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
什么是脑外伤?
脑外伤是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脑外伤也是35岁以下男性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枪伤为第一位)。大约一半的严重脑外伤患者不能存活。脑损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这些特殊的局灶性症状有助于医生确定损伤部位。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一、轻微的脑外伤 可引起呕吐、面色苍白、易激惹或嗜睡,没有意识丧失或任何直接的神经系统体征。如果症状持续6小时以上或继续恶化,不管外伤是否严重,医生都应该进行评估并作进一步检查。 脑震荡是头部外伤之后立即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意识丧失。应该立即评估,因为这种神经功能障碍和意识丧失时间短暂。往往不能回忆外伤本身或事故前瞬间的事情,但常没有其他脑损伤的症状。 二、颅内出血和脑水肿。 脑外伤可引起脑挫裂伤、脑组织的撕裂伤或脑周围的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和脑水肿。比较常见的脑损害是弥漫(分布广泛的)的脑细胞的损伤。弥漫性脑损伤导致脑细胞肿胀,颅内压逐渐升高。结果,儿童可能丧失肌力或感觉,逐渐嗜睡或昏迷。这些症状暗示有严重的脑损伤,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害和难以恢复。脑水肿继续恶化,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结果使未受累组织被压向相反方向的颅骨,造成永久性损害或死亡。脑水肿的危险结果通常出现在外伤之后的最初48~72小时。 三、脑振荡综合症 脑振荡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30分钟内恢复。醒后病人对受伤当时情景和伤前片刻情况不能回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涣散,植物神经症状如皮肤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浅慢等。 四、颅骨骨折 如果发生颅骨骨折,大脑损害可能更严重。然而,经常出现有脑损伤而没有颅骨骨折,以及经常出现有颅骨骨折而没有脑损伤。骨折发生在颅后或颅底(底部)通常显示了碰撞的严重程度,因为颅骨的这部分是相当厚的。X线片检查或CT通常不能发现颅底骨折。然而,下面的症状暗示了这种骨折的类型: 1.脑脊液(保护脑组织的清澈液体)从鼻孔或耳道流出; 2.如果耳膜破裂血液积聚在中耳后或从耳道出血; 3.耳后淤血或眼周围淤血(熊猫眼); 4.血液积聚在颅窦里(仅仅能在X线片上看见)。
疾病检查:
在评价脑损伤患儿时,医生认为发生损伤的形式与产生的症状一样重要,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脑外伤病人送入医院后,医生护士会首先检查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当患者自主呼吸较差时可以使用呼吸机建立人工通气。接着需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记忆力及瞳孔大小和光反射等基本的脑干功能,检查患者的感觉(如针刺觉、温度觉)和四肢的运动功能。应特别注意意识情况、感觉和运动能力,所有异常动作和反射,眼、耳、脉搏、血压以及呼吸频率。为了进一步明确可能的脑损害,可以进行CT或MRI检查。颅骨平片只能确定有无颅骨骨折,对判断脑内损害情况毫无帮助。
疾病治疗:
医生通常使用药物以减轻脑水肿,也可以同时在颅骨上钻孔,置入测压计来监测治疗效果。对于凹陷性骨折,必须手术使骨折碎片复位和预防对大脑造成的进一步伤害。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心率以及血压的变化情况。医生也可通过反复地检查瞳孔,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迹象。通过观察了解感觉、肌力的变化,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发作情况。如果癫痫发作、持续呕吐、嗜睡增强,或在任何其他情形下病情恶化,可进行或重复进行头部CT检查。 无措施可能逆转已经发生的损害。然而,通过输入包含充足氧的血液到大脑,可以预防脑损害的进一步发生。立即治疗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尽可能使颅内压维持正常。至于硬膜外血肿,必须进行紧急手术来清除淤血,防止淤血压迫大脑,避免淤血造成对大脑的损害。经过恰当的治疗,大部分仅有单纯性硬膜外血肿的儿童,完全可以康复。硬膜下血肿也可能需要手术清除术。脑水肿是用颅内压监护仪进行检查,这种监护仪可以测定颅内的压力。引流管可插入脑室,以引流脑脊液并减轻颅内压。卧位时抬高头部可降低颅内压。另外,许多药物如甘露醇或呋喃苯胺酸,可以用来降低颅内压。 治疗癫痫发作,一般采用苯妥英。头部损伤之后若有癫痫发作,脑电图(EEG)检查将有助于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预防预后:
