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中医)
什么是烦躁(中医)
?
烦与燥,是两种不同的症状。烦,为心烦不安;躁,系形体躁动。《类症治裁》说:“内热为烦,外热为躁。”(烦躁论治)烦多为自身感觉,躁多为他觉所察。由于烦与躁往往同时出现,故合称为烦躁。此症可见于外感时病,亦可见于内伤杂病。但以外感时病为多见,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鉴别】 常见证候 表寒郁热烦躁:恶寒发热,无汗烦躁,头身疼痛,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紧。 少阳郁热烦躁:寒热往来,胸陆满闷,口苦,咽干,目眩,烦躁多言,惊惕不安,周身困重,不可转侧,小便不利,苔薄黄,脉弦或弦散。 阳明腑实烦躁:壮热烦躁,汗出口渴,腹硬满疼痛,呼吸气粗。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热结旁流,甚则神昏谵语,喜凉恶热,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 气分热盛烦躁:壮热不退,烦躁不宁,汗出,胸膈热,唇焦咽燥,口渴欲饮,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黄燥,脉洪大。 热入营血烦躁:身热夜甚,烦躁不寐,甚或发狂,斑疹透露,吐血衄血,或尿血便血,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痰火内扰烦躁:身热面赤,胸闷气急,烦躁不寐,痰黄粘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瘀血内结烦躁:心烦躁扰不宁,面唇青紫。眼窝黯黑。皮肤青紫或有瘀斑,心胸刺痛,或少腹硬满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易解,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或结代。 心血不足烦躁:心烦不寐,易惊易醒,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头晕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阴虚火旺烦躁:虚烦不寐,躁扰不宁,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腰膝痠软,颧红唇赤。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鉴别分析 表寒郁热烦躁与少阳郁热烦躁:二证皆为外邪慢袭,热郁于内所致。但表寒郁热烦躁,乃外有风寒闭遏,内有阳热不伸,故既有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脉浮紧的表寒证,又有烦躁、苔白兼黄等部热内扰之象。而少阳郁热烦躁,证属半表半里,烦躁兼有胸胁满闷,小便不利,惊惕不安,肢体困重,不能转侧。表寒郁热烦躁,治在外解风寒,内清郁热,方用大青龙蛹;少阳郁热烦躁,治在和解少阳,清热镇惊,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阳明腑实烦躁、气舟热盛烦躁与热入营血烦躁:均为实热之证,多见于外感热病。阳明腑实烦躁,多因热与燥尿相搏结,腑气不通所致。其辨证要点为壮热烦躁,大便秘结,腹满疼痛。气分热盛烦躁,则田燥热充斥内外而致。其辨证要点为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热入营血烦躁,常因气分病邪不解,邪热内陷营血,故有热窜血络(发疹发斑),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表现。其辨证要点为:烦躁不宁,斑疹适发,失血,舌质红绛。热入阳明腑实烦躁,治宜清热生津,峻下热结。方选大承气汤加减。气分热盛烦躁,治宜泄热除烦,方用白虎汤加减。热入营血炳躁,治宜透营转气,清热凉血,方用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 痰火内扰烦躁与瘀血内结烦躁:痰火内扰烦躁,多因痰留日久,郁而化热,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外感时邪,化热化火,灼津炼液,聚生痰浊,痰火互结,扰及神明。瘀血内结烦躁,则因热邪羁留,深入血络,血行不畅,瘀阻心窍;或血瘀日九,郁而化热,热壅血瘀。上扰神明。二者同属实证,但临床表现各异。痰火内扰烦躁,表现为心中烦热,躁扰不宁,痰黄粘稠,气息喘满,身热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惜数。瘀血内结烦躁,则兼见面色晦暗,面唇色青,腹部结块,硬满疼痛,皮肤青紫。或有瘀斑,舌质紫黯等症。前者治在清化热痰,方用温胆汤加黄连、黄芩之类。