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狭窄
什么是肛门直肠狭窄?
肛门直肠狭窄是指肛门、肛管及直肠腔道出现狭窄,致使肠内容物通过困难,出现排便障碍、便条变细、里急后重、腹胀腹痛的疾病。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指诊和镜检结果诊断并不困难。临床采用非手术疗法有一定效果。术前要控制炎症,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肛门直肠狭窄的临床表现: 肛门直肠狭窄的主要症状是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变形,狭窄越重症状越明显,甚至发生肠梗阻,轻者排便不畅,或排干便困难,粪便变扁,肛内灼热,患者有异物感及残便感,伴有肛门裂伤者则便痛、瘙痒和潮湿。中度狭窄只能排出少量稀便,便次增多,带有黏液、脓血,肛门坠胀,里急后重,因肠液和稀便刺激引起湿疹,皮炎,糜烂,溃疡,出血和疼痛。或伴腹胀,恶心纳差,腹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和轻度不全肠梗阻症状。重者仅能排出少量稀便,有假性肛门失禁症状,流出黏液和脓血稀便,肛门皮肤红肿糜烂,局部及全身症状均明显,低热,纳差,贫血,消瘦和腹胀恶心、腹痛等慢性肠梗阻症状。肛门直肠狭窄局部症状较早而明显,但腹胀恶心出现较晚,高位直肠狭窄局部症状出现较晚而不明显,但腹胀恶心,纳差等慢性不全肠梗阻症状,在中、重狭窄出现较早。 三、肛门直肠狭窄的分类 1.按肛门直肠狭窄部位分类 (l)肛门肛管狭窄; (2)直肠狭窄。 2.按狭窄程度分类 (l)轻度肛门直肠狭窄:病变累及肛门和肛管的一部分,肛门直径为1.5~2.0cm,但示指尚可通过肛管。 (2)中度肛门直肠狭窄:病变累及肛门和肛管半周,肛门直径为1.0~1.5cm,示指不能通过肛管。 (3)重度肛门直肠狭窄:病变累及肛门和肛管全周,肛门直径在l.0cm以下,小指不能进入肛管。 3.按肛门直肠狭窄的形态分类 (1)环形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腔由周围向内缩小,成一环形,直肠纵径<2cm,较多见。 (2)管状肛门直肠狭窄:狭窄构成一圈成管状,直肠纵径>2cm,较少见。 (3)线状肛门直肠狭窄:狭窄位置表浅或仅累及肛管直肠的一部分,呈半环形,不构成环状,较多见。
疾病检查:
肛门直肠狭窄的诊断检查: 肛门直肠狭窄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指诊和镜检结果诊断并不困难。轻者指诊通过下段困难,中度肛门直肠狭窄指诊时有阻力和固定感,示指不能通过,并有明显触痛,重者小指通过困难,疼痛剧烈。均能触到瘢痕,并且固定,指套可有脓血。乙状结肠镜检,狭窄上段黏膜变厚,狭窄为环状或镰状,中间孔道有粪汁和脓性分泌物流出,狭窄环上下长度不超过2.5cm,多见于痔切除和直肠吻合术的肛门和直肠狭窄。镰状狭窄占据肛管和直肠腔一部分,呈半环状狭窄。管状狭窄呈管状,肛门直肠狭窄区域较长,上下长度超过2.5cm.多见于炎性肠病,做气钡或碘油灌肠X线摄片可确定狭窄部位。可取材做活检以与肠阿米巴、血吸虫和结核鉴别。对可疑性病者应做血清梅毒试验、血清冷凝集试验、Freire试验,与梅毒和第四性病鉴别。对直肠及盆腔肿瘤,做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及CT检查均有参考价值。 诊断肛门直肠狭窄应首先确定有无狭窄,若有狭窄再进一步诊断是良性或恶性、恶性程度和范围以确定治法。对良性狭窄作了不适当扩大切除,或对恶性狭窄误诊误治,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后果。X线检查要排除肠管痉挛所致的功能性狭窄,尤其是乙状结肠容易发生痉挛,如仅根据X线诊断为狭窄就作手术,结果术中并无狭窄,应引以为戒。
疾病治疗:
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概要: 肛门直肠狭窄采用非手术疗法有一定效果。术前要控制炎症,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肛管狭窄手术,包括肛管狭窄扩肛术,肛管狭窄切开扩张术,纵切横缝术,Y-V形肛管成形术等。直肠狭窄手术包括直肠内切开术,直肠内挂线术,直肠内瘢痕切除术,直肠后纵切横缝术,肛门直肠狭窄直肠后部切开术等。 肛门直肠狭窄的详细治疗: 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 轻度肛管直肠狭窄采用非手术疗法有一定效果。中度、重度狭窄经保守治疗无效,均应手术并加以病因治疗,如阿米巴、血吸虫、结核及第四性病。 (一)肛门直肠狭窄的非手术疗法 仅用于轻、中度狭窄,如痔切除、环痔分段结扎和PPH术后直肠狭窄。先行扩肛3个月,仍无好转才考虑手术。