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荨麻疹
什么是接触性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接触性荨麻疹的症状: 1.常骤然发生,皮疹为大小形态不一、色红或瓷白色风团,剧痒,抓后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皮疹迅速出现,迅速消退,一日之内可发作数次。消退后不留痕迹。 2.接触性荨麻疹的自觉症状可有瘙痒及灼热感,有时伴有疼痛,严重时常有烦躁不安。 3.接触性荨麻疹病情变化急剧多变,全身可有发热,一般在3 8.5℃以下,如果伴有高热可能伴发感染;有的在发疹前或发疹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甚至肠蠕动亢进而引起肠套替,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气喘、呼吸困难,有可能发生窒息。若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测血压,患者有可能伴发过敏性休克。 4.接触性荨麻疹的皮肤划痕试验可呈阳性。用指甲或钝器划正常皮肤后,约经2~3分钟可出现隆起皮面的红色线状风团。 5.急性接触性荨麻疹除发生风团外还可发生黏膜水肿,如喉头水肿等,有的病人在眼睑、口唇、手背、外生殖器等组织较疏松的部位,发生大片局限性水肿,皮色淡红,自觉轻度瘙痒、灼热或麻木感,数小时或数日后消退,也可单独发生。 接触性荨麻疹的症状:1.常骤然发生,皮疹为大小形态不一、色红或瓷白色风团,剧痒,抓后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皮疹迅速出现,迅速消退,一日之内可发作数次。消退后不留痕迹。 2.接触性荨麻疹的自觉症状可有瘙痒及灼热感,有时伴有疼痛,严重时常有烦躁不安。 3.接触性荨麻疹病情变化急剧多变,全身可有发热,一般在3 8.5℃以下,如果伴有高热可能伴发感染;有的在发疹前或发疹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甚至肠蠕动亢进而引起肠套替,要注意观察,如果出现气喘、呼吸困难,有可能发生窒息。若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测血压,患者有可能伴发过敏性休克。 4.接触性荨麻疹的皮肤划痕试验可呈阳性。用指甲或钝器划正常皮肤后,约经2~3分钟可出现隆起皮面的红色线状风团。 5.急性接触性荨麻疹除发生风团外还可发生黏膜水肿,如喉头水肿等,有的病人在眼睑、口唇、手背、外生殖器等组织较疏松的部位,发生大片局限性水肿,皮色淡红,自觉轻度瘙痒、灼热或麻木感,数小时或数日后消退,也可单独发生。
疾病治疗:
接触性荨麻疹的治疗概要: 接触性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制剂、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肾上腺素、抗生素等内用药物。可用1%薄荷醑、炉甘石洗剂、止痒粉、2%石炭酸、3%水杨酸等外用药物。辨证论治、中成药、针灸治疗等治疗。 接触性荨麻疹的详细治疗: 接触性荨麻疹的治疗: 1.内用药物 (1)抗组胺制剂:抗组胺制剂包括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荨麻疹常用H1受体拮抗剂。本类药物能拮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而引起的红斑、风团及支气管和平滑肌痉挛等作用,以达到治疗接触性荨麻疹目的。 1)西替立嗪(仙敏特):通过长效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活性。10mg,每日1次。副作用主要为口干、头痛、嗜睡、激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12岁以下儿童禁用。 2)赛喹非那定(必卡吩):对组胺H1受体和5-羟色胺有高活性拮抗作用,并能激活双氨氧化酶,促进组胺代谢,从而导致组织内组胺含量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5 0~1 00 mg,每日3次;预防维持量25~50 mg,每日1次或每日2次。孕妇禁用,严重肝、肾损害者慎用。 3)特非那定(特非那丁):通过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对毛细血管的扩张作用。