后者治在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心血不足烦躁与阴虚火旺烦躁:心血不足烦躁,多固忧思气结而伤脾,脾失健运而气血化源不足,血虚则不能养心;或因终日操劳,耗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神失所藏则烦躁。阴虚火旺烦躁,乃因久病伤阴,或七情内伤,或年老体衰,肾阴不足。水亏火旺,上扰心神所致。两证均为虚证,区别在于有无虚热之症状。心血不足烦躁。以面色无华,心烦不寐,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为辨证要点。阴虚火旺烦躁以明显的阴虚内热症状为特征,如潮热盗汗,红唇赤,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前者治宜补养心脾,宁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阿胶等。后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 总之,烦躁一症,不外虚实两端。属实者,多由邪热、痰火、瘀血为患;属虚者,多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然不论虚实诸证,又多与心经有火有关。心藏神,主神明,神明被心火所扰,则烦躁不宁。(杂病源流犀烛)云:“烦躁,心经火热病也。”其治疗当以清热泻火为主,火平则心神安宁,烦躁即愈。
疾病治疗:
【证治方药】 (一)外寒内热 1,临床表现:烦躁不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疼痛,口渴。舌苔白糙,脉浮紧。 2,病因病机:风寒之邪外束于表,火热之邪郁闭于里,而里热之邪不能外泄,故烦躁不安。 3,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4,方剂:大青龙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麻黄10g,桂枝10g,甘草6g,杏仁15g,右膏30g(先煎),生姜6g,大枣5枝。 方义:麻黄、桂枝发汗解表。石膏清热除烦,杏仁宣肺止咳,生姜、大枣和胃,甘草调中。 加减:发热烦躁重者,加知母清热除烦。 5,变通法:如里热多于表邪,恶寒渐轻,身热炽盛。兼见头痛目疼者,可用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表里双解,药用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生姜、大枣。 (二)胆经邪热 1、临床表现:心烦时作,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时时欲呕,不思饮食。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多弦滑。 2、病因病机:邪热侵袭于胆,胆火上炎,迫及心神,故心烦时作。 3,治法:和解表里,清泄胆热。 4,方剂: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柴胡10~15g,黄芩15g,党参10g,半夏10~15g,甘草6~10g,生姜6g,大枣5枚。 方义:柴胡透达外邪,黄芩清泄里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党参、甘草、大枣扶助正气,辅佐柴胡透达外邪。 加减:寒热往来,心烦时作,胸胁苦满,脘腹满痛,大便秘结,里有实热者,可加大黄、白芍,即用太柴胡汤(《伤寒论》)外解少阳、内泻热结。 5,变通法:如兼若胆中热盛,而又夹有痰湿内阻,症见寒热往来,热甚于寒,心烦膈闷。口苦,呕吐苦水或黄涎,舌红苔薄白,脉弦数,可用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清热和胆,利温化痰。 (三)胃肠热盛 1,临床表现:烦躁不宁。但热不寒,手足汗出,大便秘结,腹满胀痛,甚则谵语。舌苔焦黄,脉沉实。 2,病因病机:肠中操尿内结,阳热炽盛,上扰心神,故填躁不安,甚则谵语。 3,治法:泻热导积, 4,方剂:大承气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大黄10~15g(后下),元明粉10g(分冲),厚朴110g,枳实10g。 方义:大黄通下泻热,玄明粉软坚润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理气消痞。 加减:气血虚者加党参、当归益气养血。 5,变通法:可用调胃承气汤(《伤寒论》)加减。 (四)亲热扰膈 1,临床表现:心烦时作时止,兼有胸中满闷,嘈杂似饥,睡眠不宁,或有微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多小滑数。 2、病因病机:热病后期,或经汗、吐、下等药物治疗后,余热未净,而留扰胸膈者。 3,治法:清热止烦。 