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
什么是溃疡? 溃疡系上皮组织溃破脱落,而形成的表面呈凹陷性损害,并有覆痂。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检查溃疡时,揭除其表面覆痂,观察其是否有脓性分泌物;同时,还要注意溃疡的形态。通常将溃疡分成五形:杓形、冲压形、坑道形、堆积形、图案形。
预防预后:
(一)鼻部溃疡 1.Wegener氏肉芽肿 病变早期为坏死性丘疹、水疱,有时也发生硬块,红斑、皮下结节及坏死性脓皮病等,晚期时出现坏死溃破,多侵犯面部、四肢伸侧、肘、膝及臀部等处,呈对称性侵袭。 2.铬中毒 慢性中毒者能有明显的皮损表现,主要特征性改变为“铬疮”。铬疮是一种呈鸟眼样的圆形溃疡,可发生在手背上(多有数个),不易愈合(即使愈合也留有瘢痕)。此种皮损也可发生在面部,初看时似盘状红斑性狼疮,后因有鼻粘膜受侵,发生鼻中隔溃疡、穿孔,形成以鼻为中心的溃损病变。局部干燥、萎缩,无浸渍倾向。 3.马鼻疽 (1)急性型 感染后潜伏期约3~5天。起病初期于面、鼻、口及上胜等处发生有丘疹、疱疹及疖肿样的结节,易破溃而形成周边不整、基嚆污秽的青红色溃疡面,长期不愈,同时并有周围淋巴结肿大。急性型马鼻疽发病中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低热、周身不适、疼痛、恶心及呕吐等。粘膜处也可出现类似皮损的病征,亦能溃破并向组织深处扩展。如果鼻腔内脓疱疹破溃,甚可致穿孔,以及并发肺炎。 (2)慢性型 皮损集中于口、鼻粘膜处,为一些结节及边缘不整齐,裸露软底的破损灶或溃疡灶。损害有时也见于他处及内脏组织,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甚达几年之久。 (二)生殖股部溃疡 1.软下疳 初发病灶为豌豆样大小的丘疹,随后于其中央形成脓疱,破溃后呈表浅的溃疡,境界清楚。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呈锯齿状,其下有潜蚀现象,周围有炎症性红晕,溃疡底部常附有灰黄色猪油状脓苔(脓性分泌物较多)。 2.硬下疳 此皮损通常是在梅毒感染3周(潜伏期)后,在梅毒螺旋体入侵的皮肤粘膜处出现一个特有的硬结,硬结约豌豆样大小,隆起于皮肤粘膜表面,似暗红色扁平丘疹样,不久即溃破,而形成边缘隆起,中央凹陷、表面呈樱桃红色的溃疡。分泌物不多,看上去似乎很沽净,触时很硬,此损害即硬下疳。下疳内含有梅毒螺旋体。男性多发生在阴茎包皮内板,冠状沟,尿系带,龟头及尿道口处,女性多发生在大小阴唇、后联合、阴道外日,甚至阴道壁及宫颈处等。缺乏自觉症状,无不适感觉。 3.性病淋巴肉芽肿 一般于感染后10~14夭,即可在外阴部发生类似疱疹样的糜烂损害,呈暗红色,无自觉症状或很轻,此为原发病灶,但常被忽略。在原发病灶出现的2周(此时疱疹已明显消退),又在其周围的淋巴腺出现肿胀(多为一侧,亦有双侧的),男性多在腹股沟淋巴腺(特别是浅在于内上方的淋巴腺),并可向盆腔淋巴腺侵犯,女性多侵及肛门直肠淋巴腺。 4.性病肉芽肿 本病通过性行为或接触感染后,在外阴部、会阴及肛周处,特别是多毛区,也可在宫颈、尿道、口唇或咽粘膜,少数病例在四肢躯干处,发生硬结、水疱及脓疱等,伴有剧痒,嗣后自破形成溃疡(亦可为搔破)。溃疡表面柔软,有黄色分泌物渗出,周围略红.伴恶臭气味。数个溃疡相融可使损害扩大,通常无自愈倾向。溃疡处也可逐渐形成块状,其底面组织有肉芽肿样增生,易出血。 溃疡可沿着皮肤皱襞扩大,或一面成疤另一面向外扩延,呈蛇行状。重症溃疡可能损坏阴道及肛门等组织。如果并发了混合感染,溃疡可深达膀胱和腹腔内,有部分女性病例可发生阴唇象皮病样肿大。 5.皮肤阿米巴病 皮损初起为弥漫性炎症,局部呈暗红色或褐红色肿胀,触之坚韧并有剧烈触痛。随后可由于组织崩溃,坏死,致局部发生不规则的溃疡,扩展较快。溃疡边缘隆起,其下方可挤出脓液,基底为肉芽增生组织,表面被有灰白色或褐色皮痂,有些皮损并伴有瘘道。 6.白塞氏病 发病期口腔粘膜损害以溃疡为主,溃疡较深较大,疼痛剧烈,生殖器的损害也以溃疡为主,尚可侵及会阴与肛周(损害与性交并无关系),伤面较大较深,可造成剧烈疼痛,愈合缓慢,眼部受损的主要表现是慢性结膜炎,也可侵犯巩膜、角膜,虹膜、视网膜等。此三种病征可同时发生,也可先后出现,反反复复,在病程中形成连环。 7.急性女阴溃疡 发病初期可有全身不适感觉,如疲倦、发热、白带增多,随即阴部出现灼热、瘙痒及溃疡等。溃疡边缘不整,呈锐利穿凿样,表面附有多量脓液或污黄覆盖物,除去后其基底柔软不平,损缺较大,剧痛,也可量圈形或椭圆形,深浅不一的溃疡,酷似软下疳状,边缘浸润明显,基底有脓性纤维苔,表面附着多置脓液,病灶可有1个或数个。呈帽针头大的溃疡亦可发现,一般症侯均较轻。损害部位以小阴唇内外,阴道前庭、尿道口周围及前后联合处为多,也可扩展至外阴其他部位。 (三)以肢端(包括小腿)为主的溃疡 1.并发于慢性脉管炎的缺血性溃疡 此种溃疡发生得较快,境界较清,但有侵蚀扩大倾向。