对急、慢性接触性荨麻疹有效率分别为89%、9 1.9%。60mg,每日2次。 4)盐酸安他唑啉(安替司丁):本品为抗组胺药,并有中枢镇静、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口服对接触性荨麻疹疗效可维持4~6周。l00mg,每日3次.,副作用为暂时性困倦,偶有过敏时应停用。心衰者、司机慎用。 5)奥沙米特(苯咪唑嗪):具有很强的抗组胺活性和一定的抗5-羟色胺、抗胆碱能活性。30mg,每日2次,必要时可60mg,每日2次,于早晚饭后服。孕妇慎用。 6)其他:常用药物有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可单用或交替使用或联合应用。本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嗜睡。 对顽固的、应用抗组胺受体拮抗剂无效的患者,以及伴有明显腹痛的急性接触性荨麻疹,可合并应用抗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甲氰咪呱)或雷尼替丁。糖皮质激素应用于急性严重病例如过敏性休克、血清病性接触性荨麻疹或伴发有坏死性皮肤血管炎的荨麻疹,对慢性病例效果不显著。抗生素和磺胺类制剂适用于经胃肠道或呼吸道明显或隐伏性感染引起的荨麻疹患者。以活性减弱的雄性激素(attenuated androgeng)如达那唑(danazol)、司坦唑(stanozol,康力龙)、羟甲烯龙(0xymetholone,康复龙)等治疗先天性 CLINH缺陷,可纠正其生化缺损并有预防发作的效用,后者只能用抗纤维蛋白溶酶药物如6-氨基己酸,每日6~8g,有时可控制自然发作,对部分病例可预防接触性荨麻疹发作。 (2)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索C、维生素P、钙剂、硫代硫酸钠等,常与抗组胺类药物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3)肾上腺素:对皮疹广泛或合并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可立即皮下注射本品0.5~1.0 mL(心脏病与高血压患者慎用),以防喉头水肿。 (4)抗生素:有严重感染者可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胆碱能荨麻疹加用抗胆碱药。 2.接触性荨麻疹的外用药物 可用1%薄荷醑、炉甘石洗剂、止痒粉、2%石炭酸、3%水杨酸等。 3.中医治疗接触性荨麻疹 (1)辨证论治 1)风寒型:风团色白,遇寒冷或风吹则剧,得暖则瘥,冬重夏轻。苔薄白或薄白而腻,脉浮紧或迟缓。多见于寒冷刺激性接触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调合营卫。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麻黄、羌活、独活各4.5 g,赤芍9g,生姜皮、制川乌(先煎)、炙甘草各3 g,大枣15 g,青葱管5根。伴有关节疼痛者,加左秦艽9 g,威灵仙12 g,虎杖15 g 。 2)风热型:接触性荨麻疹发病急骤,风团色红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轻,恶风微热,口渴心烦。苔薄黄,舌红,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利湿。方药:消风散加减。桑叶、苍术皮各6 g,蝉衣、生甘草各3 g,防风、牛蒡、银花、黄芩、山栀各9 g,苦参片、生皮仁各12 g,生甘草3 g。咽喉痛肿者,加板蓝根30g,山豆根9g;情绪烦躁者,加地骨皮、牡蛎(先煎)各3 0 g、珍珠母90g(先煎)。 3)肠胃湿热型:接触性荨麻疹发疹时脘腹疼痛难忍,拒按,或坐卧不安,进食不能,倦怠无力,大便溏泄为多,间或秘结。苔黄腻,脉濡数。治宜祛风解表,通腑泄热。方药: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加减。防风、苍术、荆芥各6g,茵陈15 g,生山栀、制大黄各9g,茯苓皮、苦参片各12 g,制半夏4.5 g,生甘草3 g。便秘者,制大黄改生大黄9 g(后下),加枳实9 g;腹泻者,加银花炭,黄芩炭各9 g,或生山楂1 5 g(伴白糖吞服);有肠寄生虫者,加乌梅肉4.5 g,使君子肉l 5 g(炒香,分2次嚼碎吞服),槟榔30 g(先浸1夜,另煎汁冲服)。 4)接触性荨麻疹气血双虚型:久病后耗气伤血所致。每日发疹不息,致食纳锐减,夜寐欠安,神情疲惫,面色苍白,肢软无力,动辄气喘,唇甲色淡。