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什么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指肾小球及肾小管周围的慢性间质炎症损害。为慢性感染和全身性疾病的影响。临床特点为无菌性脓尿,重症可出现急性肾衰竭。临床上治疗原则为对症处理,除去诱因,解除梗阻,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同其他慢性肾疾病相同,必要时慢性透析,择期肾移植。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1.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病的早期,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也可有多饮多尿,夜尿、体重下降、乏力、苍白、轻度水肿,后期可无水肿。 2.无菌性脓尿为本病特点。尿蛋白多轻微,低于1g/24h,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尿NAG酶及AAP酶浓度升高。 3.肾乳头坏死可见突发肉眼血尿、肾绞痛。 4.重症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5.肾外表现:①消化道症状;②精神、神经症状;③早衰表现。
疾病检查: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诊断: (1)有长期滥用镇痛药史,累计量超过1~2kg。 (2)有间质性肾炎与肾乳头坏死的表现,尿中发现脱落的坏死肾乳头组织,静脉肾盂造影示肾乳头坏死的环状影。 (3)肾活检呈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炎症伴肾小球硬化。 (4)根据以上临床特征及化验特征,尤其当出现以下病况时应考虑慢性TIN:①长期尿路梗阻;②肾小管功能不全;③肾功能不全又无高血压;④轻度蛋白尿,尿β2-MG增高,确诊可行肾活检。 鉴别诊断: (1)慢性肾小球肾炎:①相同处,可有蛋白尿、肾功能不全;②不同处,慢性肾炎早期即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量较大,且为肾小球性,肾功能不全在病程晚期方出现,静脉肾盂造影无异常。 (2)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损害:①相同处,可有肾小管损害,少量蛋白尿;②不同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损害无肾乳头坏死、消失。 (3)糖尿病肾病:①相同处,可有肾乳头坏死;②不同处,糖尿病肾病有糖尿病史,尿检以蛋白尿为主,多无脓尿。
疾病治疗: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 1.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停药、保护肾脏。临床上治疗原则为对症处理,除去诱因,解除梗阻,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同其他慢性肾疾病相同,必要时慢性透析,择期肾移植。 2.消除致病因子。 3.使用抗氧化剂。 4.保证液体人量,使尿量维持在2000ml/d,以降低药物在肾髓质浓度。 5.对症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若有感染用抗生素;若坏死组织阻塞尿路应解痉、镇痛、补液、利尿或手术;肾衰竭时透析或肾移植。
预防预后: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病因概要: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病因主要有6大方面:感染、药物毒素、免疫性疾病、血液病、代谢病、遗传病。其他如巴尔干肾病、特发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小动脉性肾硬化、动脉粥样栓塞肾病、放射性肾炎等均可引起本病。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详细解释: (1)感染:致病菌包括细菌、EB病毒、分枝杆菌、真菌等。 (2)药物毒素:如长期滥用止痛药及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等,是该病常见原因。 (3)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结节病、Wegener's肉芽肿、冷球蛋白血症、慢性异体肾移植排异等。 (4)血液病:如异常的蛋白血症、淋巴增生性疾病、轻链肾病、多发性骨髓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5)代谢病:如胱氨酸尿症、尿酸性肾病、低钾性肾病、糖尿病、淀粉样变性、高钙血症时肾内钙质沉着等可致本病。 (6)遗传病:如肾髓质海绵肾、肾髓质囊肿病、成人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可伴发该病。 (7)其他:如巴尔干肾病、特发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小动脉性肾硬化、动脉粥样栓塞肾病、放射性肾炎等均可引起本病。 发病机制: (1)感染因素。 (2)免疫因素。 (3)药物及毒物因素。 (4)肾小管高代谢。 (5)成纤维细胞加速肾小管的纤维化。 病理: 1.肾体积缩小、双肾皮质萎缩、切面可见灰黄色坏死乳头。 2.显微镜下可见肾间质弥漫分布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伴多灶性或弥漫性纤维化,肾小管弥漫性萎缩。 3.肾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 4.肾小球缺血性萎缩、小球周围纤维化。 5.肾乳头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易有钙化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