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
什么是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是鼓膜穿孔、中耳持续性感染。急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尖锐物体外伤或气压突然改变、高温或化学药物烧灼伤均可使鼓膜穿孔。症状取决于鼓膜穿孔的位置。若鼓膜中央性穿孔(穿孔部位在鼓膜中央)时,慢性中耳炎可因鼻咽部感染或污水进入中耳后急性发作。治疗应用棉签或负压吸引清除外耳道及中耳分泌物,再用醋酸可的松滴耳。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症状取决于鼓膜穿孔的位置。若鼓膜中央性穿孔(穿孔部位在鼓膜中央)时,慢性中耳炎可因鼻咽部感染或污水进入中耳后急性发作。通常为细菌感染,有脓性分泌物;持续性炎症导致息肉形成,通过鼓膜穿孔处脱入外耳道。感染持续存在可破坏听小骨,慢性中耳炎的症状产生传导性听力损失。慢性中耳炎可引起鼓膜边缘性穿孔,发生传导性聋及恶臭的分泌物。边缘性穿孔更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内耳感染(迷路炎)、面瘫、颅内感染等。边缘性穿孔常伴有胆脂瘤形成(中耳上皮脱落聚积)。胆脂瘤破坏骨质,增加了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疾病检查:
单纯型:乳突X线摄片常为硬化型,而无骨质缺损破坏。 骨疡型: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慢性中耳炎的诊断伴有骨质缺损破坏。 胆脂瘤型:乳突X线摄片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区,边缘多浓密、整齐。
疾病治疗:
当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慢性中耳炎的治疗应用棉签或负压吸引清除外耳道及中耳分泌物,再用醋酸可的松滴耳。严重的急性发作应口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等,或根据感染细菌种类及药敏试验来选择抗生素。 鼓膜穿孔可通过鼓室成形术来修补。若有听骨链破坏亦可同时修复。胆脂瘤应通过外科手术去除。若胆脂瘤未去除,不能修复中耳结构。
预防预后:
1.急性期延误治疗和用药不当等。 2.乳突发育不良,病变发生后很难消散。 3.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和肺炎等,中耳粘膜急性坏死,炎症侵及鼓窦乳突,慢性中耳炎的病因尤其是继发于耐药性较大的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治疗非常困难。 4.鼻、咽部慢性疾病和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增殖体肥大等,炎性分泌物易于进入咽鼓管内,而且病变妨碍了咽口引流。 5.慢性周身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肺结核和肾炎等,机体抵抗力减弱。 6.患有过敏性疾病,慢性中耳炎的病因如上呼吸道粘膜变态反应性水肿、渗出,累及咽鼓管和中耳。 7.上鼓室发生胆脂瘤、听骨坏死或鼓室外侧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