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
什么是距骨骨折?
全身各骨骼中距骨是唯一一块无肌肉起止的骨骼,仅有滑膜、关节囊和韧带相连,因此血供较差,不愈合及无菌性坏死者多见。距骨骨折的发生率在足部骨折中占1%左右,虽十分少见,但所引起的问题较多,在临床上为医师所重视的难题之一。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距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患者外伤后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疾病检查:
距骨骨折的诊断 距骨分为头部、颈部及体部;头部与舟骨构成距舟关节,后方为较窄的距骨颈;距骨体位于后方,不仅体积最大,上方以滑车状与胫骨下端构成距小腿关节,此处为力量传导最为集中的部位,易引起损伤。 1.距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外伤史后距小腿关节的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 2.距骨骨折的辅助检查 (1)体格检查:①外伤史后距小腿关节的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压痛点多局限于距小腿关节下方且与骨折分型的部位和骨折线的走行相一致;②除距骨后突骨折者外,下肢负重功能多有障碍;③纵向叩击痛阳性。 (2)距骨骨折的x线检查:x线平片(正位、侧位及斜位)加以确诊。跖屈内翻斜位摄片,可以更好地显示距骨头和颈。
疾病治疗:
距骨骨折的治疗概要: 距骨骨折无移位的骨折一般选用小腿石膏功能位固定6-10周。可复位的骨折原则是在手法复位后以小腿石膏制动。无法闭合复位的骨折及粉碎性骨折等多需开放复位,酌情行内固定术。 静脉血栓栓塞的详细治疗: 距骨骨折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距骨骨折 1.适应证①无移位的骨折;②可复位的骨折;③距骨体剪切骨折和“V”型粉碎性骨折移位≤2 mm时。 2.距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1)无移位的骨折:一般选用小腿石膏功能位固定6-10周。于固定期间如局部肿胀消退致石膏松动可更换石膏。 (2)可复位的骨折:原则是在手法复位后以小腿石膏制动,并按以下不同骨折类型处理。 1)距骨颈骨折(I型骨折):骨折无移位,只撕裂了通过距骨颈进入的血管,在确诊为I型骨折之前应对距骨颈做彻底检查,必要时可作CT扫描除外轻度的移位。如果距下关节确实没有移位或小碎片可采用保守治疗,膝下小腿石膏固定8~12周,当骨小梁穿过骨折线后更换行走石膏管型,开始负重。原则上I型骨折不会发生缺血性坏死,骨折全部愈合。 2)伴有距骨体后脱位的距骨颈骨折:徒手牵引下(必要时跟骨斯氏钉牵引),使足部仰伸及外翻以使胫距间隙增宽,松解跟骨载距突与距骨之间的交锁,从而有利于距骨体的还纳。与此同时,术者用拇指将距骨向前推移,当感到已还纳原位后,即逐渐将足跖屈并在此位置,上行小腿或大腿石膏(后者用于移位明显者膝关节亦维持于微屈位)固定3—4周后更换功能位石膏再持续6—8周。 3)轻度距骨体压缩距骨骨折:持续牵引3—5分钟,而后以小腿石膏功能位固定。 4)距骨体剪切骨折和“V”型粉碎性骨折:移位≤2 mm时应用短腿非负重石膏固定6—18周。直至有明显的骨愈合,水平移位剪切骨折如果复位满意结合跟骨牵引,应用非负重短腿石膏固定,直至有明确骨愈合。 (二)距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1.距骨骨折的适应证 无法闭合复位的骨折及粉碎性骨折等多需开放复位,酌情行内固定术。 2.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 (1)单纯开放复位术:对因关节囊等软组织嵌夹所致者可利用长螺丝钉、克氏针等予以固定。内固定物尾部应避开关节面或将其埋于软骨下方。 (2)关节融合术:凡骨折损伤严重,局部已失去血供,易引起距骨、尤其距骨体部无菌性坏死者应考虑及早行融合术。在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如下。 1)距骨体粉碎性骨折:此种类型不仅易引起距骨体的缺血性坏死,且更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可于早期行融合术。 2)开放性骨折者:如发现周围韧带及关节囊大部或争部撕裂者,提示无菌性坏死几率高,亦应行融合术。 3)手法复位失败者:多系错位严重的骨折,此时软组织的损伤亦多较严重,易引起距骨的缺血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