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型肠梗阻
什么是动力型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运行障碍。按病因可分为三大类:①机械性肠梗阻;②动力型肠梗阻;③血运性肠梗阻。动力型肠梗阻是由于植物神经不平衡或毒素刺激所致的肠壁肌肉运动紊乱,以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以麻痹性者多见,病人无阵发性绞痛,而为持续性胀痛不适或胀痛。痉挛性肠梗阻较为少见,多为暂时性,是由于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动力型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动力型肠梗阻中以麻痹性者多见,病人无阵发性绞痛,而为持续性胀痛不适或胀痛。腹胀明显,多呈全腹性。呕吐不显著,呈溢出性。病人全腹均膨胀,腹式呼吸减弱,无肠型。全腹叩鼓,呈过度反响音。肠鸣音消失或减弱,呈细碎的泼水声。
疾病检查:
动力型肠梗阻的诊断检查: (一)动力型肠梗阻的实验室检查 早期主要有助于对引起动力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炎的时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多核增高。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 (二)动力型肠梗阻的影像学检查 1.腹部透视及平片 立位腹部透视或摄片,小肠及结肠均积气,可见分布较广泛的液气面。局限性肠麻痹,可见局限性肠积气,肠腔扩张不显著,液气面较少。痉挛性肠梗阻,肠腔不胀气。 2.碘液造影 造影剂下行缓慢,肠管扩张而蠕动消失或减弱,有时碘液潴留于上消化道。 3.CT检查 表现为小肠和结肠均充气、扩张,往往以结肠明显,小肠和大肠内均有大小不等的液平面。 动力型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一)机械性肠梗阻 为临床最常见的肠梗阻,多见于①肠壁病变:如先天性病变,炎症性病变,新生物,肠套叠,子宫内膜移位,放射后遗症等;②肠壁外病变:如粘连,腹壁、腹内疝,先天性病变,腹腔内肿瘤,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等;③肠腔内梗阻:如粪石,异物,寄生虫,肠腔内憩室等。 (三)血运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发生血栓形成、栓子栓塞或损伤而使肠管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肠壁失去蠕动功能。有人将其归入动力性肠梗阻,亦有人将其归入绞窄性肠梗阻。
疾病治疗:
动力型肠梗阻的治疗概要: 动力型肠梗阻一般采用较短的单腔胃管。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选择以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动力型肠梗阻可适当应用以减轻腹痛。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手术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全身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动力型肠梗阻的详细治疗: 动力型肠梗阻的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一般采用较短的单腔胃管。但对于低位肠梗阻。可应用较长的双腔M-A管,其下端带有可注气的薄膜囊,借肠蠕动推动气囊将导管带至梗阻部位,减压效果较好。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蒂乱 动力型肠梗阻最常用的方法是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等渗盐水;如梗阻已存在数日,也需补钾,对高位小肠梗阻以及呕吐频繁的患者尤为重要。 3.抗生素应早期应用,选择以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 4.解痉药、镇静药 动力型肠梗阻可适当应用以减轻腹痛。忌用镇痛药,以免延误病情。止痛剂的应用则遵循急腹症治疗的原则。 5.通便 在不全动力型肠梗阻或单纯性肠梗阻时可以试用,但在绞窄性肠梗阻或有腹膜炎时禁用。可口服或经胃管灌入蓖麻油或其他植物油。中药治疗肠梗阻有一定疗效,主要方剂为大承气汤加减。 6.手术治疗动力型肠梗阻 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手术治疗。包括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肠切除吻合、肠短路吻合和肠造口术。术式根据梗阻的病因、部位,肠管状态,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而定。 动力型肠梗阻的治疗 肠梗阻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全身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均应首先纠正梗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对于具有手术史的患者出现肠梗阻则应慎重行手术治疗,只有在内科治疗无效时方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应当向患者说明有粘连性肠梗阻可能,术后可再次出现肠梗阻。
预防预后:
动力型肠梗阻是由于植物神经不平衡或毒素刺激所致的肠壁肌肉运动紊乱,以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以麻痹性者多见,多发生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外伤、腹部大手术后以及严重的神经、体液与代谢改变而导致的肠壁失去蠕动功能等情况。痉挛性肠梗阻较为少见,多为暂时性,是由于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可见于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慢性铅中毒等。