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痹
什么是皮痹?
皮痹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组织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本病的特点是皮肤肿胀、硬化,后期发生萎缩。临床上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种类型。前者损害局限于皮肤.后者除皮肤外,还常累及肺、胃肠、心、肾等内脏器官。童性多见.病程呈慢性经过。《诸病源候论·风痹候》:“秋遇痹者为皮痹.则皮肤_无所知,皮痹不已,又遇邪,则移人于肺,其状气奔痛。”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硬皮病。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一)局限性皮痹 慢性起病,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不伴全身症状,预后较好。 1.斑状损害(斑状硬皮病、硬斑病) 较常见。可发生于身体各处,皮损单发或多发,初起为淡红色略带水肿之斑块,境界清楚.以后逐渐硬化,表面光亮呈蜡样光泽,久之局部发生萎缩,呈羊度纸样,表而色素加深或色素脱失,其上毛发脱落,干燥无汗。 2.带状、线状损害(带状、线状硬皮病) 好发于前额、四肢,皮损呈带状、刀砍状硬化萎缩凹陷,其上头发脱落。 3.点状损害 少见。好发于躯干部,为多个白色或象牙色圆形斑点,质硬,后期质变软。 (二)系统性皮痹 临床分为肢端型和弥漫型两种。皮肤病变均为早期水肿、继而硬化、晚期萎缩。 1.肢端型系统性皮痹 约占系统性皮痹95%左右,病程较缓慢,预后相对较好。 (1)前驱症状:90%患者有雷诺现象,还可有关节痛、不规则发热、体重减轻等。 (2)皮损特点:手和面部最早受累最有特征。早期应肤肿胀,有紧绷感;渐发展至皮肤硬化,表面光滑,不易捏起;最后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肌肉萎缩。受损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毛发脱落及皮脂缺乏。病变逐渐向前臂、颈部、躯干发展。 癫痫的面部损害为“假面具脸”。即面部弥漫性色素沉着,皮肤绷紧变薄,皱纹消失,缺乏表情,鼻部尖细,嘴唇变薄,口周有放射状沟纹,张口困难:手部损害为手指僵硬,不能弯曲,形如腊肠样或呈爪形,指端可有点状坏死。 (3)骨关节及肌肉损害: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肌无力和肌痛,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骨质吸收可出现指趾变短、牙齿松动等。 (4)内脏损害:消化道受累表现为吞咽困难、吸收不良、脂肪泻等。呼吸系统受累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及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等。心脏受累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心功能不全等。肾脏受累时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尿毒症。其他有末梢神经炎、多汗、肌肉疼痛、贫血等。 2.弥漫型系统性皮痹 占系统性皮痹的5%,一开始即为全身弥漫性硬化。无雷诺现象及肢端硬化。病情进展迅速,常在两年内全身皮肤和内脏广泛硬化,预后差。 3.CREST综合征 为肢端型系统性皮痹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以下五种临床表现组成:皮肤钙化、雷诺现象、食管功能异常,肢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此型患者较少发生肾脏和肺部损害,预后较好。
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抗桉抗体(ANA)多为核仁型;抗scl一70抗体特异性强,可作为系统性皮痹的标志抗体;抗着丝点抗体为CREST综合征的标志抗体;伴发雷诺现象者常可检出抗U1RNP抗体。 2. γ球蛋白升高,冷球蛋白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等免疫学异常。 3.还可有贫血.血沉增快等。 4.组织病理检查:病变主要发生在血管和胶原纤维。早期真皮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肿胀和均质化;逐渐胶原纤维增生肥厚,排列致密,真皮和皮下组织小血管内膜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减少或消失。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局限性应痹:局限性皮肤浮肿硬化,病变活动期周围有淡红色晕;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 (2)系统性虚痹:雷诺现象,手指肿胀、僵硬,假面具脸,结合全身症状和实验室检在诊断。 2.鉴别诊断 (1)硬化萎缩性苔藓:与局限性皮痹鉴别。为白色发亮扁平丘咎,大小不一,群集成片,互相不融合,表面有毛囊性黑色角质栓,逐渐出现皮肤萎缩。 (2)肌痹(皮肌炎):与系统性皮痹鉴别。皮肤红斑水肿,以眼眶周围紫红斑为特征,四肢近端肌痛,肌无力,无皮肤硬化。部分患者伴有恶性肿瘤。 (3)成人硬肿病:与系统性皮痹鉴别。常发生于感染、发热性疾病后,表现为颈部皮肤深层呈实质性木质样硬肿,渐延及面、躯干及臀部,无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变化、萎缩及雷诺现象等,有自限性,常在1-2年内消退。