舌体胖嫩,质淡,脉细弱。治宜调补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黄芪、生地、制首乌、茯苓皮各1 2g,党参、白术、当归、白芍各9 g,川芎4.5 g,炙甘草3 g。神志不宁夜不安者,加夜交藤30g,炙远志、酸枣仁各9 g;面色灰暗舌有淤斑者,加桃仁泥9 g,杜红花6 g。 5)接触性荨麻疹冲任不调型:常在月经前2~3天发疹,往往随月经的结束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时又复发作,亦称“月经疹”;”;。治宜调摄冲任。方药:二仙汤和四物汤加减。大生地12 g,川芎4.5g,当归、赤芍、丹参、仙茅、仙灵脾、肉苁蓉、黄柏各9g,炙甘草3 g,大枣15 g。 (2)治疗接触性荨麻疹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每服4片,每日 2次。用于风热侵袭型。 2)桑菊感冒片:用治外感风热之证。成人每次4~8片,每日2~3次。 3)风热感冒冲剂:用治外感风热之证,症见风疹色红,发热重,恶寒轻,舌苔薄黄,脉微数。每服l 0g,每日3次。 4)星角地黄丸: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用治血热之荨麻疹。每次1~2丸,每日2次。 5)追风止痒丸:用治荨麻疹,皮肤刺痒,见风尤甚者。每服10 g,每日2次。 6)防风通圣丸:用治外感风热,表里俱实之证,可见发热,头痛头昏,目赤,肌肤隐疹,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状。每服6 g,每日2~3次。 7)胡麻散:用治风湿热毒引起的荨麻疹,每服6 g,每日1~2次。 8)乌蛇止痒丸:用治荨麻疹瘙痒无度,皮肤干燥、夜间尤甚者。)每服l0粒,每日3次。 (3)接触性荨麻疹的单方验方 1)苦参60g 。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 2)苍耳草王20 g。煎水洗澡,连洗3次。 3)防风、荆芥各9 g。水煎服,每日1次。 4)山楂、竹叶、麦芽、甘草,水煎服。适用于食物过敏性荨麻疹。 5)百部15 g,用白酒l00 mL煮,纱布浸药酒擦患处。 6)苍术5 g,白术30g,茯苓、荆芥、丹皮、丹参、龙骨各15 g,防风、川芎各9 g,白蒺藜12 g,僵虫、黄芩各l 0g。水煎服,每日1剂。舌苔黄腻,偏干湿热者可去茯苓,加入土茯苓30g,地肤子15 g,白藓皮12 g。 (4)接触性荨麻疹的针灸治疗 1)神阈穴拔罐:患者仰卧将酒精棉球点燃,迅速投入罐内,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脐部(神阙穴),待3~5分钟后将火罐取下,再进行第2次,连续拔3罐为1次,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2)刺拔大椎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2~3下,然后在刺针部拔火罐,以溢血为度,5~1 0分钟起罐。以荨麻疹是否消退决定次数。 接触性荨麻疹的治疗:1.内用药物 (1)抗组胺制剂:抗组胺制剂包括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荨麻疹常用H1受体拮抗剂。本类药物能拮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而引起的红斑、风团及支气管和平滑肌痉挛等作用,以达到治疗接触性荨麻疹目的。 1)西替立嗪(仙敏特):通过长效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活性。10mg,每日1次。副作用主要为口干、头痛、嗜睡、激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12岁以下儿童禁用。 2)赛喹非那定(必卡吩):对组胺H1受体和5-羟色胺有高活性拮抗作用,并能激活双氨氧化酶,促进组胺代谢,从而导致组织内组胺含量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5 0~1 00 mg,每日3次;预防维持量25~50 mg,每日1次或每日2次。孕妇禁用,严重肝、肾损害者慎用。 3)特非那定(特非那丁):通过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对毛细血管的扩张作用。对急、慢性接触性荨麻疹有效率分别为89%、9 1.9%。60mg,每日2次。 