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白血病反应
什么是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是指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出现幼稚白细胞及白细胞数显著增高,少数患者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表现为周围血中自细胞显著增多(可达50×10^9/L以上),并有幼稚细胞出现。本病最多见于某些细菌和病毒的严重感染,亦常出现于恶性肿瘤广泛播散,急性溶血及某些药物反应。本病以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其治疗和预后取决于引起该反应的基本疾病,如果这些基本病是可以治愈的,则类白血病反应也会消失。其预后取决于原发病,与类白血病反应本身无关。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分型及表现 类白血病反应可见于多种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如重度的全身感染、某些过敏性疾病、严重创伤、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体征。 1.中性粒细胞型LR 多见于严重细菌感染,播散性结核、淋巴瘤、实体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类风湿,重金属和药物中毒,妊娠中晚期。幼稚细胞比例一般较低。 2.淋巴细胞型LR 多见于婴幼儿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疱疹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粟粒性结核、肝炎、输血后综合征等。 3.单核细胞型LR 常见于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纵隔肿瘤、痢疾、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术后。 4.嗜酸性粒细胞型LR 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加,以成熟型细胞为主。骨髓象原始细胞不增多,无嗜酸粒细胞形态异常及Ph染色体。常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等。 5.红白血病型LR 最常见于溶血性贫血。 6.浆细胞型LR 白细胞增高,外周血中的浆细胞分类计数增高,常>5%,同时可见幼稚浆细胞,同时有中性粒细胞左移,单核细胞相应增多,骨髓象示浆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但<20%。临床较少见。 7.白细胞不增多型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计数不增多,但血象中出现幼稚血细胞。
疾病检查:
诊断思路 一般根据病史等可追查出病因,加上详细的体格检查及血液学方面的检查,确诊不难。 (一)病因 1.询问病史 (1)是否有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 (2)是否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结节病等)及肿瘤性疾病(肾脏肿瘤、白血病等)。 (3)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索、氯化锂等药物。 (4)有无严重烧伤、挤压伤、电击伤;中毒;急性溶血或大量失血;是否处于骨髓抑制恢复期等。 2.体格检查 依原发病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故主要为原发病的相应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涂片 白细胞总数高达50×l09/L~100×10^9/L,但超过100×10^9/L者罕见。少数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甚至降低,但血涂片内可显示核左移,可见一定数量的中、晚幼粒细胞,甚至原粒和早幼粒细胞。此外,极少数病例显示绝对性单核细胞增多(等于或超过1×10^9/L),即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肉芽肿病时)。一般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现象。 2.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和骨髓切片病理组织学检查 (1)骨髓细胞学形态:有严重细菌感染的LKR患者,骨髓涂片示粒系增生异常活跃的同时伴显著的中毒性改变。成熟中性粒细胞内易见中毒性颗粒、空泡变性和杜尔(Dohle)小体,伴明显的核左移,粒系前体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不增多。红系细胞正常或轻度受抑制。幼红细胞铁颗粒减少,但慢性感染时铁储量增加。当外周血小板增多时,骨髓象内巨核细胞数亦可增多。在重症感染患者中,骨髓象内示巨噬细胞增多的同时,常可伴明显的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在与结核感染相关的LKR,骨髓涂片内常示储铁增多和巨噬细胞增多,且易检出噬血细胞现象,使用抗酸染色(Zieh1一Neelsen)等特殊染色易检出结核杆菌。 (2)骨髓切片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增生活跃:切片显示增生活跃或异常活跃;脂肪细胞减少;粒系细胞/红系细胞的比值增高,但一般达不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所见水平。 2)粒系细胞:主要以粒系细胞增生为主,并明显“左移”,前体细胞(中幼与早幼细胞)数增多。但粒系细胞发育与成熟仍然有序,切片正常结构与排列仍保持良好,原始与早幼粒细胞的正常小梁旁定位不变。 3)红系细胞:红系细胞正常或轻度受抑制,定位无异。 4)巨核细胞: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但形态与定位无明显异常,易见“裸核”形巨核细胞。 5)浆细胞:慢性感染时网状浆细胞示增多。但由于此种浆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质量高,不易被抽出,故涂片内的浆细胞数常不增多。切片内偶见双核型浆细胞。 6)骨髓基质改变:感染相关的骨髓基质改变尚有静脉窦增多,出现胶状变性区,慢性感染时局灶性网状纤维增多亦易见。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测定。 4.细胞遗传学检查(尤其是Ph染色体)。 5.分子遗传学(BCR/ABL融合基因)检查。 6.与基础疾病相关的各种检查。 鉴别诊断 类白血病反应多有明确诱因,但当原发病较隐蔽时,应注意鉴别。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鉴别要点:①前者血液内原始与早幼粒细胞缺乏或极罕见,白细胞计数罕有超过100xlO9/L,而后者白细胞计数常更高;②慢粒慢性期骨髓切片增生度可高达100%,小梁旁脂肪细胞常消失,伴以粒系细胞/红系细胞的比值增高,可高达(10~20):1;LKR达不到这一水平;③慢粒慢性期巨核细胞不仅显著增多.且多形性变明显,易见微巨核,骨髓切片内巨核细胞常形成小簇,此种改变不可能在LKR时出现;④LKR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而慢粒慢性期降低;⑤LKR时无嗜碱粒细胞增多现象;⑥LKR时可见中毒性颗粒,慢粒时无;⑦Ph染色体、棱型分析或BCR/ABL融合基因的印迹检测有助于慢粒与LKR间的鉴别;⑧Gomori染色网状纤维增生在慢粒时常见,有助于与LKR间的鉴别。 (二)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1.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即Ph染邑体(或)ABL-Ph(或)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慢粒。鉴别要点:①多数LKR病例血液白细胞总数常超过50×10^9/L;反之,多数不典型慢粒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②不典型慢粒时常伴显著的粒系细胞病态造血,甚至多系血细胞病态,而LKR则否;③LKR时中性粒细胞可出现中毒性变化,而不典型慢粒时则否;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LKR时升高,而不典型慢粒时正常或降低;⑤下典型慢粒时骨髓切片示巨核细胞增多,多形核明显,易检出巨核细胞集簇,在LKR时不出现;⑥不典型慢粒有轻至中度网状纤维增多,而LKR时呈阴性反应。 