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障碍
什么是老年人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随增龄而增加,估计65岁以上老年人中57%有睡眠障碍。随增龄,老年人睡眠的质和量逐渐下降.但对睡眠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只是睡眠的生理节律分布发生了变化,睡眠能力降低。虽然卧床时间长,但觉醒次数增多并时间延长。白天有意识打盹,以补充晚上的睡眠不足,总的睡眠时间不变。从睡眠结构上看,浅睡眠(即非快速动眼期)比例增多,深睡眠(即快速动眼期)比例减少。由于睡眠障碍,造成晚上不能安静入睡,长期应用催眠药,白天极度困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生活质量下降。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可使患者频繁起床而致摔伤,而接受精抻病药物者夜间摔伤的危险增加28倍,即使使用半衰期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也会引起摔伤。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有:早睡早醒、打盹、嗜睡以及特殊类型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不宁腿综合征(RLS)、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生理节律紊乱和失眠。65岁以上老年人中大部分患有两种以上睡眠障碍。其中24%为SAS,且大多数来做诊断,45%为PLMS,29%为失眠,19%为早醒,10%一20%为HLS,也有人认为,老年人失眠率最高,且特别容易发生慢性失眠。近年来备受关注睡眠相关的呼吸疾病,即SAS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37.5%),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由于呼吸气流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血症。导致心血管多种病理改变。进而引起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使组织缺血缺氧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增加老年人的死亡率。睡眠相关的呼吸疾病被认为是重要致死原因。
疾病检查:
但是,PLMS尚未被引起重视,一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资料研究发现,只有45%做出了PLMS的诊断。而RLS的诊断也往往被忽视,患者经常以失眠、焦虑、贫血或浮肿等主诉就诊,90%的患者主诉睡眠障碍,老年人RLS的患病率更高。这是两种与睡眠有关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RLS表现为睡前不可抑制的重复性运动下肢导致不能人睡,PLMS则是睡眠过程中下肢不自主快速、刻板地周期性屈曲,引起不断觉醒,又称夜间肌阵挛综合征,两者的发生随年龄而增加。有报道认为可能与纹状体中枢性多巴胺系统障碍、脑干一脊髓多巴胺系统障碍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对RLS起重要病理作用.也与腓肠肌小血管及血管周围炎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代谢异常或家族遗传等因素。
预防预后:
有研究认为,睡眠障碍是年龄本身的问题,衰老的结果。但是,Foley等研究发现,健康老人失眠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每年失眠率较高。在普通人群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失眠率新增5%,而健康老人只新增1%,无躯体和精神疾病的高龄老人失眠率也较低,故认为老年人睡眠障碍常见,但不是衰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