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什么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眼血循环障碍导致视神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眼病。中医称为“暴盲”。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好发于中老年人,常双眼受累,先后发病。 (2)突然视力下降。 2.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好发于老年人,多单眼发病。 (2)急性发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症状为突然视力下降。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又称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1)跟底检查:视乳头颜色变浅,边界模糊,呈灰白水肿.后期水肿消退后,视乳头的颜色在某一象限或上、下半苍白或全部苍白。 (2)视野检查:典型改变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可为象限盲或垂直半盲。 (3)眼底荧光造影:早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可见视乳头区域性低荧光或充盈迟缓,视乳头周围脉络膜血管充盈迟缓或缺损;后期病变区荧光素渗漏呈高荧光。 2.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目前尚缺乏病理证实,多为推测。 (1)视野检查: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检查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视野缺损。 (2)眼底检查:早期视乳头正常,发病后4~6周常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3)眼底荧光造影:一般正常。 鉴别诊断: (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与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等相鉴别。 (2)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与球后视神经炎、颅内肿瘤及视神经中毒性病等相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 1.全身治疗 (1)皮质类固醇药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口服泼尼松60~80mg,晨顿服,以后依病情减药或停服。 (2)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B12,肌苷等。 (3)血管扩张剂:地巴唑,烟酸等。 (4)前部缺血性病变,口服醋氮酰胺0.25g,每日2~3次。 2.局部治疗 地塞米松5mg.球后注射,或25mg/ml泼尼龙0.5ml,球后注射。 3.中医认为视神经属足厥阴肝,故视神经病变多与肝有关,治之多从肝着手,补肝、平肝、疏肝为本病治疗的三大法则。证属肝郁气滞者,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利水,方宗逍遥散合四苓散加减,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用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猪苓、泽泻、丹参等;证属肝阳上亢者,治宜平肝潜阳,活血利水,方宗菊花钩藤饮合四苓散加减,药用珍珠母、钩藤、菊花、川芎、生牡蛎、黄芩、白蒺藜、白芍、夜交藤、茯苓、猪苓、泽泻等;证属气虚血瘀者,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方宗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白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甘草等。
预防预后:
【病因】 1.血管退行性改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血管性疾病,致视神经血管变细或阻塞。 2.其他 (1)血管进行性炎性闭塞。 (2)血液成分黏稠度增加。 (3)血压过低,如大失血或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