术前要控制炎症,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1.扩肛法可用指扩法,1~2/d,连续2~3周,再改为每周1~2次,持续扩肛6~8周。由一个示指扩到两个示指,能顺利通过即可。 2.器械扩肛法可用小、中、大号肛门镜或扩肛器,从小号开始,1/d,连续2~3周递增到大号,改一周1次,连续6~8周,切忌粗暴操作,扩张过猛,撕破肠壁。 肛门直肠狭窄炎症疾病和各种损伤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激素灌肠,可减少瘢痕的形成,促进愈合。 局部热敷、坐浴理疗及换中药橡皮生肌膏,愈合快,瘢痕小,可减轻狭窄程度。直肠并有溃疡可用抗生素,激素和中药保留灌肠。 3.对中重度狭窄腹胀明显、排便困难者可将肛管插入通过狭窄部位,排气及稀便,或清洗肠道,可解除不全梗阻。恢复期给粗纤维饮食使粪便成形,可起到扩肛的作用。 (二)肛门直肠狭窄的手术疗法 1.肛管狭窄手术 (l)肛管狭窄扩肛术:适用于肛门或肛管轻度狭窄、肛管半环形或环形狭窄。 肛门直肠狭窄的操作方法: ①肛管及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手指扩肛,术者右手示指戴上手套,涂上少许润滑剂,缓缓伸人肛内,以患者觉痛能忍耐为度,每次扩肛3~5min。②初次进入头节,逐次进入中节、末节而无痛苦、无阻碍即可。③开始每天扩肛1次,3~5d后改每周1~3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延长,直至狭窄消失,排便正常,肛内可纳入2示指为宜,一般持续6~8周。④用两叶或-叶肛门镜定期扩肛。第一周隔日2次,第二周隔2日1次,第三周每周2次,第四周每周1次,至能轻松容纳2指为度。⑤用肛管扩张器定期扩肛,先由6号开始隔口1次,直至能轻松插入12号为止。无效者可改狭窄环切开术。 (2)肛管狭窄切开扩张术:适用于肛门和肛管轻、中度狭窄。 操作方法:麻醉成功后,于肛管后正中位或偏向左侧或右侧少许,行放射状切开,长约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可做1~3个切口。左右示、中指插入肛门,做弧形滑动,柔和、持续扩肛,动作由轻到重,勿使用暴力。使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及肛管周围组织得到松解。切开瘢痕组织并延长切口,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使肛门和肛管松弛,以肛内可纳入2-3指为度。修剪切口两侧瘢痕组织及皮肤,使之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创面,以利引流。凡士林纱条填人肛内并嵌入切口,外用塔形纱布压迫,丁字带固定。 (3)纵切横缝术:适于肛门或肛管轻度和中度狭窄。 操作方法:麻醉成功后,拉钩显露狭窄和瘢痕部位,上自瘢痕上0.5cm,下至瘢痕下lcm做一纵形切口,使切口贯穿瘢痕组织,切口深度以切开健康组织为宜。用剪刀潜行分离切口边缘皮肤及黏膜0.5~2cm,以减轻张力。用大圆针4号丝线从切口上端进针,通过基底部由切口下端出针,拉拢丝线两端结扎,使纵形切口变为横形,对位间断缝合5~7针。若切除组织过多,缝合时张力过大,可在肛缘外做一横形减张切口2~4cm,切口周围潜行分离1~2cm,后用0号丝线间断缝合。外用凡士林油纱条覆盖创面,塔形敷料包扎固定。术后控制排便,术后3-4d排便为好,排便前给润肠通便药。常规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术后6-7d拆线。 (4) Y-V形肛管成形术适于肛管中度和重度狭窄。 麻醉成功后,在肛管后位正中线处做纵行切口,切开狭窄瘢痕。由切口外端向肛门两侧再做两个切口,使整个切口变成Y形。切开皮下组织后,由切口中点向下分离切口周围瘢痕组织,游离形成皮瓣。在后位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部。将皮瓣尖端部拉入肛管内,与切口前端对合,使皮瓣覆盖全部创面而无张力。用0号丝线或2-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黏膜及皮肤,使Y形切口变成V形切口。若肛门严重狭窄,可在前位做同样手术,但不宜切断括约肌。将外包绕凡士林纱布的橡胶管填塞肛门内,以利压迫止血。外用塔形纱布压迫,丁字带固定。 2.直肠狭窄手术 (1)直肠内切开术:适用直肠下部的管状狭窄和环形狭窄。 操作方法:麻醉成功后,在肛门镜直视下或以示指引导,以电刀或窄刀在直肠后中线纵行切开狭窄瘢痕,使狭窄完全松弛。以示指扩张使直肠腔扩大,压迫或结扎止血,将包绕凡士林纱布的粗胶管插入直肠,置于伤口内。 (2)直肠内挂线术:适于高位直肠半环形或环形瘢痕狭窄及肛门直视下手术困难者。术前清洁灌肠2次。 操作方法:麻醉成功后,指诊,查清狭窄部位。