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什么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病人继发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为6%~19.5%,所以,此病多见于病程比较长的病人,随病人年龄的增长,继发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亦有增高的现象。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 同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5mm的胆囊结石,可通过胆囊管下降至胆总管,并通过胆总管开口排入十二指肠内。在排石过程中,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可感到剧烈的胆绞痛。小结石一般不易引起胆总管持续性梗阻,但可引起短暂的梗阻性黄疸,而且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此时,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胆绞痛及急性胰腺炎,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可在粪便中发现排出的结石。体积较大的结石不易通过胆总管开口排入十二指肠内而引起胆总管下端梗阻,诱发梗阻性黄疸、胆管炎等,表现为Charcot三联症。
疾病检查: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检查: 1.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要点 (1)病史:有胆囊结石史或胆囊切除术史。 (2)体征:缓解期体检可无阳性体征。急性发作时,巩膜黄染,腹式呼吸受限,右上腹及剑突下不同程度压痛,有时可触及反跳痛伴腹肌抵抗。 2.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急性发作时可有血白细胞升高,血清胆红素、GGT和ALP等升高。 (2)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影像学检查 1)B超:首选B超,对直径小于5mm的结石,可通过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内,往往难于发现异常表现;对于较大结石表现同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可以显示胆管内结石声影,梗阻近段扩张的胆管等。 2) MRCP、ERCP:可显示结石的大小、数量、部位、是否造成胆管梗阻和梗阻的部位及程度,对于较小的胆总管下端结石较B超更易发现。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鉴别诊断: (l)与内科可引起黄疸疾病的鉴别:如肝细胞肝炎、药物性肝炎等,但腹痛常不明显,影像学检查可助鉴别。 (2)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可出现胆管炎表现,但腹痛以隐痛为主,渐进性无痛性黄疸明显,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血清肿瘤标志物可阳性。 (3)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常为胆色素性结石,可伴有肝胆管结石。
疾病治疗: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1.胆囊已切除者,胃十二指肠未改道者首选EST。 2.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同时应将胆囊切除;或行EST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