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双链DNA抗体
什么是抗双链DNA抗体
?
1957年,Ceppellin和Robbin等人在SLE患者血中发现循环的抗DNA抗体。分别为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高浓度的抗ds-DNA抗体几乎仅见于SLE,且与疾病活动度、特别是与活动性狼疮性肾炎密切相关。抗ss-DNA抗体不仅存在于SLE患者中,也可以存在于非SLE的其他疾病中,包括炎症性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物性狼疮、硬皮病等。虽然它在致病性方面与抗ds-DNA相同,但特异性差,对SLE诊断价值较小。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检测方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抗原基质为Hep-2细胞、短毛虫,大鼠肝冷冻切片或印片。其中IIF具有敏感性、特异性高的优势,可用于抗ds-DNA抗体的筛查实验。由于测定的方法、所选的样本效等条件的不同,所得到的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也略有差异。
预防预后:
致病机制 已有学者对小鼠肾灌注系统的实验中发现,狼疮鼠蛋白尿中抗ds-DNA抗体与抗核小体抗体伴随出现,抗dsDNA抗体由核小体介导而结合到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rit membrane,GBM)上,有导致肾炎的潜在作用,参与了狼疮肾炎的病例过程,在肾小球基底膜(GBM)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基底膜(GBM)的破坏。抗dsDNA抗体还与pANCA抗体有关,反映了其与狼疮肾炎发生有关,并与疾病的活动性、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