指扩肛门,使括约肌充分松弛,便于直肠内操作。 在瘢痕狭窄处,用球头探针从狭窄部下缘穿入,穿过基底部,从狭窄部上缘拉出探针,挂以橡皮筋,退针将橡皮筋引入拉出,两端合拢拉紧钳夹,于钳下以丝线结扎。肛门敷料包扎固定。 (3)直肠内瘢痕切除术:适于直肠下段环形狭窄和3cm左右的管状狭窄。操作方法:麻醉成功后,用肛门拉钩牵开肛门,显露狭窄肠段。用两把止血钳钳夹瘢痕组织,于两钳间在狭窄后正中做纵行切口,切开瘢痕,扩张肠腔,然后环形切除瘢痕,可同时切除直肠纵肌。将切口上缘黏膜适当游离0.5~l.0cm,用0号肠线横行缝合。为防止出血过多,可边切边缝。将外包绕凡士林纱条的粗胶管放入狭窄切口处。外用纱布压迫,丁字带固定。 (4)直肠后纵切横缝术:适于直肠腹膜返折以下的管状狭窄。 操作方法:麻醉成功后,在臀部正中线、肛后缘距肛门2.5cm处,做后正中切口至尾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肛尾韧带,并游离韧带。切断肛尾韧带,狭窄位置高时可切除尾骨或骶骨下段。钝性分离直肠后间隙,显露直肠游离瘢痕狭窄管部,上下各2.5cm.勿损伤前列腺或阴道。将金属扩张器由肛门插入直肠,通过狭窄部再在直肠后壁做纵行切口,切开狭窄环。用剪刀充分分离狭窄后肠壁下的直肠黏膜下层,使黏膜得以松弛。取出金属扩张器,将切口向两侧牵拉成为横切口,4号丝线横行间断缝合直肠黏膜切口,先缝肌层,再缝肠壁。0号丝线间断缝合肛尾韧带,用丝线缝合皮肤,上部放置一引流条。切口重新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包扎。 (5)肛门直肠狭窄直肠后部切开术:适于直肠腹膜返折以上的管状狭窄和环状狭窄。 操作方法:麻醉成功后,在骶尾部中线由骶骨下端到后部肛缘上方2.5cm处开一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切除尾骨,结扎骶中动脉,切开肛提肌,显露直肠后壁,游离直肠两侧组织。另用扩张器插入直肠,通过狭窄部,在直肠后壁做纵切口,完全切开狭窄部到上下健康肠壁。取出扩张器,向两侧牵开伤口,切除狭窄瘢痕。将直肠壁分层横行缝合,但不包括黏膜。将橡皮管卷以凡士林纱布,伸人狭窄部上方。再逐层缝合筋膜和皮肤,并放一橡皮膜引流。 此外,肛门直肠狭窄尚有直肠高位重度狭窄、结肠吻合口狭窄、直肠狭窄合并严重感染或有窦道者,须经腹手术,或行结肠造口术,先天性和肿瘤引起的肛门直肠狭窄在有关章节论述。手术后示指能顺利通过肛管和直肠下部,即视为正常。
预防预后:
肛门直肠狭窄病因概要: 肛门直肠狭窄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病因,有先天性畸形、损伤、感染、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和肿瘤;病理,环形狭窄多以肠黏膜病变为主,管状狭窄是肠壁全层病变,直肠末端和肛门狭窄多由括约肌纤维化而失去收缩能力所致,且和失禁并存。 肛门直肠狭窄详细解析: 肛门直肠狭窄的病因: 1.先天性畸形 为儿童发病常见的原因,一般肛门括约肌功能尚好。 2.损伤 如外伤、战伤、工伤、化学伤以及烧烫伤等均能引起狭窄。 3.感染 肛管和直肠炎症,溃疡粘连,瘢痕挛缩,组织增生是常见原因。如肛周脓肿,蜂窝组织炎,肛门直肠结核,复杂性肛瘘,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溃疡,放线菌病,阿米巴肉芽肿,性病淋巴肉芽肿,血吸虫肉芽肿,克罗恩病等。 4.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 常因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注射、检查而引起狭窄,最多见。美国Ferguson医院1979-1984年收治的各种术后肛门狭窄212例,其中因痔切除造成的为186例(87.7%)。陈凯报道26例医源性损伤造成的狭窄,其中19例为痔瘘术后狭窄(73.1%),还有分娩时会阴撕裂,直肠吻合术,脱肛瘢痕支持固定术,先天性畸形修补手术不当,消痔灵内痔注射等。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治疗不当。 5.肿瘤 如畸胎瘤、平滑肌瘤、骶前囊肿、直肠息肉等,以及肠外邻近组织肿物压迫,如前列腺肿瘤,卵巢囊肿,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后屈后倾等。 肛门直肠狭窄的病理: 损伤和炎症在组织修复、炎症愈合过程中,有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所以都是瘢痕性狭窄,环形狭窄多以肠黏膜病变为主,管状狭窄是肠壁全层病变,直肠末端和肛门狭窄多由括约肌纤维化而失去收缩能力所致,且和失禁并存。狭窄可继发近端肠管扩张,久之可形成巨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