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白色损害
什么是口腔黏膜白色损害
?
正常口腔黏膜呈现红润透亮的健康颜色,口腔黏膜白色损害为黏膜出现数量不一,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小儿常见。
详细介绍
预防预后:
1.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内损害多在两颊、口角和舌处,病损部位表面呈厚乳酪样,刮除白膜后露出红色的基面。多见于婴儿,也可发生在其他年龄,不限性别。成人患者常为糖尿病、重症肝炎、淋巴瘤、白血病或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并发症。 2.麻疹 麻疹出诊之前3~5天,患儿两颊粘膜可有白色小点(Koplik氏斑),有时较密,可能被误认为鹅口疮。但麻疹有其明显的临床表现,与鹅口疮区分并无困难。 3.梅毒 早期梅毒(二期)于出现各种类型皮疹时,口腔内可有粘膜斑发生,在唇、两颊、齿龈、舌、咽及扁桃体等处均可见到。损害表面呈灰白色的扁平浸渍,并有麋烂改变,损害部位内含有很多的苍白螺旋体。 4.淋菌性咽炎 淋菌侵袭口腔粘膜多由于口淫或舔淫所致。由淋菌苗血症感染累及咽部则比较少见。感染后通常无明显症状,偶见有咽痛。检查口腔粘膜时,初起为红斑疹,迅速变成灰白色污浊的疱疹及脓疱疹。自疱液涂片染色检查可查到有细胞内型之淋球菌。 5.奋森氏咽峡炎 此病为奋森氏梭形杆菌和奋森氏螺旋体两种寄生菌机会感染所致,即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伺机繁殖及入侵。发病时多有发热、周身不适,口腔粘膜红肿与溃疡,溃疡表面可形成白色或灰白色伪膜,刮除后易出血(颇像白喉)。损害可蔓延至全口,甚至累及呼吸道。病人口水增多,并有一股日臭昧。少数严重患者可伴有皮肤红斑、大疱及浅层溃疡等。 6.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时病损侵及口腔粘膜,可有表面凸起的白色损害,不甚规则,偶尔并发糜烂及毛细血管扩张。 7.手、足、口病 本病初起时可有低热、厌食及口内疼痛等;继而于口腔粘膜出现白色小疱疹及溃疡,在舌、颊,硬软腭及咽部散布较多,也能侵袭扁桃体。此外,患者的手、脚与背部并有皮肤斑丘疹与疱疹,亦可累及四肢和臀部。 8.单纯性疱疹 发生在口腔,粘膜、舌、咽、喉甚至食管处,损害呈扁平状,疱疹易破,形成浅表的灰白色溃疡,常伴有齿龈肿胀。临床症状轻微,经过1~2周多可自愈。 9.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粘膜白斑(Leukoplakia or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症候,可能与吸烟、机械性外伤(假牙安装不当)、理化因素损害或烫伤等不利因素有关。但有人认为可能是癌前之先兆,应该引起注意。 损害早期为淡红色,以后变成灰白或乳白色发亮的白斑,形状不等,有时表面呈网状,与下面粘连得很紧,强行剥除时易引起出血。损害的境界清楚,质较硬,并可逐渐增大增厚,亦也呈疣状增殖。好发于口唇两颊、上颚及舌背处,无明显自觉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男多于女。长期不愈者,被认为有癌变可能。 10.扁平苔癣 损害于唇、颊、舌等处可呈网状或束状的白色丘疹,亦可呈弥散性红斑及齿龈糜烂。白斑亦不易刮掉,局部可并发溃疡。患者多伴有全身其他处皮肤的扁平苔癣损害,用油浸局部以放大镜观察,扁平苔癣损害可见有Wickham氏条纹。粘膜白斑时多无此皮征。 11.粘膜白色海绵状痣 白色海绵状痣是AD遗传性疾病。特点是呈乳白色皱褶样白斑,略有肥厚,触之柔软,似海绵状。好发生在颊粘膜处,唇、齿龈及舌等也可受损。偶尔也见于直肠、阴道、阴唇、肛门、食管或鼻粘膜部。均无自觉症状。病人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至青春后不再发展。组织活检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细胞不规贼水肿和肥厚,有空泡细胞(无恶变倾向)。 12Fordyce氏病 本病是发生在唇、颊粘膜上的一些自色或淡黄色小斑点及小丘疹,可能是一种皮脂腺的异位改变。 皮损为针头至粟粒状大小,成群的分布在唇及颊粘膜上,亦有少数发生在齿龈、龟头或阴唇粘膜上。皮损为白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不融合,无任何自觉症状。多见于成人,且常在偶然机会被人发现。损害处活体组织检查可见真皮浅层有成群的成熟的皮脂腺小叶,由导管直接开口在粘膜裘面,没有毛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