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状糠疹
什么是石棉状糠疹?
石棉状糠疹(pityriasis amiantace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头皮反应性疾病,可并发脂溢性皮炎、银屑病。头皮可有轻微红斑、潮湿,或具有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或单纯苔藓的特征。皮损一般局限,亦可弥漫性累及大片区域或有多数小皮损。大多数病例在严重脱屑部位有少量头发脱落,治疗后头发能再生。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发病年龄5~40岁(平均25岁)。本病主要症状有:①石棉状鳞屑:大量的黏着性鳞屑,石棉状重叠似屋瓦;②毛发白鞘:头皮呈束状,近端有移动性白色鞘;③毛囊口棘状隆起:呈石棉状纯白色,紧包围毛发。头皮可有轻微红斑、潮湿,或具有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或单纯苔藓的特征。皮损一般局限,亦可弥漫性累及大片区域或有多数小皮损。大多数病例在严重脱屑部位有少量头发脱落,治疗后头发能再生。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
疾病治疗:
治疗: 治疗潜在疾病。焦油或5%水杨酸或5%硫磺软膏外用,4~5h后用香波洗去,或用2%酮康唑洗剂、硫磺香皂,可有效去除鳞屑。治愈后易复发。
预防预后:
组织病理示表皮海绵形成、角化不全、不同程度的棘层肥厚及淋巴细胞浸润,弥漫性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及毛囊角化使鳞屑呈石棉样,头发周围有角质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