够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T细胞合成与分泌白介素5(IL-5),对于一般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有一定疗效。剂量一般为300万U,肌内注射,每周3次,至少6个月以上。 4.甲磺酸伊马替尼 HES患者体内存在PIPIL1/PDGERα融合基因,认为是致病的根本原因,而伊马替尼能抑制PIPIL1/PDGERα融合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起始剂量100~400mg/d,可使部分患者达到部分或完全血液学缓解,但目前伊马替尼治疗HEs仍存在最小有效剂量、疗效维持时间和能否逆转脏器功能损害等问题,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5.单克隆抗体 有报道IL-5抗体mepolizumab和SCH55700,抗CD52单克隆抗体Alemtu-aumab可降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但该类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6.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难治病例可考虑异基因外周血或骨髓造血于细胞移植。
预防预后:
嗜酸粒细胞增多病因概要: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病因主要分为4大方面: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感染,皮肤病等;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伴随风湿性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此种嗜酸粒细胞增多为恶性疾病;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 嗜酸粒细胞增多详细解释: 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病因分类及发病机制: (一)分类 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多种疾病,有学者将嗜酸粒细胞增多分为4类:反应性、继发性、克隆性和特发性。 1.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 见于;①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药物过敏等;②感染,如寄生虫、结核杆菌、衣原体、猩红热、猫抓病、艾滋病、念珠菌、蠕虫感染等;③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剥脱性皮炎等。 2.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 伴随某种疾病发生于:①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Wegener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等;②肿瘤,如淋巴瘤、各种实体瘤或囊性纤维化;③内分泌疾病,如Addison病、垂体功能不全等;④免疫缺陷病,如IgA缺乏症、Wiskott-Aldrich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等;⑤间质性肾病等。 3.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 这种情况下,嗜酸粒细胞增多为恶性疾病,如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eosinophilic leukemia,CE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4Eo)、骨髓增生性疾患等。若能够证实增高的嗜酸粒细胞具有细胞遗传异常或FIPlL1-PDGFA融合基因,亦属此类。 4.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又称为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ISS),1968年由Hardy等首次报道。1975年,Chusid等提出具体的诊断标准,并沿用至今:①嗜酸粒细胞绝对数高于1.5×10^9/L,持续6个月以上;②未发现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③有多系统及多脏器受累的证据。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将HES与CEL视为同一性质疾病,归在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E))中,统称CEL/HES。 2008年,WHO又将CEL/HES分别重新划分为(CEL-NOC(chronic eosinophilic leuke-mia,not otherwise categorized);HES;伴嗜酸细胞增多并有PDGFRA、PDGRB或FGFRl基因重排的髓系肿瘤三种。诊断CEL-NOC或HES都需要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1.5×10^9/L,排除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排除其他急、慢性髓系肿瘤,并且没有表型异常和(或)克隆性T淋巴细胞。诊断HES需要没有细胞遗传学异常,外周血原始细胞<2%或骨髓原始细胞<5%两个条件。 (二)发病机制 1.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 多数患者,嗜酸粒细胞增多是由于机体受内、外因子刺激,澈活T细胞释放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IL-5能特异性地刺激骨髓内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熟为嗜酸粒细胞。GM-CSF、IL-3除作用于嗜酸粒细胞外,尚可作用于其他骨髓细胞系。嗜酸粒细胞本身亦能分泌GM-CSF、IL-3,使嗜酸粒细胞进一步增多,这也可解释有的嗜酸粒细胞增多者,中性粒细胞也增多。 2.免疫因素 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也有密切关系。1994年,Cogan等首次描述了异常T淋巴细咆克隆型嗜酸细胞增多症(L-HES)。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男女无差别。FCM提示有CD3-CD4-CD8-的异常T细胞亚群,能产生大量的IL-5、IL-3、GM-CSF刺激嗜酸粒细胞过度生成所致。临床上以皮肤、胃肠、阻塞性肺病等症状多见,心肌,心内膜、骨髓等部位组织纤维化少见。 3.FIPlL1-PDGFRα融合基因 2003年,Cools等在imatinib治疗有效的10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中的6例,以及体外培养的EOL-1细胞(CEL细胞系)中检测到FIPlL1-PDGFRα融合基因。即del(4)(q12q12),导致FIPlL1基因融合并固化激活PDGFRA(其为表达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从而激活下游靶标转录恬化因子5(STAT5),后者刺激嗜酸粒细胞持续增殖.致嗜酸粒细胞异常增生,凋亡受阻,FIPlL1基因的断裂点住往不固定,常发生在第7号至第10号内含于长约40kb的区域内;PDGFRA基因的断裂点常固定于第12号外显子内。F/P是第一个因染色体缺失而非易位获得功能的融合基因。 4.其他机制 肿瘤患者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至争发病机制不清,推测产生这种原因可能是发生了某种特殊的过敏反应或是肿瘤组织具有某种特性,从而导致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有报道认为肿瘤患者如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常提示有潜在心脏病的危险,如心内膜炎、附壁血栓、栓塞等。 5.嗜酸粒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不同来源的嗜酸粒细胞毒性作用是相同的:它释放的过氧化物酶、主要碱性蛋白、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乙二醇二硝酸酯均有细胞毒性。嗜酸粒细胞还能产生多种引起炎症及纤维化的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TGF-α,TGF-β)、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lα(MIP-lα)、IL-lα、IL-6和IL-8等。以引起器官损害,以心脏、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最常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