脑外伤病因概要: 脑外伤的病因有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挤压性损伤等直接暴力脑损伤;外力作用于头部以外身体部分,传递到颅底和其相邻的脑部而造成的脑损伤为间接暴力致伤。 脑外伤详细解析: 病因和病理生理 即使颅骨没有穿透,头外伤时大脑也难以避免损伤。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加速-减速损伤有时也称为对侧冲击伤。在儿童,脑外伤和脑外伤并发症在外伤性死亡中占有较高的百分比。老年人头伤后尤易引起大脑周围的出血(硬膜下出血),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的人也是外伤后硬膜下出血的高危人群。 1.直接暴力脑损伤 (1)加速性损伤:头部相对静止时被运动的物体击中,头部由静止状态转变为高速向前运动造成的脑损伤称为加速性脑损伤。见于头部被棍棒、坠落物击伤或交通事故中被撞伤等情况。 (2)减速性损伤:头部运动中突然碰到静止的物体而停止造成的脑损伤称为减速性损伤。见于跌倒或高处坠落伤时头部着地等情况。 (3)挤压性损伤:两个相对方向的暴力同时作用于头部形成挤压造成的脑损伤称为挤压性损伤。见于头部被车轮轧伤等。 临床受伤机制有时同存,诊断时应该综合考虑。 2.间接暴力造成的脑损伤 外力作用于头部以外身体部分,传递到颅底和其相邻的脑部而造成的脑损伤为间接暴力致伤。 (1)颅骨和脊柱连接处损伤:在高赴坠落伤中,如果病人双足或臀部着地,暴力可沿脊柱传递到枕骨基底部.造成枕骨大孔邻近颅底的骨折,导致延髓和上段颈髓的损伤,损伤严重时,因为相应生命中枢的破坏病人迅速死亡。 (2)挥鞭样损伤:运动物体突然从后方冲撞人体,病人头部先过度伸展,继而又向前过度屈曲,头颈部类似挥鞭样的运动.造成颅骨内面与脑表面的摩擦以及枕骨大孔与延髓、颈髓的摩擦,因而产生脑表面、延髓和颈髓的损伤。同时还可以造成颈椎的骨折和脱位,严重时病人呼吸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 3.老年病人特点 (1)轻度外伤可致严重后果:老年人外伤时保护性反应能力差,机体直激反应不足,轻微的外伤可以导致严重后果,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死亡率达51.2%~64.5%。 (2)颅骨骨折多见:老年人颅骨钙质沉着增加,弹性降低,当头部受到外伤时容易造成颅骨骨折,但由于老年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粘连较紧密。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少见。 (3)容易发生脑对冲伤和颅内血肿: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脑萎缩明显,脑在颅腔内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当头部受到减速性暴力作用时。脑相对于颅底的摩擦和撞击更为剧烈,导致严重而广泛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加之脑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增加,更容易形成对冲部位的硬膜下和脑内血肿,两者常常合并存在。另外,脑和颅骨的相对运动增加还容易引起桥静脉的撕裂,即使在轻微暴力的作用下,也可能发生,从而导致单纯性硬膜下血肿。 (4)合并症和并发症多见:老年病人常合并高血压、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肝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疾病,给手术治疗以及术后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控制造成困难。同时,各种并发症也更为多见。伤后由于意识障碍和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且不易控制,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伤后血压的波动可导致心肌缺血;脱水利尿药物的应用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使病情更加复杂。 4.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当时直接对脑造成的损害,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和原发性脑干损伤;继发性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一定时间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脑水肿和各种类型的颅内血肿,由于占位效应对脑形成压迫、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在原发脑损伤的基础上,加重对脑的损害,甚至出现脑疝,导致继发性的脑干损伤。 在治疗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继发性脑损伤,应积极预防处理,包括各种降颅压措施和手术清除血肿。老年病人由于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增大,对脑水肿和颅内血肿的耐受时间相对较长,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复查CT和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