4)盐酸安他唑啉(安替司丁):本品为抗组胺药,并有中枢镇静、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口服对接触性荨麻疹疗效可维持4~6周。l00mg,每日3次.,副作用为暂时性困倦,偶有过敏时应停用。心衰者、司机慎用。 5)奥沙米特(苯咪唑嗪):具有很强的抗组胺活性和一定的抗5-羟色胺、抗胆碱能活性。30mg,每日2次,必要时可60mg,每日2次,于早晚饭后服。孕妇慎用。 6)其他:常用药物有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可单用或交替使用或联合应用。本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嗜睡。 对顽固的、应用抗组胺受体拮抗剂无效的患者,以及伴有明显腹痛的急性接触性荨麻疹,可合并应用抗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甲氰咪呱)或雷尼替丁。糖皮质激素应用于急性严重病例如过敏性休克、血清病性接触性荨麻疹或伴发有坏死性皮肤血管炎的荨麻疹,对慢性病例效果不显著。抗生素和磺胺类制剂适用于经胃肠道或呼吸道明显或隐伏性感染引起的荨麻疹患者。以活性减弱的雄性激素(attenuated androgeng)如达那唑(danazol)、司坦唑(stanozol,康力龙)、羟甲烯龙(0xymetholone,康复龙)等治疗先天性CLINH缺陷,可纠正其生化缺损并有预防发作的效用,后者只能用抗纤维蛋白溶酶药物如6-氨基己酸,每日6~8g,有时可控制自然发作,对部分病例可预防接触性荨麻疹发作。 (2)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索C、维生素P、钙剂、硫代硫酸钠等,常与抗组胺类药物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3)肾上腺素:对皮疹广泛或合并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可立即皮下注射本品0.5~1.0 mL(心脏病与高血压患者慎用),以防喉头水肿。 (4)抗生素:有严重感染者可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胆碱能荨麻疹加用抗胆碱药。 2.接触性荨麻疹的外用药物 可用1%薄荷醑、炉甘石洗剂、止痒粉、2%石炭酸、3%水杨酸等。 3.中医治疗接触性荨麻疹 (1)辨证论治 1)风寒型:风团色白,遇寒冷或风吹则剧,得暖则瘥,冬重夏轻。苔薄白或薄白而腻,脉浮紧或迟缓。多见于寒冷刺激性接触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调合营卫。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麻黄、羌活、独活各4.5 g,赤芍9g,生姜皮、制川乌(先煎)、炙甘草各3 g,大枣15 g,青葱管5根。伴有关节疼痛者,加左秦艽9 g,威灵仙12 g,虎杖15 g 。 2)风热型:接触性荨麻疹发病急骤,风团色红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轻,恶风微热,口渴心烦。苔薄黄,舌红,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利湿。方药:消风散加减。桑叶、苍术皮各6 g,蝉衣、生甘草各3 g,防风、牛蒡、银花、黄芩、山栀各9 g,苦参片、生皮仁各12 g,生甘草3 g。咽喉痛肿者,加板蓝根30g,山豆根9g;情绪烦躁者,加地骨皮、牡蛎(先煎)各3 0 g、珍珠母90g(先煎)。 3)肠胃湿热型:接触性荨麻疹发疹时脘腹疼痛难忍,拒按,或坐卧不安,进食不能,倦怠无力,大便溏泄为多,间或秘结。苔黄腻,脉濡数。治宜祛风解表,通腑泄热。方药: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加减。防风、苍术、荆芥各6g,茵陈15 g,生山栀、制大黄各9g,茯苓皮、苦参片各12 g,制半夏4.5 g,生甘草3 g。便秘者,制大黄改生大黄9 g(后下),加枳实9 g;腹泻者,加银花炭,黄芩炭各9 g,或生山楂1 5 g(伴白糖吞服);有肠寄生虫者,加乌梅肉4.5 g,使君子肉l 5 g(炒香,分2次嚼碎吞服),槟榔30 g(先浸1夜,另煎汁冲服)。 4)接触性荨麻疹气血双虚型:久病后耗气伤血所致。每日发疹不息,致食纳锐减,夜寐欠安,神情疲惫,面色苍白,肢软无力,动辄气喘,唇甲色淡。舌体胖嫩,质淡,脉细弱。治宜调补气血。方药:八珍汤加减。黄芪、生地、制首乌、茯苓皮各1 2g,党参、白术、当归、白芍各9 g,川芎4.5 g,炙甘草3 g。