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危象
什么是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也称为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因为未治疗或不规则治疗、131I治疗后、手术后、受伤、产后、感染等,产生明显之症状,特别是发热和意识障碍,表现为所有甲亢症状的急骤加重和恶化,伴有一至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失代偿。本病多见于老年甲亢患者、较重甲亢未予以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Graves甲亢患者。甲状腺危象的发病率低于10%,但病死率为20%一50%。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 一、主诉 患者主诉为高热、大汗、心悸、气短、焦虑烦躁、眼突胀痛等。 二、临床表现 (一)主要表现 1.典型表现主要是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2℃,病情稍轻者也可为中等程度的发热。 2.多汗,甚至大汗淋漓,皮肤潮湿,未及时治疗者因脱水可致皮肤干燥。 3.呼吸急促,静息状态下气短、心悸、心颤感显著。 4.心动过速,心率多在140次/分以上;常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可诱发心绞痛发作;重者发生心力衰竭,低血容量性及心源性休克。 5.还可有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常体重锐减、重度消瘦,更严重者呈恶病质状。 6.患者表现极度焦躁不安,甚至精神症状,或感觉迟钝、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二)次要表现 少数患者出现剧烈腹痛,与急腹症样表现相似。个别患者持续性抽搐,可并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水肿、急性肾衰竭,有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休克。
疾病检查:
甲状腺危象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主要是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2℃,病情稍轻者也可为中等程度的发热。 2.多汗,甚至大汗淋漓,皮肤潮湿,未及时治疗者因脱水可致皮肤干燥。 3.呼吸急促,静息状态下气短、心悸、心颤感显著。 4.心动过速,心率多在140次/分以上;常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可诱发心绞痛发作;重者发生心力衰竭,低血容量性及心源性休克。 5.还可有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常体重锐减、重度消瘦。更严重者呈恶病质状。 6.患者表现极度焦躁不安,甚至精神症状,或感觉迟钝、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二、辅助检查 (一)首要检查 甲状腺危象目前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但在抢救处理时,仍需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项目。 1.血常规 白细胞增高伴轻度核左移。 2.血生化 因脱水性质不同,血电解质相应异常改变,血钠、血钾、血氯升高或降低,也可在正常范围,血钙可轻度升高。肝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可升高,肾功能异常,可出现肾前性氮质血症。 3.心电图 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表现。 4.甲状腺相关激素测定 对既往甲亢病史不明或疑似淡漠型甲亢的患者,应采用快速发光学检测方法测定甲状腺功能,血清TT3、TT4、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降低对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二)次要检查 1.尿常规 如发现泌尿系感染征象(白细胞、上皮细胞增多,或见到脓细胞),可帮助明确甲状腺危象诱因,有助于抗感染治疗用药的选择。 2.胸片 排除肺感染所致甲状腺危象的诱因。 3.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对明确甲状腺危象的诱因及机制有所帮助。 此外,可围绕寻找甲状腺危象诱因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尿、痰细菌学检查与药敏试验。 (三)检查注意事项 1.目前甲状腺危象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辅助检查仅为诊断提供参考或对明确发生甲状腺危象的诱因有所帮助,故临床确定诊断应主要依据既往甲亢病史和症状、体征,不应依赖和等待辅助检查结果而延误抢救时机。 2.根据病情需要,有的检查可重复进行,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鉴别诊断: 目前甲状腺危象尚无特异诊断标准,诊断确立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临床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常见的情况如下。 1.以持续性高热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单纯的感染性疾病,而漏诊甲状腺危象。 2.以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等心脏症状为主者,易误诊为单纯的心脏病,而漏诊甲状腺危象。 3.表现为低血容量性及心源性休克者,需与感染性休克相鉴别,并进一步究其休克的原因,可发现甲状腺危象所致。 4.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严重者,易被误诊为急性重症型肝炎,检查肝功能、甲状腺激素可予以区别。 5.重度消瘦者易被误诊为癌症晚期,后者于胸片、B超、CT等检查多可找到癌发病灶。 6.表现为谵妄、昏迷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后者无甲状腺危象的其他代谢极度亢进的表现,头部CT可见相应出血或梗死的影像改变。
疾病治疗: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概要: 甲状腺危象避免各种导致甲状腺危象的诱因,手术中、术后密切观察,主要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同时拮抗应激、祛除诱因、对症治疗。治疗过程密切观察各系统临床表现等。 甲状腺危象的详细治疗: 甲状腺危象的预防: 必须高度重视甲状腺危象的预防。对甲亢患者应做好宣教工作,提高对甲状腺危象的防范意识,避免各种导致甲状腺危象的诱因,积极治疗伴随疾病。临床各科医师,对甲亢患者预行各种手术前,应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病情未稳定者暂缓手术,积极抗甲状腺治疗。必须急诊手术者,尽最大可能进行术前准备,并手术中、术后密切观察,一旦发现甲状腺危象前兆,即按甲状腺危象处理。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甲状腺危象主要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同时拮抗应激、祛除诱因、对症治疗。 (二)具体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①镇静,吸氧;②克分补液:每日补液量在300—600 ml;③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及一些矿物质的补充。 2.对症治疗 (1)降温:高热者积极降温,可使用中枢性降温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配合外周物理性降温,必要时进行人工冬眠。 (2)积极抗感染:积极寻找感染灶,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或选用足量广谱高效抗生素。 (3)纠正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针对心律失常类型选用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力衰竭者使用洋地黄及利尿剂。 (4)纠正电解质紊乱:使血钠、血钾、血氯、血钙、血磷等恢复正常。 (5)改善心脑肾供血,保护肝功能。 3.抗甲状腺治疗 (1)首先阻断T9、T4合成和T4转化为T3:首选PTU,因为该药可以阻断外周组织中T4向具有生物活性的T3的转换。首剂600 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继之200 mg,每8小时1次;或MMI首剂60 mg,口服,继之20 mg,每8小时1次。症状缓解后ATD逐渐减量。 (2)其次抑制T3、T4释放:应用ATD l小时后给予碘剂,复方碘溶液5滴,每6小时1次,或碘化钠1.0 g,溶于500 ml液体中静脉滴注12~24小时,第~个24小时内可用1一3 g。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3~7日停药。 (3)清除血浆内T3、T4: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时或有条件情况下,可选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等措施迅速降低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4)降低周围组织对T3、T4的反应:无心力衰竭或哮喘者选用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普萘洛尔20~40 mg,口服,每6小时1次;无低血压或休克者可用利血平1 mg,肌内沣射,每6~8小时1次。 4.拮抗应激,改善预后 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100 mg或地塞米松2 mg,静脉滴注,均为每6—8小时1次。 (三)治疗注意事项 1.因甲状腺危象尚无特异性诊断标准,病死率极高,治疗必须争分夺秒,当临床高度疑似本症及有危象前兆者应按甲状腺危象处理。 2.治疗过程密切观察各系统临床表现,尤其是精神症状和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行中心静脉压监护。 3.伴哮喘和心脏泵衰竭者禁用普萘洛尔,如必须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则可选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4.经上述积极治疗有效者病情在1~2日内明显改善,1周内恢复,注意碘剂和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直至停药,ATD亦应逐步过渡到常规治疗剂量。
预防预后:
病因: 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因为未治疗或不规则治疗、131I治疗后、手术后、受伤、产后、感染等,产生明显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