疾病治疗:
一、内治疗法 (一)辨证论治 1.寒湿阻滞证 证候:多见于局限性硬皮病。皮损呈片状、条状,实质性肿胀,触之坚硬,表面蜡样光泽,手捏不起,渐有萎缩,色素加深或脱失,手足发凉,遇风寒湿冷诸症加重;舌质淡或暗,苔薄白,脉沉缓或迟。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若皮损周围有淡红色晕,加忍冬藤、赤芍。 2.脾肾阳虚证 证候:多见于系统性硬皮病。初起肢端发凉,苍白青紫,皮肤肿胀,逐渐硬化萎缩,口唇缩小,表情淡漠;伴有关书疼痛,形寒肢冷,腰酸乏力,胸闷短气,腹胀纳呆,毛发脱落,大便溏泻,遗精阳痿或月经紊乱;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健脾通络。 方药:肾气丸合阳和汤加碱。大便溏泄者,合附子理中汤;伴胸闷气短,咳喘者,加瓜萎、薤白、葶苈子、苏子;骨节僵硬疼痛者,加威灵仙、秦艽、乌蛇。 3.血瘀经脉证 证候:病程较长,皮肤板硬,肤色暗褐,麻木不仁,或萎缩凹陷,肢端冰凉青紫.关节肿痛;伴面色晦暗,唇紫,口干不饮,心悸气短;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苔白,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皮肤硬化萎缩者,加鸡血藤、鬼箭羽、刘寄奴。 (二)中成药 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适用于皮痹血瘀经脉证。 川芎嗪注射液:理气活血化瘀。适用于皮痹血瘀经脉证。 积雪苷片:适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病等。治疗硬皮病,每次2~4片每日3次。 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阳和丸等均可辨证选择使用。 二、外治法 1.熏洗 用伸筋草洗方,或伸筋草、透骨草各30g,艾叶、细辛各15g,乳香、没药各6g,水煎,热溻或熏洗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20一30分钟。 2.按摩 用红灵酒,或红花60g。白酒250m1,浸泡7天后,取药酒按摩患处。 3.外涂药 积雪苷霜外涂并按摩患处,每日2次。 三、其它疗法 1.针刺疗法 取穴:①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阳池、中脘、关元;②大椎、肾俞、命门、脾俞、膏肓、中脘;③神阙、气海、关元、肺俞、阳池。三组穴轮流交替针刺。 2、灸法 局限性皮痹取皮损区,系统性皮痹取上述针刺穴位;用艾条悬灸,或隔药饼灸、隔姜片灸。 3.推拿 以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以及皮损部位的经络,循经按摩、点穴。每日1次。 4.西医治疗 (1)斑状硬皮病早期可静脉注射青霉素.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带状硬皮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2)系统性硬皮病早期病情进展快,皮肤肿胀,关节疼痛明显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能缓解急性水肿期的炎症,改善关节症状。一般用泼尼松20~45mg/d,病情控制后递减。 抗硬化治疗:秋水仙碱对于减轻皮肤硬化、缓解动脉痉挛有一定疗效,成人剂量为1mg/d。D一青霉胺可抑制胶原分子间的交联,抑制胶原合成,成人初始剂量为250mg/d,每2~4周后增加100mg,最大剂量1000mg/d。维持量为300~600 mg/d。 抗血管痉挛抗凝治疗:青诺现象明显者可选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唑林。以及前列腺素E1、抗栓酶、尿激酶等。
预防预后:
本病外因风寒湿邪侵袭。内因脾肾阳虚.气血失和所致。 1.气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以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2.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凝滞,痹阻经络,血瘀经脉而为病。 西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局限性硬度病可能与外伤或感染有关。系统性硬皮病可能与自身免疫、血管病变和胶原合成异常有关。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发病机制可能是在致病因子作用下真皮及内脏器官成纤维细胞活化,合成过多胶原.导致皮肤或内脏器官的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