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肾动脉硬化
什么是老年肾动脉硬化?
肾动脉血管与全身其他动脉血管一样,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硬化性病变,肾动脉硬化后肾脏质地变硬,故也称为肾硬化。肾动脉硬化是指肾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粥样硬化,多发于50岁以上及伴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肾动脉硬化可累及一侧及双侧肾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造成一侧或双侧肾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使肾血流量减少引起缺血性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该病为进展性疾病,但不同病人进展程度差别很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长期保持稳定,而部分病人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肾动脉硬化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肾动脉狭窄、肾内血管多发性狭窄及胆同醇结晶栓塞有关。大部分病人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或急进性肾功能衰竭,少部分病人可元症状。 (1)顽固性高血压 与原发症高血压相比,肾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发病年龄更晚、高血压病史短,药物难以控制。 (2)慢性肾衰竭 当肾动脉狭窄使管壁直径减少50%以上时,肾血流量可显著降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被激活。血管紧张素Ⅱ不仅可引起高血压,而且可刺激细胞增生肥厚。血管壁及心室肥厚,引起肾小球进行性硬化。患者临床可无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需仔细观察并鉴别。 (3)无任何临床症状 小部分肾动脉硬化患者临床可无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需仔细观察并鉴别。 (4)肾小动脉胆固醇结晶拴塞 胆固醇结晶栓塞是指大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粥肿或粥样斑块中的胆固醇结晶脱落引起肾小动脉桂塞。该症多发生于造影或介入性治疗的数日到数周后,其症状较隐蔽,易被忽视。此症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不佳。
疾病检查:
诊断 大部分肾动脉硬化症发病比较隐匿,尤其在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其诊断比较困难。当有下述临床表现时应怀疑有此症并应采取进一步的检查:老年人有进展性的肾功能不全;尿检查无活动性尿沉渣;24h尿蛋白排出量小于1g;有高血压;存在周围血管病变。肾动脉造影是肾动脉硬化诊断的基本方法,一旦怀疑则应行此项检查。接肾动脉狭窄的程度可分为4级:I级,轻微病变,狭窄程度0%~25%;U级,轻应狭窄,26%~50%;Ⅲ级,中度狭窄,51%~75%;Ⅳ级。76%~100%。随病程迁延病变可呈进行性发展,由轻度发展至重度,甚至累及对侧动脉而致完全阻塞。
疾病治疗:
老年肾动脉硬化的治疗概要: 老年肾动脉硬化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并采取其他非透析支持疗法,必要时进行血透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外科重建血管术。经皮动脉成形术。 老年肾动脉硬化的详细治疗: 治疗 (一)对症支持治疗 当患者发生肾衰竭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并采取其他非透析支持疗法,必要时进行血透治疗。 (二)降压治疗 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各个脏器的功能,加重血管粥样硬化病变,故需要及时控制,肾动脉硬化高血压常为顽固性高血压,药物疗效较差。当患者接受介入性治疗有很大危险时再考虑药物治疗。仅用一种药物难以控制患者的血压,可根据病情选用多种药物联合。降压药虽可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血压,但并不能阻止肾动脉狭窄的发展。在合并缺血性肾病时,某种降压药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往往可加速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故肾动脉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患者应慎用ACEl,尤其是在利尿剂治疗,限制饮食中的Na+及由于呕吐、腹泻而丢失Na+时,使用ACEI的危障性则更大。 (三)降脂治疗 大多数肾动脉硬化患者伴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硬化。有关资料报道,33%肾动脉硬化患者存在心脏疾病,11%伴脑血管疾病,32%伴周围血管疾病。对肾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分析认为,年龄、冠状动脉疾病、充血性心衰和周围血管疾病为高危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肌酐并无意义。有效地控制血压及血肌酐水平亦不能控制肾动脉硬化的进展。而降低血脂可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 (四)外科重建血管术 外科重建血管术可直接处理硬化狭窄病变,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但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总结有关的研究报道显示:55%患者肾功能改善,6%的患者死亡。 (五)经皮动脉成形术 经皮动脉成形术亦可有效地重建病变血管,改善病情。总结有关的报道显示:43%患者肾功能改善,死亡率与外科手术相似(5%~6%)。 肾动脉硬化可进行性发展,不同病人其进展速度差别比较大,若不进行积极治疗,最终可导致双侧肾动脉阻塞致ESRD(晚期肾病)。经皮成形术和外科血管重建术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及改善肾功能,为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