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inguinal hemia)。腹股沟疝的发生以男性为多,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2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沟疝的85%~95%。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腹股沟斜疝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肿块。病初肿块位于腹股沟管内,肿块不大,也不太明显,呈不完全性疝,局部有坠胀感,此时诊断较为困难。当肿块突出皮下环,里完全性疝,疝块电明显时,诊断多无困难。疝内容已坠入阴囊,构成阴囊疝时,斜疝的诊断较容易;检查时,应嘱病人站立,显露双侧腹股沟区,望诊观察双侧腹股沟区呈不对称改变+可见患侧有肿块;嘱病人用力或咳嗽时可见肿块明显增大。当用手指插入皮下环并让病人咳嗽,发现肿块从外侧向内侧突出则提示为斜疝。压迫腹环,嘱病人站立并用力咳嗽,肿块并不出现,当缓慢抬起手指,可感觉疝块由外上向内下滑动而突出。 (一)易复性斜疝 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偶有胀痛,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或肿块增大,平卧休息时或用手按压可将肿块回纳入腹腔。如疝内容为肠管,回纳时可发出咕噜声。疝内容回纳腹腔后,用手指插入皮下环探查,发现皮下环和腹环均扩大、松弛。疝内容多为小肠。 (二)难复性斜疝 其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滑动性斜疝也属一种难复性斜疝。滑动性疝的疝内容物构成疝囊壁的一部分,常见的疝内容为盲肠或乙状结肠,除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滑动性斜疝多见于右侧,左右发病率之比为1:6。滑动性斜疝常为巨大疝,腹壁缺损较大,术前确诊也较困难,多在手术中才能确诊。 (三)嵌顿性斜疝 嵌顿疝多发生于斜疝。常发生于用力或排便等腹压增高时,疝块突然增大,变硬,同时伴明显疼痛和触痛。如疝内容为大网膜则疼痛较轻;如为肠管,除局部有明显疼痛外,还可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斜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小。部分病人发病后早期可行手法回纳,解除嵌顿。多数病人来诊较晚,症状加重,不能手法回纳,如不及时手术处理,则易转变为绞窄疝。 肠管壁疝嵌顿时,局部肿块不明显,又不一定有肠梗阻的表现,容易被忽略漏诊。 (四)绞窄性斜疝 其疝内容被嵌顿并发生供血障碍。临床症状较嵌顿疝更严重,疼痛和触痛均明显加重。绞窄时间较长者,疝内容坏死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局部急性炎症,病人可有脓毒血症的全身表现。
疾病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人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可诊断。应注意各疝之间的鉴别,腹股沟斜疝应注意与精索鞘膜积液的鉴别。
疾病治疗: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概要: 腹股沟斜疝一般均需作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仅适用于婴儿腹股沟疝,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手术疗法 是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法。再次手术前有时很难确定复发疝的类型。 腹股沟斜疝的详细治疗: 治疗 腹股沟疝一般均需作手术治疗。但一周岁以内的患儿,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肉增强有自愈可能,可暂缓手术。妊娠后期引起的腹股沟疝在分娩后也可能会消失。 (一)非手术疗法 仅适用于婴儿腹股沟疝,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常用方法是使用疝带。 下列情况禁忌使用疝带:①不可回复、嵌顿和绞窄性疝绝对禁忌使用疝带治疗;②巨大疝;③并发睾丸下降不当或鞘膜积液等也不宜用疝带治疗;④2岁以上幼儿不宜用疝带,因纱制疝带多无效,橡皮、皮革或金属制的疝带又对其刺激过大,且有伤于精索。 