溃疡出现之前,往往局部有大疱出血性疱疹,部位多在踝上小腿两侧。多见于成人,伴有疼痛(夜间尤显)。发生溃疡前的儿个月可能有间歇性跛行史。这种溃疡通常由下列诸病引起: (1)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 (2)萎缩性苍白(Atrophieblanehe),这是一种由于局部静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病症,除有溃疡外,尚伴有局部苍白硬化及斑点状毛细血管扩张,常发生在两侧小腿处。 (3)糖尿病。 (4)皮肤多动脉炎(Cutaneouspolyarteritis),除小腿溃疡外,并伴有明显的网状紫斑。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sdisease),男性成人居多(尤其嗜烟者),溃疡多在趾端处,溃破前有明显疼痛史。 (6)类风湿性脉管炎(Rheumatoidvasculitis),溃疡多发生在类风湿结节之处,其并发症——Felty氏综合征,约20%的病人有胫前溃疡。 2.与慢性脉管炎无关的局部溃疡 这类溃疡也是因血管异常而引起的,但缺乏慢性脉管炎的前提。溃疡发生前亦可有出血性大疱,溃疡表面多有黑痂。局部尚有瘀斑和坏死。多发生在肢体远端部位、耳、鼻等处,其紫癜常呈对称性(溃疡无对称性)。病原多来自血栓、硬皮病等。 (1)细菌栓(Bacterialemboli),发生在细菌性败血症时,先出现脓疱,后发生溃疡。 (2)胆固醇栓(Cholesterolemboli),在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时或治疗某些疾病使用大量抗凝剂之后,往往产生此种栓塞与溃疡,多发生于腿部。 (3)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soleroderma),其溃疡为肢体末端皮肤的钙化部位,严重者甚至指端缺失。常伴有明显的雷诺氏病象及内脏受损改变(尤其食道吞咽减慢)。 (4)巨球蛋白血症与玲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aem—iaandCryog10bulinemia),所致的踝部、手部和耳部溃疡,归咎于血液粘滞性增高及白细胞碎裂性脉管炎,常伴有紫癜。 (5)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rnia),以肢端红痛、腿部溃疡及热浴后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 (6)遗传性贫血病(Hereditaryanemia),如镰状细胞贫血(Sicklecelldisease)、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及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spherocytosis)等,均可伴发腿部溃疡,并且多见于青少年及小儿。 (7)郁滞性皮炎,多见中老年人,腿部皮损可逐渐发展成溃疡。 (8)渐进性类脂性坏死(Necrob10sislipoidiea),是一种由皮肤萎缩斑块开始的继发性溃疡,多发生在胫前,头面及臀都处,呈对称出现。小儿或40岁以上的患者多伴有糖尿病,20-~40岁的病人多无糖尿病。有人认为此种溃疡归咎于局部微循环不良所致,皮损组织活检显示有血管壁增厚及炎性肉芽肿。 (9)皮肤钙化灶(Calcinosiscutis),在溃疡发生前,局部呈钙化结节,溃疡发生后有白色至黄色粉状物析出。多发生在指端、关节周围、臀部及躯干部。X线检查时可发现溃疡处有钙化灶。 (10)麻痹性溃疡(Anesthetlculcers),此种溃疡无疼,边缘规整,周围发平,溃疡底清洁,表面高低不平,可呈堆积状凸起。皮损及周围皮肤无任何感觉,但深都感觉往往存在。溃疡多见于手、脚,面及鼻翼等处。病原多来自脊髓痨(Tabesdotsalis)、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麻风(Leprosy)及糖尿病等。 (11)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gangrensoum),其溃疡凸起于皮肤表面,有触痛,呈红紫色边缘,外观可呈挖掘样。溃疡基底污秽,不整齐,有脓性分泌物,此损害常与弥散性脓疱疹有关。多发生于下肢小腿处。 以上这些发生在四肢部位的溃疡,多数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故在治疗中应着重于治本,对溃疡局部可予对症处理,酌情掌握。 (四)化脓性溃疡 此种溃疡基底较脏,颜色可为黄色、褐色、白色或灰色;与皮损处可并有脓性分泌物、瘘道及丘疹等。 治疗(包括阿米巴带包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