2.慢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在少数严重慢性感染以及肉芽肿病时,患者可显示绝对性巨核细胞增多(等于或超过1×10^9/L),需与慢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鉴别。因严重感染时中毒性改变常不明显,对伴明显感染和巨核细胞增多的病例,诊断慢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须慎重,除非有:①骨髓显示明显髓系或多系病态造血的证据;②脏器存在白血病细胞浸润现象;③骨髓象内检出赘生性单核系前体细胞,并需经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表型(CDl4、CD64、CD68)的检测证实;④Gomori染色常示网状纤维增多,少数合并骨髓纤维化。 3.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小于5岁儿童的LKR须注意与该病进行鉴别。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婴幼儿期兼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双重特性的混合型髓细胞系肿瘤。鉴别要点:①临床有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疹;②外周血单核细胞>l×10^9/L;③红细胞逆转至胎儿造血的反祖特点,诸如胎儿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和红细胞碳酸酐酶浓度下降,④Ph染色体(一),BCR-ABL(一),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可为单体7、三体8和7号染色体异常;⑤骨髓内幼稚和异常单棱细胞以及红系前体细胞增生,红系细胞生成异常,表现为胎儿血红蛋白升高,以及红细胞l类抗原表达降低;骨髓切片内异常单核细胞弥漫性或间质型浸润;Gomori染色示网状纤维增生(+~++),这些在LKR时看不到,可兹鉴别。由Epstein Barr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人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LKR常易与该病混淆,应进行病毒检测。 (三)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与LKR两者均是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出现中毒性或类中毒性颗粒,且两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增高,故需注意进行鉴别。与LKR不同,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无发热和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疾病进展缓慢,常伴肝、脾肿大。约20%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病程中常与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和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等并发。多数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核型正常,仅约10%病例伴克隆性核组型异常,包括+8、+9、+21、del(20q)和del(11q),另有少数骨髓培养细胞经X线灭活多态性分析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证明其中性和嗜酸粒细胞属克隆性,而淋巴单核细胞及红系细胞则呈非克隆性。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属老年病,青少年期罕见。临床上,慢性中性粒细白血病的诊断需在LKR所有可能原因均经排除后才能考虑,必要时定期随访。 (三)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易出现类白血病反应,恶性肿瘤骨(髓)转移骨髓涂片可见非血液系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多呈灶性分布,可能需要多次骨髓检查。肿瘤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可缓解。 (四)隐匿感染 某些特殊感染,类白血病的血液学改变可能很明显,但感染的相关临床表现不明显,如化脓性胆管炎、早期肝脓肿、肾周围脓肿早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手术后的慢性感染,当临床诊断有疑问时,不要放弃不典型常见病的可能性。
疾病治疗:
治疗 类白血病反应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抗感染、治疗肿瘤、控制溶血、解毒等,同时加强支持、对症治疗。 治疗与预后 类白血病反应预后一般较好,预后主要由原发性疾病决定。原发病去除后,血象异常即恢复正常。
预防预后:
类白血病反应病因概要: 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病因,有严重的感染、中毒、恶性肿瘤、急性失血与溶血等;类白血病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淋巴细胞型、红白血病型、白细胞不增多型等。 类白血病反应详细解析: 发病原因 严重的感染、中毒、恶性肿瘤、急性失血与溶血、急性组织损伤、变态反应性疾病、电离辐射性疾病、妊娠、脾切除(含脾梗死)、应用G-CSF(GM-CSF)等。 分类: 类白血病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淋巴细胞型、红白血病型、白细胞不增多型等。常见的原因有: 1.感染 是最常见的原因,感染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分为以下几类: (1)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肺炎、脑膜炎、结核(主要为粟粒性结核、播散性结核、肺外结核)等重症传染病。 (2)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等。 (3)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结核、巨细胞病毒感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4)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寄生虫感染。 2.恶性肿瘤 多见于晚期肿瘤患者。肺和胃肠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转移到肝、骨髓后易发生类白血病反应。肿瘤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多属粒细胞型,并常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3.急性失血与溶血 任何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急性血管内溶血。 4.急性组织损伤 常见于严重外伤、大而积烧伤、心肌梗死、电休克等。 5.中毒 化学制品如汞、有机磷、苯、亚硝酸盐、~氧化碳等中毒。药物性如砷剂、解热镇痛药、磺胺药、肾上腺素、精皮质激素、锂盐等。 6.其他疾病 变态反应、尿毒症、酮症酸中毒、食物中毒、电离辐射疾病、脾切除术后、异常妊娠等。 发病机制 1.血管边缘池的白细胞向循环池大量转移骨髓中原粒、早幼粒及中幼粒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属骨髓分裂池。晚幼粒细胞不再分裂,发育成熟至分叶核细胞,积集于骨髓贮备池,有待释放至血中。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仅为循环池的粒细胞数。当边缘池中的白血病进入循环池时,可引起血象的变化。 2.骨髓贮存池释放白细胞量迅速增多 多由于严重的感染或感染引起,可能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增加有关。 3.白细胞生成增多 由细菌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各种集落刺激因子刺激祖细胞,促使迅速增生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