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动脉炎
什么是颞动脉炎?
颞动脉炎为颅外肉芽肿性动脉炎,又称巨细胞颞动脉炎,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体液免疫因素有关,病理上以动脉全层的增生性炎性肉芽肿病变为特点。主要累及颞浅动脉、眼动脉及其他颅外动脉,颅内动脉通常不受累。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多在病初即有一侧或双侧颞部头痛,呈烧灼样或锤击样,可向远处放射,咀嚼、触摸面颊周围可使头痛加重,可伴有感觉过敏。因眼动脉受累可突发一侧或双侧逐渐加重或交替出现的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甚至失明,部分患者因眼肌运动神经受累而出现复视。其他症状和体征,如吞咽跛行、舌雷诺现象、周围神经病变、肌肉关节疼痛等亦可见到。
疾病检查:
【诊断步骤】 (一)病史采集要点 1.起病情况 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可有发热、乏力、厌食等前驱症状。 2.既往病史 可合并有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 (二)体格检查要点 1.生命体征 多无明显改变,有时两臂血压可不对称。 2.周围血管 可触及患侧颞浅动脉增粗、迂曲、搏动消失,或小硬结形成,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动脉变细、视网膜渗出,以及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等。 (三)门诊资料分析 贫血多见,血沉,C反应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常增高,血清蛋白电泳可显示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四)进一步检查项目 1.颞浅动脉超声多普勒/造影 可见动脉节段性狭窄或闭塞。 2.颞浅动脉活检 可发现动脉全层炎性肉芽肿痛变,血管壁见巨细胞浸润。 【诊断对策】 (一)诊断要点 中老年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颞部疼痛,视力障碍、发热、体重减轻和贫血等持续2周以上,体查见颞浅动脉迂曲、变粗和触痛,颞浅动脉超声多普勒/造影见动脉节段性狭窄或闭塞时可临床诊断。活检发现血管壁巨细胞浸润可确诊,但阴性者不能排除本病。 (二)鉴别诊断要点 本病应与三叉神经痛、非典型面痛、颞颌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疾病相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对策】 (一)治疗原则 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阻止病情进展。 (二)治疗计划 1.抑制免疫反应 常首选糖皮质激素,如急性期可使用地塞米松10 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或口服泼尼松50~60 mg/d,病情缓解后应继续维持数月至数年,维持量泼尼松5~10 mg/d。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或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病情快速进展或出现神经系统损害时,治疗期间应注意其副作用。 2.对症治疗 可给予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等神经营养药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早期充分地激素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应根据患者原发疾病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后糖皮质激素应逐渐减量,若在减量过程中又复发,可增加剂量或改用免疫抑制剂。 【病程观察及处理】 (一)病情观察要点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头痛、视力变化及是否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以随时调整治疗措施。 (二)疗效判断与处理 早期有效治疗后,头痛缓解、视力改善,无局灶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可继续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防止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