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胶质瘤
什么是丘脑胶质瘤?
丘脑占神经轴的体积不到2%,所以起源于该部位的肿瘤软少。丘脑肿瘤以胶质瘤多见,且以低级别为主,由于位置深在且毗邻重要功能区,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丘脑胶质瘤是一种具有独特解剖结构和临床过程的疾病,多呈膨胀性生长,其周边为脑实质核团,肿瘤界限一般比较清晰。好发部位包括丘脑前上部和后结节。肿瘤可沿传导束,室管膜下走行或在脑室内传播。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丘脑肿瘤位置深在,其症状是由于匠脑本身结构受损或邻近结构受破坏所致。病人一般隐袭性起病,病程相对较长,首发症状常为头痛,以后逐渐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早期肿瘤只对周围脑组织起分离,压迫作用,以后随着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如沿脑室壁向下侵及脑干或经中间块波及对侧丘脑时,病人才出现各种类型的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1.高颅压症状 由于肿瘤本身的占位效应和(或)对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或导水管的压迫造成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多数病人早期即可出现此症状,部分病人则成为惟一的临床表现。 2.限局性损害症状 (1)丘脑综合征:丘脑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的压迫,使丘脑膝状动脉闭塞。进而影响丘脑外侧核的后下部、内囊后肢、外侧膝状体内侧、内侧膝状体外侧的功能所致。其典型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病变对侧肢体轻瘫;病变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同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病变侧肢体舞蹈样或指划运动。临床上丘脑星形细胞瘤很少出现以上典型表现,往往只表现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症状。 (2)丘脑性三偏症状: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同向性偏盲。 ①感觉障碍出现比较早,一般从病变对侧的某一部分开始,逐渐扩展到半侧躯体,深感觉障碍较浅感觉障碍发生的早且明显。深感觉障碍往往表现为共济失调和皮质觉缺失,某些病人还可表现出肢体失认症,即不能觉察自身肢体已存在偏瘫。浅感觉障碍则以肢体远端的触觉、痛觉减退更为明显。 ②偏瘫:丘脑肿瘤向外发展,影响内囊时,可表现为对侧肢体的不全偏瘫。 ③同向性偏盲;肿瘤浸及丘脑枕时常可表现为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而当肿瘤影响四叠体时,病人则出现瞳孔不等大、双眼不能上视、耳鸣、听力障碍等。 (3)精神症状:肿瘤向丘脑前内侧发展可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主要表现为情绪多变、精神呆滞、嗜睡、欣快、激动等。 (4)共济失调:小脑-红核一丘脑系统损害时,病人出现共济失调。 (5)不自主运动:为肿瘤侵及锥体外系统结构(基底核等)所致。病人表现为手足徐动、震颤麻痹样运动或肌强直等。 (6)内分泌症状:当肿瘤侵及丘脑下部时病人可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主要表现为肥胖、嗜睡、尿崩症等。 (7)其他较少见的症状:如精神运动反射消失——病人哭笑时病变对侧颜面下部呈面具状,做随意运动时面肌又能收缩。另外,少数病人还可出现癫痫发作。 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神经胶质瘤,头痛。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1.脑血管造影 目前已很少单纯用于此病的诊断,但在鉴别诊断时可涉及此项检查。造影结果可显示出轻、中度的脑积水征象。正位相可见大脑前动脉轻度向对侧移动,豆纹动脉明显向外移动且相互靠拢,侧位相则见到脉络膜前动脉受压下移。 2.头颅CT和MRI 丘脑星形细胞瘤常为I~Ⅱ级肿瘤,MRI影像上肿瘤表现为长Tl、T2信号,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较轻;Tl及T2加权像上肿瘤则呈高信号,GD—DTPA对比无明显增强。头颅MRI对丘脑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优于CT。结合Tl、T2像及相应的加权像,往往可发现CT难以检出的低恶性度星形细胞瘤。 3.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另外随着新的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确定肿瘤的性质。通过磁共振纤维束成像DTl技术了解神经纤维的走行,观察神经显微受肿瘤影响后移位的方向,从而进一步确定手术入路,避免在手术时横向切断神经纤维。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生殖细胞瘤 多见于松果体以及鞍区,基底节以及丘脑少见。丘脑生殖细胞瘤几乎都见于青少年男性。影像学上形态不整,信号不均匀,囊变,坏死和出血较常见,瘤旁水肿较轻,增强扫描见病灶为斑片样和斑块样强化。试验性放疗有助于诊断。首选放射治疗,辅助化疗可以降低放疗剂量,提高病人生存时间。 2.恶性畸胎瘤 少见干丘脑,肿瘤很少含有脂肪以及钙化成分。T1多呈不规则低信号影,T2为非均匀高信号影,瘤旁水肿明显呈“花环”样增强。 3.神经节细胞瘤 丘脑罕见且有独特的影像表现。Tl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其内可见小灶性低信号影。T2显示为等信号,其内小灶性高信号。无瘤旁水肿,肿瘤无增强,但内部的小病灶明显增强。
疾病治疗:
丘脑胶质瘤的治疗概要: 丘脑胶质瘤一般通过头CT,特别是MRI来确诊。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化疗等是丘脑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以此为进一步的放射治疗、化疗创造条件。 丘脑胶质瘤的详细治疗: 治疗: 1.手术前评估:颅内压增高病人如出现“两偏”或“三偏”症状及共济失调、精神障碍等表现时应考虑发生丘脑肿瘤的可能性,一般通过头CT,特别是MRI来确诊,另外,手术前应与胶质母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约占丘脑肿瘤的l/3。病人病史一般较短。肿瘤生长快,病人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CT显示肿瘤呈稍高或混杂密度影,占位征象明显,瘤周水肿严重;MRI在Tl加权像上呈长T1低信号,T2加权像上肿瘤贝屿!明显的高信号。少枝胶质细胞瘤生长缓慢,病史一般较长。病史中常有癫痫发生。肿瘤多见于额叶;颅骨x线片可见丘脑钙化斑。CT可见肿瘤部位有钙化。据此,该肿瘤即可基本确诊。MRI影像对钙化显示差,对少枝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不如CT。 2.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化疗等是丘脑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治疗在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支持下,使丘脑肿瘤可以基本做到全切或近全切除。由于内囊在肿瘤的外上方,它在此界面上对肿瘤的扩展起一定的屏障作用,所以手术时肿瘤在内囊处一般可有一个相对明显的边界。手术可取侧脑室额角造口或经颞部入路,术中要避开内囊,不要损伤正常丘脑组织,特别是对具有囊变的星形细胞瘤,要力争全切,对确实不能全切者可行去骨瓣减压。以此为进一步的放射治疗、化疗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