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消渴
什么是妊娠消渴
?
妊娠期间,以口渴多饮为主要表现者,称为“妊娠消渴”,或称“妊娠口渴”。本症,(叶氏女科证治)称为“妊娠消渴”。(妇人大全良方)称为“妊娠烦躁口干”,(普济方)称为“妊娠烦渴”,可见“烦”与“渴”二症常同时出现。(妇人大全良方)指出本症“与子烦大同小异,其方亦可就子烦中通用。”本症与子烦应有区别,本症是指妊娠期口渴喜饮,多因热伤津液所致;子烦是指妊娠期间,烦闷不安,郁郁不乐,多因火热乘心所致。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常见证候 胃火炽盛妊娠消渴:妊娠期间,口渴喜冷饮,消谷善饥,面红唇赤,烦躁,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胃阴亏虚妊娠消渴:妊娠期间,口褐喜饮,唇燥咽干,或善食易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薄白而干,脉精细数。 肝郁化火妊娠消渴:妊娠期间,口渴喜冷饮,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胸胁胀闷。舌红,苔黄,脉弦数。
疾病治疗:
鉴别治疗 胃火炽盛妊娠消渴与胃阴亏虚妊娠消渴:前者治宜清胃泻火,佐以安胎,方用息焚安胎汤或竹叶石膏汤加味。后者治宜滋阴生津,佐以安胎,方用润燥安胎汤或人参黄芪散。 肝郁化火妊娠消渴:治宜疏肝清热,生津止渴,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麦冬、知母。
预防预后:
胃火炽盛妊娠消渴与胃阴亏虚妊娠消渴:二者虽同为胃热之证。但有虚实之分。胃火炽盛者因孕后外感燥热之邪,或肝郁化火犯胃,胃热炽盛,热盛伤阴,津液亏虚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口渴喜冷饮。消谷善饥。面红唇赤,烦躁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胃阴亏虚者因素体阴虚,孕后阴血下聚养胎,阴血益感不足,阴虚火旺,灼烁津液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口渴喜饮,唇燥咽干,或善食易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肝郁化火妊娠消渴;因素性抑郁,肝郁气滞,孕后胎体渐大,影响气机升降,气滞 更甚,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致妊娠消渴。其临床特点为:口渴喜冷饮,口苦咽干。面红且赤,烦躁易怒,胸胁胀闷。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三):“夫足太阴,脾之经也,其气通于口。手少阴,心之经也,其气通于舌。若妊娠之人,脏腑气虚。荣卫不理,阴阳隔绝,热气乘于心脾,津液枯少,故令心烦而口干也。” (博青主女科·下卷):“妇人怀妊有口渴汗出,大饮冷水,而烦躁发狂,腰腹疼痛,以致胎欲堕者,人莫不谓火盛之极也,抑知是何经之火盛乎?此乃胃火炎炽,煎熬胞胎之水,以致胞胎之水涸,胎失所养,故动而不安耳。” (叶氏女科证治·安胎):“妊娠消渴,此乃血少,三焦火胜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