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疮
什么是椒疮?
椒疮是指胞睑内面生颗粒,色红而粗糙不平,状如花椒,自觉眼部沙涩疼痛,遇风流泪的病证。椒疮又名椒疡,《审视瑶函·卷四·目疡》:“此症生于睥内,红而坚者是。有则沙擦难开,多泪而痛。”本病是一种社会性传染性眼病。流行范围广,感染快,男女老幼均可患病。正如俗语所说的“十人九沙”。其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接触传染,任何与病人眼分泌物接触的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感染,而病人的手、毛巾、洗脸用具等都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同时生活环境差,风沙四起,也是本病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本病的发生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生活条件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椒疮相当于西医之沙眼。本病初期常无明显异常感觉,或微觉痒涩,不耐久视,易疲劳,或少量眼眵。翻转眼睑,可见睑内脉络模糊,近眦处有少量细小颗粒,色红而坚,或夹有粟粒状颗粒。色黄而软,均主要分布于上睑。若病情发展严重,则患眼沙涩痒痛,眵泪腔黏,羞明难睁,胞睑重坠难睁,胞睑内可见颗粒累累,红赤加重,黑睛上方有赤脉长入,后期颗粒溃破,在眼睑内面形成灰白色线状瘢痕,最后完全代之以瘢痕,使睑内面变为白色光滑面。若反复感染,则可见睑内面累累颗粒与条状瘢痕相间出现。病程迁延,甚至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疾病检查:
【诊断要点】 1.症状 初起无不适感,或只感眼痒。随病情发展,自觉睑内刺痒,有异物感,沙湿流裙。病变位于上胞睑内面,表面租糙不平,赤脉模糊;睑内近眦部可见红色颗粒,同时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排列不整齐,呈半透明灰白色小泡,相互融合;在黑睛上可见由上而下的齐脉。后期在眼睛内面形成瘢痕。严重者可因出现并发症而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2.检查 翻转眼睑,可见睦内面表面粗糙。血管模糊,有花椒状及粟米状颗粒(即乳头和滤泡)。花椒状者色红质坚,粟米状者色黄质软。继则睑内漫布粟米样颗粒,风轮上方可见赤膜下垂,赤膜前端星翳迭起。后期睑内表面出现白色条状、网状甚至全部瘢痕。可并发或后遗倒睫卷毛、冷泪、窍漏、血翳包睛、睥肉粘轮、黑睛星翳、眼珠干燥等症。 【鉴别诊断】 粟疮:多见于下睑,状如杨梅,质地较软,大小均匀,排列整齐。境界清楚,愈后睑内不留瘢痕,且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疾病治疗:
本病多为实证、热证,总的治疗原则是内外兼施。轻者局部点眼药即可。重者须配合内服疏风清脾活血药,必要时可配合手术。 1.药物治疗 (1)风热客睑 证候:睑内面脉络模糊,眦部红赤,少量颗粒,目痒涩痛,生眵流泪,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本证以上睑内面眦部仅有红赤及少量颗粒生长为辨证要点。 治法:疏风清热。 处方: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可去方中淡豆豉,加赤芍、丹皮、当归以凉血活血、消肿散结。 (2)熟毒壅盛 证候:睑内面红赤及颗粒丛生。血管模糊,垂坠难开,或有赤膜下垂。痒痛变作,羞明泪黏,舌红,苔黄,脉效。本证以胞睑灼热痒痛、红赤、颗粒丛生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热祛湿。 处方:除风清脾饮(《审视瑶函》)加减。 若大便不干燥者。可去元明粉;痒甚者可加菊花、地肤子、白鲜皮等散邪止痒。 (3)血热壅滞 证候:眼睑厚硬,颗粒红坚,或有白色条纹瘢痕,风轮受侵,赤膜下垂或血翳包睛,星翳迭起,畏光泪出。涩痛难睁,舌暗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本证以胞睑厚硬,睑内红赤,颗粒累累成片,赤膜下垂或血翳包睛为辨证要点。 治法:凉血散瘀。 处方:归芍红花散(《审视瑶函》)加减。可加生地、丹皮、桃仁以助凉血化瘀退赤之功。 2.针灸治疗 (1)体针 基本处方:睛明 攒竹 肝俞 四白 曲池 丝竹空 风池 方中风池、曲池疏风清热通络;睛明、攒竹、肝俞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明目开窍;四白、丝竹空祛风通络。全方共奏疏风通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明目开窍之功。 加减运用:风热客睑者,加合谷、列缺、风门,以疏风清热;热毒壅盛者,加大椎、光明、太阳,以清热凉血;血热壅滞者,加膈俞、血海、耳尖以活血化瘀;睑络闭阻,白睛脉滞者,加太冲、足临泣、内庭、少冲、阳白、膻中、膈俞,以行气通络,活血化瘀。 操作方法:睛明穴强刺激,不留针,不提插,其他穴位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l次,7次为1疗程。 (2)耳针:取肝、胆、脾、胃、眼穴,采用耳穴压丸法,用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保留3—5天,连续治疗2—6周。 (3)三棱针;选用隐白、内庭、大椎,用三棱针点刺敢血4—5滴,两天l次,5次为1疗程。 3.其他治疗 (1)点眼:为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贵在坚持,一般用药3—6个月。①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或化铁丹眼药水.每日点眼3次。②抗生索或磺胺类眼药水、眼膏,如0.1%利福平眼液、10%一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或0 5%红霉素眼膏等。 (2)海螺蛸棒摩擦法:适用于胞睑内颗粒累累成片者。方法:将海螺蛸制成1.5cm×3.5cm左右棒状,棒端呈鸭嘴形,用黄连水煮沸消毒,取出待干备用。对术眼表面麻醉,并清洁结膜囊后,以左手翻开上睑,充分暴罐穹隆部,右手持棒,以轻快手法左右来回多次摩擦颗粒密集处,以引起点状渗血为度。摩擦后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眼膏。相隔5天1次,根据病情,可多次重复进行。经研究证实,用本法配合滴眼药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点眼治疗。也有用光明草摩擦术的,方法基本一致。操作时应注意消毒,摩擦时手法不可过重,切不可损伤黑睛。病变广泛时,可分期分段进行摩擦。(3)烙术:将小烙铁头部加热,熨烙沙眼粗糙面,促使瘢痕形成,趋向平滑。
预防预后:
《审视瑶函·卷四·目疡》:“血滞脾家火,胞上起热疮。”本病多是由于眼部不洁,外感风热毒邪,内有脾胃湿热,内外合邪。上壅胞睑。阻滞脉络,致气血失和,气血不畅,邪毒瘀积而发。结合临床归纳如下: 1.风热客睑 风热之邪直袭胞睑,滞留于局部脉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 2.热毒壅盛 喜食辛辣炙博,脾胃积热,火热毒邪上攻胞睑。 3.血热淤滞 外感风热毒邪,上壅胞睑脉络,致脉络阻滞、气血失和、与邪毒瘀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