方法:婴幼儿宜用纱制疝带。因其用法简便,对腹股沟区能提供平均而坚实的压力,有效地防止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如加用适当的保护措施(如扑粉),可以不伤及皮肤。这种疝带必须日夜佩戴,唯婴儿洗澡时疝带应该调换。临床上确有少数婴儿用疝带治疗1年左右的时间获得痊愈,但如疝带佩用6个月后疝仍然脱出者估计痊愈无望,宜手术治疗为妥。 具体操作为:斜疝先予复位后用手指按住内环处不使脱出,弹性疝带挽成圈后就放在内环处,将弹性疝带穿过圈子形成一个结.恰好压在内环处,而疝带头则压在腹股沟上,向后绕过臀部,紧系在后背部正中位置。 成人患者宜用具有弹性的疝带。疝带必须依照病人的体态和疝囊口的大小定制,必须佩戴后使疝垫恰好压在腹股沟的内环口上,并使腹殷沟管闭合。佩用疝带时病人必须平卧,使疝内容物完全还纳,然后方可佩戴。用疝带的病人不应不佩疝带就直立行走,因为它一旦重新脱出即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嵌顿,只有在病人平卧或睡眠时方可取下疝带。 疝带如已不能有效地托住疝内容物,就应考虑改用手术疗法,如一旦发生疼痛或不能回纳,更应立即就医,防止发生嵌顿及绞窄。 应用疝带常对精索造成受压的情况,结果形成鞘膜积液、精索神经炎或偶尔可以发生睾丸萎缩现象,长期佩用疝带也会引起疝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导致腹壁各层组织的正常解剖模糊不清或萎缩退化,反而使手术修补更为困难,更易术后复发,故除非有明显的手术禁忌情况存在,任何腹股沟疝均应以手术疗法为佳。 (二)手术疗法 是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小儿斜疝及各种成人腹股沟疝。手术目的是高位结扎疝囊并加强腹壁薄弱部分。 1.腹股沟斜疝 (1)术前准备:注意局部及全身有无感染病灶,高龄病人更应了解其有无呼吸,循环,肝、肾等功能衰竭和糖尿病等情况。绝不应视疝修补为“小手术”,而忽视全面检查和必要的准备和治疗。巨大的腹股沟疝病人,术前应卧床休息,使疝内容物全部回人腹腔内,以便术后切口良好愈合。巨大的腹壁切口疝手术前可采用一段时间的气腹治疗,以松弛腹壁,并根据需要准备阔筋膜或移植物以修复缺损。有绞窄者与一般急性肠梗阻病例准备相同,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并应用抗生素。股疝绞窄时有些病人局部包块不增大,压痛不明显,容易漏诊,应予注意。 术前局部皮肤进行多次情况,手术前晚或手术当日剃毛,进手术室前让病人排尿,使膀胱空虚,避免术中损伤膀胱。有肠梗阻者术前应置胃肠减压管。以防术中呕吐。一般疝修补不用抗生素,若有特殊情况需要预防性抗生素时,必须在术前1小时左右与麻醉术前用药同时肌注,使手术时组织内抗生素达到高浓度。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无效。 (2)手术处理原则 1)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婴幼儿斜疝,可单纯切除疝囊,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2)疝修补术:在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利用邻近健康组织进行内环和腹股沟管的修补。常用的方法有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佛格逊法,加强后壁的巴西尼法和哈尔斯特法,以及麦克威法。 巴西尼法:疝囊高位结扎后,游离并提起精索。在精索的后方,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于精索前方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筋膜和皮肤。 3)嵌顿疝的处理:时间短、无肠管坏死,可用手法复位。病人平卧,臀部稍垫高,下肢外展微屈,术者将疝托起,沿脱出方向向腹腔内缓慢推送。婴幼儿复位前应适量使用镇静剂,待入睡后再行手术复位。复位后严密观察24小时。如出现腹膜炎征象,应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3)手术中意外及术后并发症 1)手术中意外:由f操作不够细致,或因粘连而解剖关系不清,手术时误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2)手术后并发症:①阴囊内血肿:由于止血不够完善,操作粗暴及不必要的分离疝囊引起的。