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延性昏迷
什么是迁延性昏迷?
迁延性昏迷是指病人伤后长期处于昏迷状态(持续3个月以上),失去对外界的正常反应,是由于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持续颅内压增高引起严重的脑皮质缺血,缺氧,广泛而较重的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复苏不及时而引起。由于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昏迷状态,更有人称之为“寻求命名综合征”。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伤后病人初期为深昏迷,强痛刺激时出现四肢伸直反应,呈去皮质强直状态,其后1~2个月后疼痛刺激时,逐渐出现睁眼动作,继而可有本能的自发睁眼,或有漫无目的的眼球游动,但不能遵嘱活动,对语言毫无反应,与此同时,原有的去皮质强直随之消失,逐渐对痛刺激有缓慢的肢体回缩反应,且肌张力仍较强,并常有强握,吸吮,磨牙和咀嚼等动作出现,病人有明显的醒觉和睡眠节律,对外界环境漠不关心,有时眼球可以追随人或物的移动,但缺乏有目的的动作,不能自动调整不适的卧姿,也不主动索食,检查四肢肌张力较高,双上肢多呈屈曲状态,被动强伸时可有痛苦表情,偶尔呻吟,双下肢内旋,内收,置于伸位或屈位,双足跖屈,浅反射检查腹壁反射消失,但往往提睾反射尚存,角膜反射,瞳孔光反应,吞咽及咳嗽反射均存在。
疾病检查:
诊断: 诊断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长于3个月昏迷及脑电图和CT,MRI改变。 迁延性昏迷的诊断主要依靠其特有的临床征象,同时,应结合伤情,昏迷时间及辅助性检查以便确诊,这类病人的脑电图检查常为重度异常,CT和MRI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鉴别: 1.闭锁综合征 又称去传出状态,因头颈部损伤累及脑干或椎-基底动脉而致,又称假昏迷或脑桥腹侧部综合征,病人意识清楚,能通过眼球运动与外界交流沟通,能够对语言有反应,可遵嘱运动眼球,而属于植物状态的病人则无意识,不能与人沟通,更不能遵嘱睁眼,闭眼,有时在外伤后急性期,如果病人因脑干损伤仍处于昏迷状态时,二者较难区别;不过,当病情逐渐好转时,其恢复过程总是意识在先,即意识虽已恢复但不能运动,丧失张口,吞咽及哭笑活动,呈缄默不语,四肢软瘫的状态。 2.外伤后脑积水 伤后持续昏迷,脑外伤后脑积水均伴有显著的颅内压增高,经脑室穿刺引流或脑室体外引流及分流术后,病情迅即好转,CT扫描可见脑室扩大但脑沟及脑池不增宽,且脑室周围有间质性水肿带,可资区别。 3.脑死亡 脑死亡病人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无自主呼吸,肌肉松弛,体温下降,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消失,脑电图呈静息电位,据此可以做出鉴别。
疾病治疗:
对迁延性昏迷主要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尚无治疗良策。 首先是加强颅脑外伤初期的处理,尽早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的脑缺血、缺氧,及时排除颅内血肿,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其二,及时给予促神经营养和代谢活化剂或苏醒剂。 其三,为改善脑血液供应和提高氧含量,可行高压氧舱,紫外线辐射和充氧血液输入,颈动脉含氧血或人造氧碳血注入,颈动脉周围封闭等治疗。
预防预后:
患者多为重型脑损伤后持续昏迷不醒,或因原发性脑干损伤过重,或有颅内出血,因脑疝造成继发性脑干损害,或属持续颅内高压引起严重脑缺血,缺氧,甚或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而行复苏,经抢救之后,虽然病情渐趋稳定,颅内压亦恢复正常,但意识却处于长期昏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