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龋齿
什么是老年人龋齿?
龋病(dental caries)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是牙硬组织慢性侵蚀破坏性疾病,以形成空洞为其重要特征,是老年人丧失牙齿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牙齿缺失,有几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44岁,牙齿缺失率为50%;第二个高峰为54岁,牙齿缺失率为74.2%;69岁牙齿缺失率高达89.5%,79岁时达最高峰,牙齿缺失率为94.8%。而牙齿的缺失是龋病对牙体硬组织的破坏和牙周病对牙周组织的破坏所造成的结果。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老年人慢性龋病或静止性龋病较多,由全身病而致的急性龋病者较少。老年人慢性龋病不同于成年健康人的慢性龋病,牙体硬组织破坏脱钙软化较快为其特点。由于严重的生理性牙体硬组织磨耗症,牙本质颌面釉质的磨损损失而露出,往往有明显的牙本质过敏。此外,老年龋病多疏于治疗而发展为深度龋,并有根尖感染,有时发展成急性颌骨炎症或颌周肌间隙感染。由于龋病所引起的根尖部炎症,有时可成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或病灶性感染的原因。严重龋病引起的咀嚼功能障碍,可以成为老年消化不良、胃肠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往往有多个牙齿受到龋病侵蚀而发展为晚期龋,成为残根残冠,特别是磨牙区对舌或颊黏膜的长期刺激,常可引起溃疡或该区域黏膜的癌症。 1.好发牙位与牙面 在乳牙列中以下颌第二乳磨牙患龋率最高,其他依次为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前牙、乳下前牙。在恒牙列中以下颌第一磨牙发病率最高,其他依次为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迟牙、上前牙。龋坏好发的牙面依次为咬面、邻面、颊面及牙颈部。 2.临床特点与分类 龋病的主要特征为牙冠部硬组织的慢性侵蚀破坏,形成空洞,最终导致牙髓感染,牙冠大部破坏,颌骨感染及多数牙齿的丧失。发病牙齿的顺序是:下颌第1磨牙、下颌第2磨牙、上颌第1磨牙、上颌第2磨牙、下颌第2双尖牙、上颌第2双尖牙:由于上下颌第1磨牙、第2磨牙出现较早,特别是第1磨牙6岁时已经出龈,故龋病易感者,首先上下颌第1磨牙受损害,至老年期,上下颌第1、2磨牙往往已经受到龋病损害,或者牙齿已丧失。于是出现老年人第l、2双尖牙龋病损害增多的趋势。 为了便于诊断和治疗,临床上龋病可分为5度:I度为牙釉质或牙骨质龋;Ⅱ度为牙本质浅龋;Ⅲ度为牙本质深龋;Ⅳ度为牙本质深龋已经引起牙髓炎、变性或坏死,此时可致根尖脓肿,颌骨骨膜或牙槽骨膜炎,而出现剧烈疼痛及红肿等症状;Ⅴ度为牙冠龋坏已达1/2以上,成为残冠或只剩下残根,此时牙髓大多坏死,根尖都有慢性炎症。 (1)浅龋,又称牙釉质龋或牙骨质龋,病变仅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此时患者无自觉症状。检查可见牙面因脱钙而失去光泽,呈白垩色,探诊时有粗糙感。初期沟窝龋临床上可表现为窝洞周围呈墨浸状,探针可插入沟底,如表层釉质崩解,可形成龋洞。 (2)中龋:又称牙本质浅龋。龋坏已由牙釉质或牙骨质层发展到牙本质浅层,临床上可发现牙齿上已有较深的龋洞,洞内有着色的软化牙本质,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但遇冷、热、酸、甜刺激时,可出现牙本质敏感症状,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 (3)深龋:又称牙本质深龋。龋坏已发展至牙本质深层,接近髓角或牙髓腔,形成很深的洞,但尚未引起牙髓的病变。患者对冷、热、酸、甜及机械刺激敏感,食物嵌入洞内可引起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可渐消失。无自发痛。 根据龋病发展的速度也可将龋病分为静止龋,慢性龋,急性龋。但脑床上不常用。
疾病检查:
诊断龋病系牙硬组织慢性侵蚀破坏性疾病,以形成空洞为其重要特征,诊断并不困难。但是老年龋病往往是邻面龋,有时不易发现,易误诊为牙本质过敏。有些牙齿的龋坏部位也可以发生判断上的错误,故应注意。 (一)病史采集要点 1.浅龋一般无主观症状,可能只在体检时发现,中龋或深龋对外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刺激时,有过敏反应。 2.龋病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这种受外界刺激的反应,可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1个月或几个月。 3.这种刺激的反应随时间变化,渐渐加重。 4.龋损的牙体硬组织可能因咀嚼时崩裂,这时患者来就诊。 5.患者有时是因为食物嵌塞情况来就诊。 (二)症状 仔细观察牙面的色泽变化,有无白垩色的斑点,有无腔洞形成,对邻面的病损要仔细探查.探针探测洞底有无酸痛或过敏.有无剧痛。 (三)检查所见 1.病史询问 有无自觉症状。 2.视诊 观察牙齿的色泽改变。 3.探诊 探查牙齿组织有无缺损、龋洞,受损组织的质地软硬程度。 4.温度诊 检查冷热诊或其他牙髓活力试验时,牙齿反应一般同正常牙。深龋时,冷热诊时可以有一过性敏感的反应,但不应有疼痛的反应,更不应有延迟性疼痛。 5.x线检查 常用咬颌翼片和根尖片,以确定不易探查到的龋损。如邻面龋和隐匿龋。 6.其他检查 (1)光照法:观察牙齿的透光性有无改变,对于确定病损范围有一定帮助。 (2)电导法:根据牙齿导电性的改变,确定发生在牙咬颌面的病损深度。 (3)染色法:利用品红液可使感染破坏的牙本质纤维着色的性质,区别有菌感染层和无菌脱矿层的牙本质。临床上的龋齿检知液即用来区别有菌感染层和无菌脱矿层。 鉴别诊断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可无自发痛病史或曾有过剧烈自发痛,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洞内探诊患牙感觉较为迟钝,去腐后无肉眼可见的穿髓孔。对温度试验与电活力测验反应迟钝或迟缓性反应。患牙多有叩痛。
疾病治疗:
老年人龋齿的治疗概要: 老年人龋齿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的发展,保护牙髓。根据龋损的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等保守治疗法。修复性治疗。深龋要去除龋坏组织,消除感染源。保持口腔卫生等预防措施。 老年人龋齿的详细治疗: 治疗对策 (一)治疗原则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的发展,保护牙髓,恢复牙的形态、功能及美观,并维持与邻近软硬组织的正常生理解剖关系。 龋病的治疗原则是针对不同程度的龋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釉质龋采用保守治疗,有组织缺损时用修复性方法治疗。深龋时先采用保护牙髓的措施,再进行修复治疗。 (二)治疗计划 根据龋损的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对于牙釉质龋可以用保守疗法,如化学疗法、再矿化法、窝沟封闭等;对于有龋损的患牙进行充填修复治疗;对深的龋洞先抚髓,如氢氧化钙糊剂衬垫,再修复治疗。 (三)治疗方案 1.保守疗法 (1)化学疗法 用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①恒牙早期釉质龋、尚未形成龋洞者;②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牙骀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替换者;③静止龋。常用的化学疗法的药物为氟化物(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酸性磷酸氟化钠溶液,含氟凝胶及含氟涂料),硝酸银(10%硝酸银和氨硝酸银)。 (2)再矿化疗法 用人工的方法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再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称再矿化治疗。主要用于光滑面早期釉质龋和龋易感者的防龋。再矿化液主要由钙、磷和氟组成.应用方法主要为含漱法和局部涂擦法。 (3)窝沟封闭 用封闭剂使窝沟与口腔环境隔绝,阻止细菌、食物残擅及其酸性产物等进入窝沟,达到防龋的效果。主要用于窝沟可凝龋和无龋的深沟裂。窝淘封闭剂的主要成分为树脂--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操作与复合树脂修复相同。 2.修复性治疗 除早期釉质龋可用保守方法治疗外,一般说来,龋病都要用修复的方法治疗,即用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的组织,制成一定的洞形,然后用适宜的修复材料修复缺损部分,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3.深龋的治疗 1)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①停止龋病的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去除龋坏组织,消除感染源。原则上应去净龋坏组织,而不穿透牙髓。对近髓的少量软化牙本质不必去净,可以用氢氧化钙做间接盖髓术。 ②术中必须保护牙髓。减少对牙髓的刺激。去软龋时,用挖器从软龋边缘开始水平于洞底用力,或用较大的球钻间断、慢速磨除,切勿向髓腔加压,用探针检查时,沿洞底轻轻滑动,勿施压力。双层垫底,隔绝外界及充填材料的刺激。 ③正确判断牙髓状况: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检查,温度试验,牙髓电活力测验及X线检查,排除早期牙髓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等情况。 2)治疗方法 ①垫底充填一次完成:适用于无自发痛、激发痛不严重、无延缓痛、能去净龋坏牙本质的患牙。按窝洞预备的原则制备洞形,因深龋洞底近牙髓,所以此处的软化牙本质必须用挖器或球钻去除;窝洞预备完成后,一般需垫两层底后再充填。如果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可只垫一层底,如需作倒凹固位形,垫底后作。最后选择适寅的充填材料充填,恢复牙的外形和功能。 ②安抚治疗;对于无自发痛而有明显激发痛的患牙,先进行安抚治疗。待症状消除后再作充填。 ③间接盖髓术:对于不能一次去净软化牙本质,无明显主观症状的深龋,可以用间接盏髓术进行治疗。常用的盖髓剂有氧氧化钙制剂。 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在预防龋齿方面是一个重要环节。刷牙应特别仔细,刷洗彻底,刷牙方法合理,清除牙间空隙内残存食物,每顿饭后都要刷牙。应当选用软毛牙刷。软毛牙刷柔韧易变形,能进入牙龈以下,并能进入邻面间隙除去菌斑,但对厚的菌斑或已形成的牙石就不可能完全刷去,与牙膏合用则可增强其清洁作用。老年人应特别强调竖刷法,以达到消除牙间隙食物残渣的目的,并可防止造成楔状缺损。 (2)消除致龋菌及其所形成的牙菌斑,是预防牙病的重要环节。实验证明,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或螺旋霉素有明显的降低龋病发生的作用(动物实验)。已试用于临床者,5%卡那霉素水溶液涂布,0.1%~1%万古霉素水溶液含漱或用其10%溶液或胶剂涂布。螺旋霉素口服液具有通过唾液腺分泌到口腔的特征,曾试用全身途径给药,有人观察到新龋发生率明显减少。应用抗生素防龋,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方可做出评价。 (3)化学杀菌剂的防龋作用:①葡萄糖酸洗必泰(双氯苯双胍己烷),临床上可用0.2%溶液含漱,每日2或3次;或2%溶液局部涂布,每日1次。或用氯己定牙膏刷牙,其含量为0.6%~0.8%。此法防龋效果好,缺点为牙及舌背可染有棕黄色色素,溶液晶味,对口腔黏膜有轻度刺激感。②氯化苯甲羟胺与含磷酰胺制剂,经初步试用也有抑制牙菌斑形成的作用。 (4)酶制剂的防护作用:①葡聚糖酶有分解葡聚糖的作用,故可抑制牙菌斑形成,从而起到抗龋作用。②黏蛋白酶能分解细菌的细胞壁消灭致龋菌。③胰酶、淀粉酶、蛋白酶等亦可抑翻或减少菌斑的形成。但酸制剂作用缓慢,不能长期保留,故其成效很有限。 (5)中药抗龋:紫花地丁、两面针等药物牙膏亦可试用。中药抗龋作用正在研究中。 (6)防龋涂料的应用: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亦称甲基丙烯酸环氧酯,其涂布防龋效果较好。可配制成自凝防龋涂料或光敏防龋涂料,目前应用最广。 (7)紫外线光敏固化涂料:过氧化苯甲酸、芳香叔胺固化时间较长。后者在树脂中加入0.5%光敏剂,如安息香乙酸或安息香甲醇,经一定波长的紫外线光敏固化器照射后即可固化。国内已先后研制成功两种涂料,即自凝涂料与光敏涂料。光敏涂料效果较好,但仍有许多缺点有待克服,现仍在研究改进之中。 (8)老年人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摄取量在预防龋病方面的作用:目前已知与龋病有关的物质主要有钙,磷,蛋白质,维生素A、B、D、C,以及氟、锶等微量元素。服用磷酸氯钠、三偏磷酸钠或植酸钠,可降低龋患率,其中以三偏磷酸钠的效果最好。高钙低磷食物亦能致龋齿。为了保证牙齿的健康,老年人应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磷、钙等,以提高牙齿对龋病的防御能力。氟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水中加氟至0.8ppm(ppm=1×10^-6)可以出现抗龋病效果,但主要受益者为15岁以下的幼年。老年期应用氟素防龋,意义不大。鉴于氟素慢性中毒的弊端太多,对氟素抗龋齿法的应用须持慎重态度。
预防预后:
老年人龋齿病因概要: 老年人龋齿的病因是:口腔内正常生理环境渐渐遭到破坏,口腔自净作用降低;食物性因素、老年牙体硬组织本身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牙体硬组织变得脆弱而易于破损,耐酸抗龋蚀能力减弱;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全身因素。 老年人龋齿详细解析: 1.口腔卫生 老年由于涎腺功能衰退.牙槽骨及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食物嵌塞现象加重,口腔内正常生理环境渐渐遭到破坏.口腔自净作用降低。涎腺分泌液中溶菌酶含量亦较低,口腔内杀菌能力下降,故致龋菌可老年人龋齿乘机大量滋生.导致老年龋病罹患率上升。这是老年期口腔病变的突出特点: 2.食物性因素 是龋病发病十分重要的环节:进入到初老及老年期,食物对牙周之间的局部作用极为重要。老年期,由于各种原因致咀嚼功能下降,消化功能衰退,迫使老年人在饮食方面采用了多量的精制面粉和蔗糖,而减少了纤维性食物的摄取:研究证实,蔗糖能加速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繁殖,而其他糖的作用很小。高糖饮食有明显的致龋性:精制糖类在口腔细菌参与下的发酵产物,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湿度、停留于一定的部位),对于牙体硬组织渐渐发挥脱钙溶解破坏的作用,因而引起龋病。这是1980年Miller所提出的化学细菌学说的要点。 3.局部因素 老年牙体硬组织本身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牙体硬组织变得脆弱而易于破损,耐酸抗龋蚀能力减弱,故往往有多数牙齿患龋病,发展速度较快。坏牙所形成的牙冠部龋蚀窝洞内,除含有大量致龋性病菌之外,尚含有其他类型的致病菌,经常会引起老年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乃至肺炎。 4.全身因素 人类在生长发育期,如果保证了丰富而合理的营养,就会形成健康的牙颌与正常的牙齿颌骨解剖形态,进入到初老和老年期抗龋病能力仍然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不易发生龋病。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使龋病的发病率大大上升,如结核病、糖尿病。其他如佝偻病等,其龋病患病率往往较高。内分泌障碍的患者,如甲状腺肿,患龋率比正常有明显的增高。 龋病的主要特征为牙冠部硬组织的慢性侵蚀破坏,形成空洞,最终导致牙髓感染,牙冠大部破坏,颌骨感染及多数牙齿的丧失。发病牙齿的顺序是:下颌第1磨牙、下颌第2磨牙、上颌第1磨牙、上颌第2磨牙、下颌第2双尖牙、上颌第2双尖牙:由于上下颌第1磨牙、第2磨牙出现较早,特别是第1磨牙6岁时已经出龈,故龋病易感者,首先上下颌第1磨牙受损害,至老年期,上下颌第1、2磨牙往往已经受到龋病损害,或者牙齿已丧失。于是出现老年人第l、2双尖牙龋病损害增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