神志不宁夜不安者,加夜交藤30g,炙远志、酸枣仁各9 g;面色灰暗舌有淤斑者,加桃仁泥9 g,杜红花6 g。 5)接触性荨麻疹冲任不调型:常在月经前2~3天发疹,往往随月经的结束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时又复发作,亦称“月经疹”;”;。治宜调摄冲任。方药:二仙汤和四物汤加减。大生地12 g,川芎4.5g,当归、赤芍、丹参、仙茅、仙灵脾、肉苁蓉、黄柏各9g,炙甘草3 g,大枣15 g。 (2)治疗接触性荨麻疹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每服4片,每日 2次。用于风热侵袭型。 2)桑菊感冒片:用治外感风热之证。成人每次4~8片,每日2~3次。 3)风热感冒冲剂:用治外感风热之证,症见风疹色红,发热重,恶寒轻,舌苔薄黄,脉微数。每服l 0g,每日3次。 4)星角地黄丸: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用治血热之荨麻疹。每次1~2丸,每日2次。 5)追风止痒丸:用治荨麻疹,皮肤刺痒,见风尤甚者。每服10 g,每日2次。 6)防风通圣丸:用治外感风热,表里俱实之证,可见发热,头痛头昏,目赤,肌肤隐疹,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状。每服6 g,每日2~3次。 7)胡麻散:用治风湿热毒引起的荨麻疹,每服6 g,每日1~2次。 8)乌蛇止痒丸:用治荨麻疹瘙痒无度,皮肤干燥、夜间尤甚者。)每服l0粒,每日3次。 (3)接触性荨麻疹的单方验方 1)苦参60g 。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 2)苍耳草王20 g。煎水洗澡,连洗3次。 3)防风、荆芥各9 g。水煎服,每日1次。 4)山楂、竹叶、麦芽、甘草,水煎服。适用于食物过敏性荨麻疹。 5)百部15 g,用白酒l00 mL煮,纱布浸药酒擦患处。 6)苍术5 g,白术30g,茯苓、荆芥、丹皮、丹参、龙骨各15 g,防风、川芎各9 g,白蒺藜12 g,僵虫、黄芩各l 0g。水煎服,每日1剂。舌苔黄腻,偏干湿热者可去茯苓,加入土茯苓30g,地肤子15 g,白藓皮12 g。 (4)接触性荨麻疹的针灸治疗 1)神阈穴拔罐:患者仰卧将酒精棉球点燃,迅速投入罐内,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脐部(神阙穴),待3~5分钟后将火罐取下,再进行第2次,连续拔3罐为1次,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2)刺拔大椎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2~3下,然后在刺针部拔火罐,以溢血为度,5~1 0分钟起罐。以荨麻疹是否消退决定次数。
预防预后:
接触性荨麻疹的病因概要: 接触性荨麻疹的病因主要有5个方面:丙醇、丁醇、戊醇等化学性因素;鱼、虾、蟹、肉等食物及添加剂;痢特灵、磺胺、血清制品等药物因素;动物、植物及吸入物;冷热、日光、摩擦、压迫、机械刺激等物理因素。 接触性荨麻疹的详细解释: 接触性荨麻疹的病因为: 1.化学性因素 如乙醇、丙醇、丁醇、戊醇、苯甲醇、乙酸、丁酸、苯甲酸、甲醛、苯甲酚钠等。 2.食物及添加剂 主要是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肉、蛋;蕈类、草莓;食物中的颜料、调味品、防腐剂等。 3.药物 常见的有青霉素、痢特灵、磺胺、血清制品、疫苗等抗原性药物。其次有维生素B、阿斯匹林、多黏菌素、奎宁、吗啡、可待因等又称组胺释放剂。 4.动物、植物及吸入物 某些昆虫叮咬,接触荨麻,吸入花粉,动物的皮屑、羽毛、灰尘。 5.物理因素 常见的有冷热、日光、摩擦、压迫、机械刺激等。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后局部发生风团和水肿性红斑。接触性荨麻疹分为变应性、非变应性和机理不明3种。变应性接触性荨麻疹常因接触某些致敏物如纺织品衣裤、唾液、氮芥等后局部出现风团,可伴有血管性水肿。非变应性接触性荨麻疹是因为接触原发刺激物如二甲基亚砜、苯唑卡因等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也可能是接触物直接作用于小血管使其扩张、通透性增加,局部出现风团反应。有的机理不明,如过硫酸铵引起的接触性荨麻疹,此类荨麻疹斑贴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