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celluliti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是指口腔颌周组织、颜面及颈上部化脓性炎症总称。病变可以波及皮肤、口腔黏膜、筋膜以及脂肪结缔组织、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结及涎腺等组织。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某一间隙而形成的炎症称为蜂窝织炎,如化脓仅局限于局部,则称为脓肿。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和对感染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另外还与病原菌的种类有关。以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为主的化脓性炎症,局部和全身症状均鞍明显,局部皮肤红、热明显,触痛,具波动感,切开有脓液,全身防御反应明显,有高热、白细胞增多。以厌氧细菌感染为主的腐败坏死性炎症,由于厌氧、产气性细菌的存在,早期组织内即产生气体,肿胀易向周围扩散,出现广泛性的副性水肿;局部红、热、肿不明显,触诊有皮下捻发音或波动感,切开有恶臭的腐败坏死组织;全身中毒反应明显,脉搏慢、弱、血压下降等。
疾病检查: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诊断辅助检查 浅表间隙感染的诊断较容易;对于深都间隙感染,除用穿刺方法判断有无脓液外,还可用超声波检查以帮助诊断。CT、MRI对于深部间隙蜂窝织炎、脓肿以及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超声波检查也可用于浅表间隙蜂窝轵炎的诊断以判断感染的范围、脓肿是否形成。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 首先应鉴别病原菌的种类(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其次鉴别炎症的来源(牙源性感染与腺源性感染);颌面部蜂窝织炎还应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尤其是炎性癌瘤或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如果炎症经抗炎治疗后仍无好转,局部无发红、无波动感,而肿胀迅速增长,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疾病治疗: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治疗概要: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全身支持营养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局部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炎症早期可进行超短波、红外线理疗,脓肿切开引流等治疗方法。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详细治疗: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治疗对策 (一)全身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1.抗感染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脓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应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在脓培养及药敏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感染致病菌种类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对于化脓性感染,一般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对于腐败坏死性感染,一般选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索、甲硝唑等。还可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如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等服用。 2.全身支持营养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如适当休息。注意饮食、增加营养等,全身症状明显或有严重并发症时应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等治疗。 (二)局部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1.局部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早期外敷如意金黄散、六台丹、菊花三七膏等中药,以促使病灶消散、吸收或局限。 2.脓肿切开引流 脓肿切开的适应证及基本原则已在概论中述及,各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方法见各间隙蜂窝织炎,脓肿切开后可根据感染源及脓液性质采用不同药液冲洗,腺源性感染可用稀释庆大霉素冲洗;牙源性感染可用3%双氧水、0.9%生理盐水、0.2%灭滴灵交替冲洗。对于体质较好的患者,其浅表间隙形成的脓肿可采用穿刺抽脓,盐水冲洗后注入等量扰生素,如庆太霉素、青霉素等。 3.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其他治疗 炎症早期可进行超短波、红外线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微波辐射以及50%硫酸镁湿敷等方法也可用于蜂窝织炎的治疗。 4.原发灶的处理 炎症消退后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根尖周炎,根尖脓肿的治疗。
预防预后: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多数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主要需氧菌是溶血性链球菌,主要厌氧菌是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衣氏放线菌。根据病原菌种类的不同可分为化脓性炎症和腐败坏死性炎症两类:化脓性感染的细菌以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最为常见;腐败坏死性感染的细菌主要是厌氧杆菌,球菌及文生螺旋体等非气性坏疽属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感染途径80%以上来源于牙源性感染,如冠周炎、根炎周炎;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扁桃体炎;血源性及损伤性感染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