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氢中毒
什么是磷化氢中毒?
磷化氢属高毒类化合物,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与细胞中一SH和一S基酶作用,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引起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损害。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磷化氢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24 h以内,偶有长达2~3 d。 早期主要是轻度的全身中毒和上呼吸道损害表现,出现头昏、头痛、乏力、畏寒、发热、咽喉痛、咳嗽、咽部充血水肿等,易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呼吸系统:毒物损害到支气管,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气喘、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毒物损害肺组织时,出现咳血痰、呼吸困难、两肺湿罗音,易误诊为肺炎。 (2)心脏损害:心血管症状为早期低血压、心动过缓,常见心肌损害,心电图表现为ST下降、ST抬高、T波政变及QRS波增宽,心律不齐和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显示50%的患者在最切1~4 d左心室和室间隔运动减弱,心排出量减少,CK—MB和LDH水平升高。 (3)误服磷化物中毒后胃肠道症状明显,也可出现呼吸急促,心悸、头晕、乏力等,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消化道磷化氧中毒者肝、肾、电解质紊乱等发生明显。 (4)其他表现:肝区疼痛、B超检查可出现肝肿大,肝功异常,转氨酶及胆红素异常;肾脏损害时可有腰痛,尿蛋白阳性。
疾病治疗:
治疗 及早撤离有毒环境。高压氧吸入对迅速纠正细胞内代谢起重要作用。NaHCO3雾化吸入可中和磷化氢,减轻磷化氢对呼吸道黏膜的腐蚀性。阿拓莫兰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于贫血、中毒、组织炎症造成的全身或局部低氧血症患者可减轻组织损伤,促进修复。果糖二磷酸钠能减轻机体因缺血缺氧造成的损害,尤其是对心脏更具保护作用。
预防预后:
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与细胞中一SH和一S基酶作用,导致细胞代谢障碍。误服磷化物(磷化锌、磷化铝、磷化钙等)也可导致磷化氢中毒,这些磷化物在胃内胃酸的作用下生成磷化氢,由胃肠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