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
什么是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神经症又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特征是持续性或发作性地感觉与自己的躯体或精神活动相分离。人格解体症患者的人格有一种分裂感,他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感知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患者感到自己脱离了正常的意识,似乎变成了飘浮的对自身的独立观察者。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此刻意识还是清楚的,并未真正的分裂,这就有别于精神病中的分裂现象了。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人格解体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患者对自己的身份、身体和生活出现知觉混乱,并因此感觉痛苦。本病亦可以表现轻微,对患者日常行为没有明显影响。有些人则对人格解体产生适应,或者能克制症状发作时对生活的影响。而另一些人因为总是担心自己的精神状态而感到痛苦,或者害怕自己将要发疯,或者反复考虑对自己的身体和对自我及客观世界产生分离感的知觉混乱。由于精神痛苦使他们很难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日常活动,他们可能因此出现功能缺陷。可表现为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或二者兼而有之。 1.人格解体 患者指对自我的一种不真实感觉,患者不能觉察本人的精神活动或躯体的存在,丧失了一种“自我”的感觉。例如:有一位病人称“我脑子变的不是我自己的了”,没有“我”了,我的一切行动都不是表演而是真的,但我不是真正自己在行动。患者常诉述他的情感或内心体验变的疏远、陌生,不是他自己的,或已经丧失了。有的患者觉得他的情感或动作好像是别人的,或觉得他在演戏。有的或者体验到他的感觉已脱离了他的精神活动或躯体,好像是一位旁观者。有的患者体验到自己像一个机器人,像处于梦境之中。还有的患者诉述体验不到自己的情感,或感觉丧失了对自己精神或躯体的支配。或者知道这类体验是异常的,但持续出现.无法消除,感到痛苦。 2.现实解体 患者诉述周围环境或特定物体看起来很陌生、变了形、很平淡、毫无生气、枯燥无味,或觉得周围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戏。有的病人描述这种现象说,他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空隙,其间好似放置了一个玻璃屏幕,透过它去看世界感到周围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可伴有时间或空间的知觉改变。患者的上述体验如果呈发作,可伴有头昏、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会失去理智,或害怕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疾病检查:
本病的诊断取决于症状表现,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排除躯体疾病(如抽搐发作)、药物滥用以及罹患其他精神疾病的可能。特殊的接谈方法有助于医生明确患者存在的问题。
疾病治疗:
人格解体的治疗概要: 人格解体施行顺其自然这一原则性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放松法、呼吸控制法和意念法。进行自我防御较积极的方法是合理化方法、升华法、幽默法。药物治疗除针对焦虑、抑郁,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剂药物。 人格解体的详细治疗: 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困难,支持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向患者解释这类疾病属于功能性疾病,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加强自我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促进疾病的缓解,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森田疗法和催眠疗法可试用。动力学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催眠治疗均可获效,安定剂和抗抑郁药对部分病人可以取得一定效果。本病往往合并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者被后者所诱发,对此必须给予处理。任何与本病发作有关的应激亦必须与患者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顺其自然法 有趣的是在气功修炼中也会出现人格解体现象。气功修炼者会感受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感觉,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种世界似乎是一种非实体的存在。有些人练到这种境界后会感到惊慌失措,结果导致“走火入魔”。对付这种现象,气功中的应对技巧便是顺其自然。根据前面的病因分析,我们知道人格解体症的出现是个体的一种应急性防御措施,只要顺其自然,见怪不怪,个体内部很快会进行自我调节就能消除该症状。如果你一遇到人格解体症状出现便手忙脚乱,百般焦虑,这自然会加重症状。出现人格解体现象后,患者除了施行顺其自然这一原则性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放松法、呼吸控制法和意念法。 当患者在人格解体状态下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采用放松法进行调节。放松的方法有很多种。呼吸控制是与放松法相关联的一种呼吸训练,通常是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呼出,反复进行这个呼吸过程,可调节你的注意和情绪。意象法也有助于放松,它是通过想象使注意中心转移而达到放松目的。事实上,任何心理疾病的发生都是人的内部机制被动防御的结果。患者针锋相对地用此法进行心理调节,人格解体症状会慢慢得到缓解。 (二)自我精神分析法 我们知道主观的顺其自然态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患者做不到顺其自然,便会滑人恶性循环的泥潭,病症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有必要进行自我精神分析,寻找病因。患者应先回忆过去的历史,静下心来回忆,把自己的痛苦、经验一点点回忆出来,看看这些经验是不是导致目前病症的诱因。正如弗洛伊德经历过一次人格解体经验后对自己所作的精神分析一样。当患者能够从痛苦的回忆中找出病根,然后想法子治疗这种病根,那么人格解体即可治愈。自我精神分析的另一项任务是分析近来生活情况,分析自己近来的失败经验,以及自己采取的挽救方法。如果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你会发现在人格解体出现之前,已经埋伏了严重的诱因。正如前面的病因分析所述,人格解体是在前面许多防御方法失效以后的应急方法。如果前面的防御方法有效,人格解体便不会出现。 进行自我防御较积极的方法是合理化方法、升华法、幽默法。现实生活总是很难事事如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点阿Q精神,用合理化方法进行自我宽慰。像童话故事中那只聪明的狐狸,当吃不到葡萄时,便说葡萄是酸的,不吃它可以省得牙齿发酸,这样就可减少许多不满情绪。当人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时,力比多能量很可能会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解决的方法便是升华。你可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为自己制定富有创造性的成才计划,并一步步实行之。在平时生活中,你应该努力学习各种幽默技艺.,多与幽默的伙伴一起交往,多看幽默作品,多欣赏幽默艺术,多讲笑话,久而久之,你一般的苦恼便会随睿智的笑声自然地消解了。 药物治疗除针对焦虑、抑郁,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剂药物,氯氨平对有些病例有效,可试用。
预防预后:
人格解体神经症的病因概要: 人格解体作为一种原发性精神障碍,其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精神应激因素以及生理学和心理学有关,如战争、集中营等可导致精神紧张,较易出现这类症状。大多数学者都持这样的观点,即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御方法,与自我否定相关联,,当通常的压抑机制失效的时候,人格解体便可用作控制无法接受与容忍的冲动的应急措施。 人格解体神经症的详细解释: 1.生理学理论分析 早期的研究者大多喜欢生理学的解释。克利夏伯认为患者有一种“神经病素质”(Neuropathlic Diathesis),而病症发作是起因于神经中枢的功能性局部缺血。让内的观点更直截了当,他认为一个人要维持人格的完整,需要一种充足的神经能量,如果这种能量被消耗在别处.则会使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出现变异,从而导致人格解体。近来的研究比较注重药理学与神经生理学方面,以及容易致病的情境因素。潘菲尔德与拉斯莫森证实,对大脑额叶皮质的电刺激可导致人格解体症状。此外,特殊药物的摄入以及感觉剥夺情境皆可导致人格解体症状。 2.心理学理论分析 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人格解体的中心症状一一疏远体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患者通过对外界及自身的疏远,达到了逃避由外界及自身激起的焦虑的目的。弗洛伊德说,做梦者发现自己刚才所做的噩梦是一场虚惊时,心中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舒畅感。弗洛伊德解释他的一次人格解体经验时认为,这是对内心深处与父亲作对的念头的心理防御反应。 较近的研究已把注意力转到自我认同障碍上来了。加可布森(Jacobsm)认为,当个体的自我否认由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冲动渲染自我形象时,个体便容易患人格解体症。最近,大多数学者都持这样的观点,即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御方法,与自我否定相关联,,当通常的压抑机制失效的时候,人格解体便可用作控制无法接受与容忍的冲动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