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肌间隙蜂窝织炎
什么是嚼肌间隙蜂窝织炎?
嚼肌间隙位于嚼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嚼肌间隙蜂窝织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间隙感染之一。感染主要来源于下颌阻生智齿冠周炎及下颁磨牙根尖周炎的炎症。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嚼肌间隙蜂窝织炎的症状:嚼肌区局限性肿胀或整个腮腺嚼肌区的肿胀,伴有严重的张口困难及疼痛。由于嚼肌和腮腺筋膜的覆盖。脓肿形成后常不出现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但局部常有明显压痛。嚼肌间隙感染常可侵犯下颌支骨面,形成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嚼肌间隙感染穿破嚼肌筋膜后可进入腮腺,引起腮腺间隙感染。嚼肌间隙蜂窝织炎炎症向上扩散可进入颞下间隙、联间隙,向上经乙状切迹可进入翼颌间隙,向前扩散进入颊间隙,由于颈深筋膜在下颌角,炎症不易向颌下闯隙扩散。
疾病检查:
嚼肌间隙蜂窝织炎的诊断 下颌骨后前位X线片可判断是否有边缘性骨髓炎。
疾病治疗:
嚼肌间隙蜂窝织炎的治疗 嚼肌间隙蜂窝织炎的处理原则与一般的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处理原则相同。脓肿形成后行切开引流。①口外切开引流术,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cm处切开,切开长约5~7cm。逐层分离进入脓腔,冲洗后脓腔置胶管或胶片引流。注意勿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颌外动脉。同时应检查是否有边缘性骨髓炎,探查界面是否粗糙不平,或有无死骨形成,如有应及早行死骨清除术。②口内切开引流术,沿翼下颌皱襞稍外侧纵行切开黏膜,长约2~2.5cm,沿下颌支的外侧壁进入嚼肌间隙,达到引流目的。
预防预后:
嚼肌间隙蜂窝织炎的病因:感染主要来源于下颌阻生智齿冠周炎及下颁磨牙根尖周炎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