应将阴囊抬高,并作冷敷,以后再应用热敷,一般血肿可逐渐吸收消散。②疝修补术后疼痛:多由于髂腹下或髂腹股沟神经受疤痕组织压迫或包在缝线内所致。若疼痛剧烈,可先试用局部封闭疗法。必要时行手术解除其压迫。⑨剥离精索时不慎损伤精索组织,或修补疝时缝合过紧而使精索发生绞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可造成手术后睾丸及精索肿胀、鞘膜积液、附睾炎及睾丸炎,甚至萎缩。 (4)术后复发原因 1)手术病例选择不当;有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等。 2)恢复工作太早;术后3个月内,作过度体力劳动。 3)手术中损伤血管、神经或发生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等。 4)疝囊颈部周围脂肪组织未清除。 5)其他如高龄、肥胖、肌肉不发达、全身情况不良。 (5)新型手术方法:传统疝修补术所存在的最大缺陷是不按解剖层次强行将不同解剖组织机械性地缝合在一起,因组织愈合能力差和张力过大导致缝合线断裂或缝合缘撕裂。因而减少疝修补术时缝合张力成了改进手术方式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至80年代末,有学者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概念,即利用假体材料安放在腹股沟管后壁以填补局部腹壁缺损、加强腹壁强度、重建内环口、消除缝合张力.从而达到明显减少或彻底杜绝疝修补术后的复发。 手术方法:分离出疝囊后,将疝囊内翻送入腹腔。无需按传统方法高位结扎疝囊。然后用合成纤维网片制成一个圆柱形或花瓣形的充填物,将其填充在疝的内环处以填充疝环的缺损,再用一个合成纤维网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而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1986年有人将这一术式正式命名为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方法有4种:①经腹膜前法(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TAPA);②完全经腹膜外法(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A);③经腹腔内法(intraperitoneal onlaymesh technique,IPOM)和④单纯疝环缝合法。前3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内部用合成纤维网片加强腹壁的缺损;最后一种方法,用钉或缝线使内环缩小,只用于较小的较轻的斜疝。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临床上较少开展。 (6)嵌顿疝的处理:时间短、无肠管坏死,可用手法复位。病人平卧,臀部稍垫高,下肢外展微屈,术者将疝托起,沿脱出方向向腹腔内缓慢推送。婴幼儿复位前应适量使用镇静剂,待入睡后再行手术复位。复位后严密观察24小时。如现腹膜炎征象,应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7)特殊类型疝的处理 1)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因反复疝出与疝囊粘连不能回纳。其发生常与使用疝带有关;病史较久的巨型疝亦可发生。手术时应注意解剖关系,避免出血及内脏损伤。粘连较重的大网膜应切除,以免还纳后与内脏粘连。 2)滑动性疝:易发生于大漏斗形疝,其病史较长,常为难还复性疝。右侧多见,疝内容物常为盲肠。左侧滑动性疝内容物多为乙状结肠、降结肠,也有膀胱为其内容物者。在剥离疝囊时如不注意易致损伤。疝囊无腹膜部分要使之腹膜化,因此细心解剖和剪裁疝囊非常重要。另外,还纳的脏器要有一定的活动度,避免扭转、成角或再粘连,然后进行修补。 3)复发性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的疝称复发性腹股沟疝(简称复发疝)。实际上,包括如下3种情况: 真性复发疝: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或病人本身的原因,在疝手术的部位再次发生疝。再发生的疝在解剖部位及疝类型上,与初次手术的疝相同。 遗留疝:初次疝手术时,除了手术处理的疝外,还有另外的疝,也称伴发疝,如右侧腹股沟斜疝伴发右侧腹股沟直疝等。由于伴发疝较小,临床上未发现,术中又未进行彻底的探查。成为遗留的疝。 新发疝:初次疝手术时,经彻底探查并排除了伴发疝,疝修补手术也是成功的。