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
什么是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泛指精神病科的所有疾病。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型精神障碍等。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精神病的前兆或前期表现 1.性格改变。孤僻,发呆,独自发笑,悲观厌世,兴趣降低,情绪多变,紧张恐惧等。 2.行为异常。行为作派与之前有明显变化,出现一些让人不可理解的行为或动作,比如不洗脸梳头,穿着打扮怪异,无故摔或者砸毁物品等。 3.言语异常。说话的方式方法变得不正常了,比如自己和自己说话,无故大吵大闹,满口脏话,说的话或者深奥难懂,或者不符合逻辑,或者前言不搭后语等。 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又不承认自己有病,那他就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必须到专科医院诊治。 精神病的症状 许多精神病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神经症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等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 癔症: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本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
疾病检查:
精神病与神经病鉴别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常将精神病与神经症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不同的。人们常说的精神病多指重性精神病,神经症是一组轻度精神障碍,精神病患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异常没有认识,因此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不主动就医,甚至拒绝看病;而神经症除癔症外,没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等)对他的心理状态的异常有认识,因此有患病的感觉,主动求医。 神经病与精神病之间有时也存在着联系,例如脑炎、脑肿瘤、脑外伤、癫痫等神经科患者常伴有精神症状,有的还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但结合病史及全面躯体检查,鉴别它们是不困难的。神经病应去脑系科诊治,而精神病则应去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
疾病治疗:
精神病治疗 设法脱离致病环境,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加强精神治疗。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预防各种反应性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症状并防止恶化或复发。伴有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可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对服药依从性很差的病人,长效抗精神病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其他治疗: 对有敌意、攻击、自杀隐患的病人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监管和住院治疗。 心理干预常配合药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不要支持或反对病人的妄想观念,也不要让病人马上改变他自己的想法,不要质问,以免病人认为医生与迫害他的人站在一边。心理治疗者还要指导家属如何对待病人。
预防预后:
生物学因素 1.遗传 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单基因遗传,一般认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碍的"危险性"或者可能性。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即使是单卵双生,同病率也不到50%。正常人的终生患病率约1%,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终生患病率也只有10%左右。 2.中枢神经感染与外伤 心理、社会因素 1.人格 人格障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碍。而且某些人格障碍与特定的精神障碍有密切联系。 2.应激 应激一般只是精神障碍的诱因,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如急性应激障碍)才可能是直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