4,方剂:栀子豉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栀子10g,豆豉10g。 方义:栀子清热,豆豉除烦。 加减;呕者加生姜和胃,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加厚朴、枳实理气,即用栀子厚朴汤(《伤寒论》)清热除烦、宽中除满。 5,变通法:若兼肾阴耗损,心阳偏亢,心神失宁,心烦不安,少眠多梦,咽干口燥,宜用黄连阿胶汤(《伤寒论》)育阴降火,除烦安神。若水热互结,津液不能转输,出现小便不利,口渴欲饮水,心烦不得眠,宜用猪苓汤(《伤寒论》)滋阴止烦,利水通尿。 (五)阴盛格阳 1,临床表现:烦躁不安,躁多于烦,身热肢冷,四肢厥逆,面红如妆,咽燥而痛,下利清谷,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细。 2,病因病机:阳衰阴盛,阴盛格阳。心神散越,虚阳上浮。为真寒假热之证。 3,治法:回阳救逆。 4,方剂: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淡附于10~15g,干姜10g,甘草10g,葱白6g。 方义:附子大辛大热,回阳祛寒;干姜散寒温中,以助附子温经济阳;甘草和中益气;葱白辛滑走利,以通阳气。 加减:腹痛、脉微欲绝,加重干姜、炮跗子用量;若阴阳格拒、服药即吐者,加猪胆汁。 5,变通法:可用四逆汤(《伤寒论》)。 (大)肝火扰心 1,临床表现:心烦,甚则烦躁。兼有胸胁胀痛,头晕或头痛,睡眠不安,多梦。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2、病因病机: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故心烦甚则烦躁。 3,治法:清肝泻火解郁。 4,方剂;丹栀遗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药物;柴胡10g,当归10~15g,白芍10~15g,白术10~15g,茯苓10~15g,丹皮6~10g,栀子6~10g,薄荷3~6g,煨姜3~6g。 方义: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和血,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丹皮、栀子清肝泻火,薄荷疏散以升,煨姜和胃以降。 加减;胸胁胀痛加香附、枳壳,头晕头痛加川芎、蔓荆子, 5,变通法:如肝火旺甚,烦躁不安,或谵语发狂,可用当归龙善丸(《宜明论方》)泻肝清火。 (七)营虚气结 1,临床表现:烦躁不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时时呵欠,失眠多梦。筋惕肉瞤。舌淡红,脉虚弦。 2,病因病机:营血虚少,肝气郁结,心神不安于宅,故烦躁不宁。是属脏躁,多见于妇女。 3,治法。养心安神,缓急舒肝。 4,方剂:甘麦大枣扬(《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甘草10~15g,小麦30g,大枣10g。 方义:小麦益胃养心,甘草缓急和中。大枣补益中气。 加减;如服后疗效不显,可加百合、麦冬、龙骨、牡蛎、地黄,养心安神,止烦除躁。 5,变通法:可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加减。 (八)阴虚火旺 1,临床表现:心烦不安,眩晕耳鸣,失眠心悸,午后潮热,颧红口干。舌质红,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亢盛,故心烦不安。 3,治法:滋阴降火。 4,方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加减。 药物:黄柏6g,知母l0g,熟地15g,龟甲15g,猪脊髓l条。 方义:黄柏、知母苦寒坚阴,能清肾中之虚火;熟地滋阴养血,龟甲育阴潜阳,猪脊髓填髓益情。 加减:心烦不安加黄连、麦冬养心阴,清心火。 5,变通法:如阴亏血少,虚火不甚旺,心烦不眠,心悸怔忡,头目眩晕,宜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滋阴养血。 【评述】 烦躁一症,不外虚、实两端。属实者,多由邪热、痰火为患;属虚者,多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然不论虚实诸证,又多与心火上扰有关。心藏神,主神明,神明被心火所扰,则烦躁不宁。其治疗当以清心泻火为主。火平则心神安宁,烦躁即愈。
预防预后:
烦躁之名始见于(内经)。烦与躁实属两证,烦是患者自觉心中烦闷不舒,情绪不安,为自觉症状。历代医藉记载的“烦满”、“心烦”、“火烦”、“虚烦”、“微烦”、“暴烦”等均属烦的范畴;躁是指患者表现出动作行为躁扰不宁或言语多而缺乏头绪,为客观表现,“躁扰”、“躁动”、“躁狂”等皆属躁的范畴。临床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