手术若干时间后再发生疝,疝的类型与初次手术的疝相同或不相同,但解剖部位不同,为新发疝。 后2种情况,又称假性复发疝。从解剖学、病因及发病时间等方面来看,上述3种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分析处理也应有所区别。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再次手术前有时很难确定复发疝的类型;再次手术中,由于前次手术的分离、瘢痕形成,局部解剖层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要区分复发疝的类型有时也不容易。疝再修补手术的基本要求是:①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能够作不同类型疝手术的医师施行;②所采用的手术步骤及修补方式只能根据每个病例术中所见来决定,而辨别其复发类型并非必要。
预防预后:
腹股沟斜疝病因概要: 腹股沟斜疝主要由两方面引起:鞘状突的开放或闭锁是疝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因为腹胶沟区存在着解剖上的缺损所致,是由后天性因素引起的。 股沟斜疝详细解析: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先天性因素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脊柱两侧,相当于第2-3腰椎处,在腹后壁的腹横筋膜和腹膜之间逐渐向下移动。在胚胎3个月时,睾丸移至髂窝内,7个月接近腹股沟管内环处.于出生前1个月左右,睾丸在内环处进入腹股沟管,一般于出生前降入阴囊内。如出生后睾丸仍停留于腹后壁或腹股沟处,则称隐睾。在睾丸下降时,紧贴于睾丸前方的一部分腹膜,即随同睾丸穿过腹股沟管,一起下降到阴囊中,这样便形成了上通腹腔的腹膜鞘状突。在正常发育时,婴儿出生后不久,除包绕睾丸部分形成睾丸固有鞘膜外,其余部分则均萎缩、闭锁而遗留一极细的纤维索带或消失。如果这个腹膜鞘状突继续开放未闭锁,仍和腹腔相通,即形成一个天生的疝囊。根据腹内压的力学原则,最弱之点所受的压力最大,亦即所谓“焦点压力”,因此腹膜鞘状突存在,当腹内压增高时或腹壁肌肉因某些因素而松弛时,就很容易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如果鞘状突仅下段闭锁,而上段继续开放,同样也可以诱发先天性斜疝。由于右侧睾丸下降的速度慢于左侧,腹膜鞘状突未闭的时间也较长,故诱发先天性斜疝的机会较左侧为多。由此可见,鞘状突的开放或闭锁不全是疝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故Russel曾片面地认为“没有腹膜囊即无腹疝”。 (二)后天性因素 后天性斜疝发病机制完全不同,它是因为腹胶沟区存在着解剖上的缺损所致。因为腹膜鞘状突已经闭锁,而另有新的疝囊经腹股沟管所形成。首先是腹股沟管区原是一个无肌肉保护的腹壁薄弱处,且有精索穿过。如腹横筋膜弓和腹内斜肌下缘高位或发育不全,可使该区抗力更加削弱。其次是生理学上保护性机制的失效。正常时,有两种生理防卫功能:一是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对内环的括约作用。当腹横肌与腹横筋膜收缩时,腹横筋膜增厚而形成凹间韧带,同内环一起被牵向外上方。从而在腹内斜肌深面关闭了腹股沟管内环,阻止了疝囊的形成。二是腹横筋膜弓的开闭作用,正常休息时,腹横筋膜弓(或为联合腱)向上凸出,但当腹部肌肉受到刺激.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紧张时,腹横筋膜弓可以拉平,向腹股沟韧带靠拢,关闭腹股沟内环有利于防止疝的发生。若腹横筋膜或腹横肌发育不全,肌肉松弛。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分离,则均将易于诱发后天性斜疝。临床上后天性斜疝较先天性者为多。 老年、体衰、肥胖、腹肌缺乏锻炼等情况常使腹壁肌力减退而诱发腹股沟斜疝。胶原代谢异常与腹外疝发病有很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概括而言腹股沟疝的发生有腹壁抵抗力薄弱和腹内压升高两大因素,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疝,均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应弄清患者具体的特有发病机制作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